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今天20时09分,在中国空间站出差183天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返回地球。 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随着一个个口令的下达,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踏上回家征途。 “北京,雄鹰报告,直升机分队已起飞,正在前往待命区域,报告完毕。”在指挥机上的雄鹰调度龙坤明发出口令。 东风着陆场,此时的戈壁滩夜幕降临,直升机上闪烁的红色航灯不断前移,为地面车队指引前进的方向。 主降落伞打开。通信机光学吊舱操作手徐雁鹏在三维态势操作手夏小波的配合下,很快找到返回舱。此时,中心落点景象测量团队高级工程师贾鹏所在的地面光学设备,通过红外夜视仪也及时捕获了返回舱图像。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耀眼的橘黄色火焰从返回舱底部喷薄而出,缓冲发动机点火成功,返回舱稳稳降落在戈壁滩上。 “东风,猛士报告,猛士正在向落点搜索前进!” 空中分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舱手刘文博率先跳下飞机。舱外污水井检漏完成后,他吹了口热气搓了搓手。在现场探照灯的照明下,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他迅速插入开舱手柄、按下泄压阀、固定好安全带,这套已经练习了上百遍的动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着。 手很快就冻僵了,刘文博只有一个念头:快速打开舱门,确保航天员安全。为了不晃到航天员眼睛,他主动提出开舱时不戴头灯,虽然开舱难度大了,但他很快就打开了舱门。“欢迎回家!”刘文博向3名航天员送出了他们回到地球的第一声问候。 “神舟十四号报告,已经安全着陆,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良好”,3名航天员报告完毕,东风指挥大厅内响起热烈掌声。 21时01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健康出舱。 陈冬第一个出舱,他微笑着向前来迎接的人群挥手致意。“很有幸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建成,我们像流星一样回到祖国怀抱。”陈冬说。 随后,刘洋、蔡旭哲也顺利出舱。“难忘天上宫阙,更念祖国家园。回到祖国的怀抱很踏实、很安心。”刘洋说。 蔡旭哲说:“首次6个月的飞行,星河灿烂,一览无余,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太空家园。” 此刻,医监医保车已经为他们准备了温暖的车厢以及保温毯等御寒用品,航天员在着陆现场就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洗上热水澡。 从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空间站回到地球,3名航天员需要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地面重力再适应和医监医保程序,之后,由直升机护送回京。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这次搜索救援任务最大的难点是极寒和夜间条件,以及可能遭遇的最复杂、最困难场景。这也是东风着陆场系统时隔17年,又一次在夜间执行航天员搜索救援任务。 “东风着陆场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主要影响人员保暖与设备适应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技术负责人彭华康说,夜间返回,则带来行驶安全与照明不足的问题。对于车辆与直升机驾驶来说,夜间的戈壁滩十分危险。行驶方向如何确定?路况如何?直升机能否降落?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被称为“最忙乘组”。自今年6月5日入驻中国空间站以来,3名航天员在轨任务安排饱满,并创下多个首次。首次在轨迎接两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首次进驻两个实验舱;首次在问天实验舱进行太空授课;创造了3次出舱的纪录;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空间站“T”字构型下首次出舱;首次在轨“收快递”;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完成首次在轨交接。陈冬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这次返回,3名航天员携带了一批医学科学实验样本,主要是体液和细胞学样本,包含5大类、80多个实验样本,将为研究人类长期太空生活提供重要依据。“我国也拥有了自己的在轨环境适应遗传资源库。”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莹辉说。 本报酒泉12月4日电
|
|
太空出差183天 神舟十四号乘组回家
|
|
|
|
( 2022-12-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今天20时09分,在中国空间站出差183天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返回地球。 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随着一个个口令的下达,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踏上回家征途。 “北京,雄鹰报告,直升机分队已起飞,正在前往待命区域,报告完毕。”在指挥机上的雄鹰调度龙坤明发出口令。 东风着陆场,此时的戈壁滩夜幕降临,直升机上闪烁的红色航灯不断前移,为地面车队指引前进的方向。 主降落伞打开。通信机光学吊舱操作手徐雁鹏在三维态势操作手夏小波的配合下,很快找到返回舱。此时,中心落点景象测量团队高级工程师贾鹏所在的地面光学设备,通过红外夜视仪也及时捕获了返回舱图像。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耀眼的橘黄色火焰从返回舱底部喷薄而出,缓冲发动机点火成功,返回舱稳稳降落在戈壁滩上。 “东风,猛士报告,猛士正在向落点搜索前进!” 空中分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舱手刘文博率先跳下飞机。舱外污水井检漏完成后,他吹了口热气搓了搓手。在现场探照灯的照明下,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他迅速插入开舱手柄、按下泄压阀、固定好安全带,这套已经练习了上百遍的动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着。 手很快就冻僵了,刘文博只有一个念头:快速打开舱门,确保航天员安全。为了不晃到航天员眼睛,他主动提出开舱时不戴头灯,虽然开舱难度大了,但他很快就打开了舱门。“欢迎回家!”刘文博向3名航天员送出了他们回到地球的第一声问候。 “神舟十四号报告,已经安全着陆,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良好”,3名航天员报告完毕,东风指挥大厅内响起热烈掌声。 21时01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健康出舱。 陈冬第一个出舱,他微笑着向前来迎接的人群挥手致意。“很有幸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建成,我们像流星一样回到祖国怀抱。”陈冬说。 随后,刘洋、蔡旭哲也顺利出舱。“难忘天上宫阙,更念祖国家园。回到祖国的怀抱很踏实、很安心。”刘洋说。 蔡旭哲说:“首次6个月的飞行,星河灿烂,一览无余,希望有朝一日重返太空家园。” 此刻,医监医保车已经为他们准备了温暖的车厢以及保温毯等御寒用品,航天员在着陆现场就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洗上热水澡。 从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空间站回到地球,3名航天员需要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地面重力再适应和医监医保程序,之后,由直升机护送回京。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这次搜索救援任务最大的难点是极寒和夜间条件,以及可能遭遇的最复杂、最困难场景。这也是东风着陆场系统时隔17年,又一次在夜间执行航天员搜索救援任务。 “东风着陆场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主要影响人员保暖与设备适应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技术负责人彭华康说,夜间返回,则带来行驶安全与照明不足的问题。对于车辆与直升机驾驶来说,夜间的戈壁滩十分危险。行驶方向如何确定?路况如何?直升机能否降落?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被称为“最忙乘组”。自今年6月5日入驻中国空间站以来,3名航天员在轨任务安排饱满,并创下多个首次。首次在轨迎接两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首次进驻两个实验舱;首次在问天实验舱进行太空授课;创造了3次出舱的纪录;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空间站“T”字构型下首次出舱;首次在轨“收快递”;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完成首次在轨交接。陈冬成为中国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200天的航天员。 这次返回,3名航天员携带了一批医学科学实验样本,主要是体液和细胞学样本,包含5大类、80多个实验样本,将为研究人类长期太空生活提供重要依据。“我国也拥有了自己的在轨环境适应遗传资源库。”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莹辉说。 本报酒泉12月4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