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文化
|
|
□ 宁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乒乓球,算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 对乒乓球最初的记忆,应该回溯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我在沈阳部队大院上小学。依稀记得校园校舍简陋,更没有什么像样的体育健身设施,我们运动和娱乐主要项目之一就是打乒乓球。教室门前的空地上,有两个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没有球网,就用砖头摆成一排代替,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排队轮流练习。球拍也是光板的,球打上去声音脆生生的,响亮无比。全班四五十人,一节课下来每人摸到拍子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几分钟。那时的我们都是初次接触乒乓球,发球就是直接把球扔在案子上打过去,俗称“磕鸡蛋”,更谈不上规范的动作。有时案子上有细小的石子,球落在上面会不胫而飞,我们称其为“天灾”,允许重新发球。经常有人动作笨拙或把球打飞了,引得大家一阵哄笑。尽管如此,同学们还是叽叽喳喳,欢声笑语,乐此不疲,就盼着上体育课能打上几板乒乓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乒乓球给我的少年生活带来了极大乐趣。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运动蓬勃兴起,全民健身人人参与。2007年7月,我从司法部监狱局调任部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机关党务、纪检和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为营造迎接奥运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活跃部机关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应广大干部职工要求,2007年11月,部机关工会组织成立了部机关乒乓球、篮球、羽毛球、保龄球、网球、足球、棒球协会和合唱团,简称“七会一团”。源于多年前对乒乓球的模糊记忆,我不假思索加入了部机关乒乓球协会,也算是圆了一个少年梦。时至今日,那件胸前印有“司法部机关乒乓球协会”字样的黑色T恤衫我还保留完好。 部机关乒乓球协会人数最多,最初大概有一百多人,既有习练多年的高手,也有从没摸过球拍的初学者。那时,部机关还在朝阳门南大街6号的老楼里办公,没有专门的运动健身场地。最初,由机关工会拨款,到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训练中心的乒乓球馆去打过几次球,也算是开了眼界。偌大的乒乓球馆,灯光明亮,几十张台子,好不气派,还见到了墙上印有邓亚萍、刘国梁、张怡宁、王楠、孔令辉等世界冠军的照片并亲笔签名的大幅海报。每次在那里打完球,大家都情不自禁地仔细欣赏那些国手们为国争光的飒爽英姿,心底里默默地为自己有幸能与大名鼎鼎的世界冠军在同一个场馆打球而自豪。后来由于经费原因,到外边租场地渐渐少了,乒乓球协会的会员们就在办公楼的楼道里支起了几张台子,利用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打球。每到乒乓时刻,爱好者们身手矫健挥拍上阵,围观者们兴致盎然助阵叫好,平时寂静无声的大楼里银球飞舞,喝彩声和鼓掌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常常是打球的人多,台子不够,就临时组合4人双打,男双、女双、混双,各种组合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无关球技,欢乐第一。我就是在那时开始“重拾球技”。 记得我的第一个球拍是“红双喜”牌的,一面正胶,一面反胶。鬼使神差,一开始我就用上了正胶(也称生胶)这一面,久而久之用顺手了习惯成自然。跟我打过球的人都说,我的球“扎网”,不好接。这也无形中成为了我的“杀手锏”。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乒乓球基本功训练,属于“野路子”出身,但怎奈熟能生巧加勤学苦练,球技突飞猛进,尤其擅长推挡防守,在女选手中渐渐崭露头角,跟男选手过招有时也能赢上几盘。于是,对乒乓球的兴趣更加浓厚,常常是下了班打几场球,小小银球上下翻飞旋转起舞,挥汗如雨间一整天工作的疲劳和压力瞬间没了踪影。那几年,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定期组织开展中央国家机关“公仆杯”乒乓球比赛,部里参赛的组织协调保障工作就由机关党委负责。作为工作人员,我曾多次到比赛场地观看各部门乒乓高手们的精彩球技,亲身感受乒乓球作为“国球”带给人们的快乐和愉悦,也更加笃定了“与乒乓同行”的信心。 打了几年乒乓球,经过不断学习切磋和练习,球技有所提高,也小有了一些比赛经验。2017年7月,我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参加全国纪检干部培训班,学员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部分地方、企业单位。在学院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我力挫群雄,获得了女子组冠军,这是我人生中得到的第一个比赛冠军。记得当时面对几百名同学上台领奖,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接过获奖证书时双手也有些微微发抖。这对于我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 2017年9月之后,我先后到法律出版社和法治日报社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乒乓球仍然是减压的良方秘籍。以球会友,我结识了许多喜欢打球的小伙伴,在和年轻人一起运动和流汗的同时,我感到神清气爽,身心仿佛都年轻了许多。2022年9月,部机关工会组织开展“司法部首届乒乓球团体赛暨第二届个人积分赛”比赛活动。我报名参加了女子组个人赛和法治日报社团体赛。新建的部机关健身馆宽敞明亮,整洁舒适。开幕式上,部领导亲自到场致词并开球。比赛中,我不遗余力,发挥自如,完胜了一个个对手,获得了女子组冠军;同时作为法报队混合双打队员上阵,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法报队在十几个司局和单位的参赛团队中获得团体第4名的骄人战绩,并荣获活动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不久前,我光荣退休了。在报社为我举办的荣誉退休仪式上,我将刻有“司法部首届乒乓球团体赛暨第二届个人积分赛女子组冠军”字样和个人姓名的乒乓球拍和球造型的奖品赠给报社社史馆留作纪念。 四季轮回,人生有限,但乒乓球带给我的快乐体验和美好回忆无限。今后,我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情有独钟仍然会继续,伴着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日子,一直就这样快乐下去。 写于2022年12月6日
|
|
快乐乒乓伴我行
|
|
|
