2022年1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弘扬宪法精神 让法治理念浸润人心
· 廊坊法院深化巩固人民陪审员工作
· 丰林检察发放检察建议护航安全生产
· 滨海县滨海港镇走村入户听民声
· 开启中国同阿拉伯世界关系新时代
· 深耕法治土壤守护“城市心脏”

深耕法治土壤守护“城市心脏”
上海黄浦项目化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走深走实

( 2022-12-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举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展示活动,20个职能部门和街道通过网络直播介绍了项目推进情况。据悉,这是当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走深走实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
  黄浦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区位重要、人流密集、要素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城市更新任务重、时间紧,市域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为此,当地深耕法治土壤,聚焦城市管理和新业态发展共性难题,通过“项目化”运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黄浦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现中心城区核心区的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守护好‘城市心脏’。”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说。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保护红色资源
  在南昌路和淮海中路之间,有一片旧式石库门建筑,被称作“渔阳里”。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的《新青年》编辑部就坐落于此,近年来,这里得到了全面修缮保护和有效利用。
  黄浦区红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各类红色遗址遗迹、纪念场馆多达140余处,位居上海首位。如何更好保护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时刻考验着当地党委、政府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
  入选项目之一的淮海中路街道近年来持续创新楼宇治理新模式,守护好了党的初心始发地。“红色文化是新时代瑰宝,也是法治文化重要依托。通过创新治理模式为更好保护、建设、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该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晓钧说。
  为此,黄浦区打造了区、街道、街区、居民区四级党建纵向指挥链,构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按照“目标具体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落地化”原则,将社会治理阶段性目标纳入每年各级政府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安排。
  在这样的治理格局下,一批诸如“红色传承·商业淮海”“经典黄浦·城市更新”等党建品牌迅速兴起,一批围绕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治理项目逐个展开。
  如今,黄浦区的红色资源已经形成强大辐射效应,合计长度7.1公里的13条“红色经典步道”全线贯通,“一大”会址和周边的红色遗迹、遗址实现串联,市民游客借助路标可游览14个红色点位。
  “文化润色,方显法治底色,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充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黄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汤宏说。
护航城市更新
  几代人挤在逼仄小屋子里,大清早就得出门倒马桶……旧改成了很多老城厢居民的共同心愿。2020年,黄浦区制订了“2020-2022三年旧改攻坚计划”,今年该区将对余留的10个项目进行收官,最后的1.1万户居民将告别旧居,拥抱新生活。
  早在2020年,“申城第一居委”宝兴居委迎来旧改,仅仅花了172天就实现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离,刷新了中心城区旧改成果新纪录,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宝兴里模式”。
  “党建引领、法治先行,依托多元调解机制和群众工作‘宝兴十法’,努力打造城市更新的宏观大生态与微观小生态。”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说。
  在这次项目展示中,外滩街道和老西门街道等多个单位展示了旧改中形成的经验和策略。从这些成功案例中不难看出,黄浦区把公共利益明确为城市更新的首要原则,并细化相关标准。一方面,广泛收集民声民意,提升人民群众在旧改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优化顶层设计,相继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为城市更新奠定法治基础。
  与此同时,黄浦区还选拔专业律师组成法治保障团队,创设“四位一体”调解平台,引导居民合情合理合法主张权益;法院专门设立“外滩城市更新巡回审判(调解)工作站”,现场为居民答疑解惑。
  “城市更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充分体现,更是检验一个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的根本标准。”汤宏说。
提升治理水平
  身披绿衣、头顶独角、手执法典……这是南京东路街道不久前投票评选出来的法治文化形象大使“法宝”。今年8月,这里被确定为全国8个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地区之一,也是上海唯一入选的试点地区。
  南京东路街道被誉为“上海之心”,这里的公民法治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黄浦区市域社会治理和“法治黄浦”建设水平。为此,近年来黄浦区充分围绕“人”的要素,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在展示活动中,黄浦区司法局展示了如何依托依法治区“主干线”、法治建设“标准线”和依法治理“风景线”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打造“法治黄浦”建设新高地。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展示了治理短租房乱象成果、区市场监管局展示了小餐饮标准化建设和长效监管工作机制、区妇联展示了家庭教育的“五大空间”、半淞园路街道展示了首份城市版《村规民约》的自治效能……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充分展示了黄浦区市域社会治理的能效和成果。
  此外,黄浦区还通过完善群团助推机制、社会协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级和水平。2021年,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从“破零”到“破百”创造了奇迹;不久前,黄浦区又在全市率先发布“基层依法治理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以项目化方式确定了10项建设主任务,明确了责任单位,划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守护平安家园
  “三号堤发现人流上升,请现场警力及时疏导。”在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外滩治安派出所指挥中心,所长刘海波根据大屏幕显示信息,向现场执勤警力下达指令。接到指令后,民警立刻关闭三号堤入口截断客流,并及时疏导客流有序撤离,直至人数下降到可控范围。
  这是黄浦警方在介绍大客流智慧管控“黄浦模式”时,记者看到的一幕,也是黄浦区以防范化解五类风险为重点,全面建设“平安城市”的一个缩影。
  记者注意到,展示项目中,大部分都是围绕“平安黄浦”“法治黄浦”建设展开。如黄浦区人民法院在“第一商圈”建起诉源治理“前哨站”;豫园街道为优化营商环境构筑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区信访办以调解心理学助推历史遗留矛盾“事心双解”;瑞金二路街道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五里桥街道依托“三会制度”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安装工程……
  纵观近年来“平安黄浦”建设轨迹,黄浦区通过科技赋能,为住宅小区和楼宇场所安装智能安防系统,实现线上预警、线上告警的治理效能,同时依据“多方参与、合作共享”原则,构建群防群治新防线,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作用”,有效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助推市域社会治理效能跃上新水平,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黄浦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保民生护发展’核心作用,以高效能治理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以更高质量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为民谋福祉。”黄浦区区长沈山州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