|
( 2022-12-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
□ 宁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乒乓球,算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 对乒乓球最初的记忆,应该回溯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我在沈阳部队大院上小学。依稀记得校园校舍简陋,更没有什么像样的体育健身设施,我们运动和娱乐主要项目之一就是打乒乓球。教室门前的空地上,有两个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没有球网,就用砖头摆成一排代替,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排队轮流练习。球拍也是光板的,球打上去声音脆生生的,响亮无比。全班四五十人,一节课下来每人摸到拍子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几分钟。那时的我们都是初次接触乒乓球,发球就是直接把球扔在案子上打过去,俗称“磕鸡蛋”,更谈不上规范的动作。有时案子上有细小的石子,球落在上面会不胫而飞,我们称其为“天灾”,允许重新发球。经常有人动作笨拙或把球打飞了,引得大家一阵哄笑。尽管如此,同学们还是叽叽喳喳,欢声笑语,乐此不疲,就盼着上体育课能打上几板乒乓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乒乓球给我的少年生活带来了极大乐趣。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运动蓬勃兴起,全民健身人人参与。2007年7月,我从司法部监狱局调任部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机关党务、纪检和工青妇等群团工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为营造迎接奥运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活跃部机关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应广大干部职工要求,2007年11月,部机关工会组织成立了部机关乒乓球、篮球、羽毛球、保龄球、网球、足球、棒球协会和合唱团,简称“七会一团”。源于多年前对乒乓球的模糊记忆,我不假思索加入了部机关乒乓球协会,也算是圆了一个少年梦。时至今日,那件胸前印有“司法部机关乒乓球协会”字样的黑色T恤衫我还保留完好。 部机关乒乓球协会人数最多,最初大概有一百多人,既有习练多年的高手,也有从没摸过球拍的初学者。那时,部机关还在朝阳门南大街6号的老楼里办公,没有专门的运动健身场地。最初,由机关工会拨款,到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训练中心的乒乓球馆去打过几次球,也算是开了眼界。偌大的乒乓球馆,灯光明亮,几十张台子,好不气派,还见到了墙上印有邓亚萍、刘国梁、张怡宁、王楠、孔令辉等世界冠军的照片并亲笔签名的大幅海报。每次在那里打完球,大家都情不自禁地仔细欣赏那些国手们为国争光的飒爽英姿,心底里默默地为自己有幸能与大名鼎鼎的世界冠军在同一个场馆打球而自豪。后来由于经费原因,到外边租场地渐渐少了,乒乓球协会的会员们就在办公楼的楼道里支起了几张台子,利用午休和下班后的时间打球。每到乒乓时刻,爱好者们身手矫健挥拍上阵,围观者们兴致盎然助阵叫好,平时寂静无声的大楼里银球飞舞,喝彩声和鼓掌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常常是打球的人多,台子不够,就临时组合4人双打,男双、女双、混双,各种组合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无关球技,欢乐第一。我就是在那时开始“重拾球技”。 记得我的第一个球拍是“红双喜”牌的,一面正胶,一面反胶。鬼使神差,一开始我就用上了正胶(也称生胶)这一面,久而久之用顺手了习惯成自然。跟我打过球的人都说,我的球“扎网”,不好接。这也无形中成为了我的“杀手锏”。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乒乓球基本功训练,属于“野路子”出身,但怎奈熟能生巧加勤学苦练,球技突飞猛进,尤其擅长推挡防守,在女选手中渐渐崭露头角,跟男选手过招有时也能赢上几盘。于是,对乒乓球的兴趣更加浓厚,常常是下了班打几场球,小小银球上下翻飞旋转起舞,挥汗如雨间一整天工作的疲劳和压力瞬间没了踪影。那几年,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定期组织开展中央国家机关“公仆杯”乒乓球比赛,部里参赛的组织协调保障工作就由机关党委负责。作为工作人员,我曾多次到比赛场地观看各部门乒乓高手们的精彩球技,亲身感受乒乓球作为“国球”带给人们的快乐和愉悦,也更加笃定了“与乒乓同行”的信心。 打了几年乒乓球,经过不断学习切磋和练习,球技有所提高,也小有了一些比赛经验。2017年7月,我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参加全国纪检干部培训班,学员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部分地方、企业单位。在学院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我力挫群雄,获得了女子组冠军,这是我人生中得到的第一个比赛冠军。记得当时面对几百名同学上台领奖,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接过获奖证书时双手也有些微微发抖。这对于我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 2017年9月之后,我先后到法律出版社和法治日报社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乒乓球仍然是减压的良方秘籍。以球会友,我结识了许多喜欢打球的小伙伴,在和年轻人一起运动和流汗的同时,我感到神清气爽,身心仿佛都年轻了许多。2022年9月,部机关工会组织开展“司法部首届乒乓球团体赛暨第二届个人积分赛”比赛活动。我报名参加了女子组个人赛和法治日报社团体赛。新建的部机关健身馆宽敞明亮,整洁舒适。开幕式上,部领导亲自到场致词并开球。比赛中,我不遗余力,发挥自如,完胜了一个个对手,获得了女子组冠军;同时作为法报队混合双打队员上阵,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法报队在十几个司局和单位的参赛团队中获得团体第4名的骄人战绩,并荣获活动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不久前,我光荣退休了。在报社为我举办的荣誉退休仪式上,我将刻有“司法部首届乒乓球团体赛暨第二届个人积分赛女子组冠军”字样和个人姓名的乒乓球拍和球造型的奖品赠给报社社史馆留作纪念。 四季轮回,人生有限,但乒乓球带给我的快乐体验和美好回忆无限。今后,我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情有独钟仍然会继续,伴着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日子,一直就这样快乐下去。 写于2022年12月6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