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13 2/13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法治服务一站式提供 矛盾纠纷全链条解决
· 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年终岁尾易发多发违法犯罪
· 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举行会谈
· 前进,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 规范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施净岚: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公民法治信仰
· 图片新闻

法治服务一站式提供 矛盾纠纷全链条解决
鸡西整合资源打造多元共治法治工作体系

( 2022-11-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崔东凯 张冲
□ 本报通讯员 陈昊鹏
  
  近年来,黑龙江省鸡西市紧扣平安龙江、法治龙江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总体要求,持续挖掘和弘扬“枫桥经验”精髓,坚持纠纷调解更靠前,法治服务更优质,整合全市分散调解资源,搭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四调融合”平台,狠抓市、县、乡三级联动,着力打造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一站统办、全程在线、多元共治的法治工作体系。
  为推动府院联动机制提档升级,鸡西市成立府院联动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发《府院联动机制意见》,明确政府在完善重大事项事前研判、重大行政案件协调处理、行政机关应诉等6个方面与法院的联动机制。成立“涉行政机关诉前调解中心”,承载法院导入的被诉行政案件和涉行政机关其他案件。今年年初,诉前调解中心接到某区人民法院移送的一起涉某区民政局案件,对案件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后,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为进一步形成府院联动、齐抓共管、访调诉深度对接的矛盾多元化解新常态,鸡西全市成立了75个乡(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530个村(居)工作点,并全部配齐配全法律顾问,定期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突出网格化治理效能,全市城乡划分5071个网格,充分利用网格员对负责区域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对家庭纠纷和信访问题定期进行梳理研判。一年来,对摸排出的587件矛盾纠纷全部分析研判、动态预警、建账管理、逐项销号。
  鸡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启民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鸡西市已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健全非诉调解机制,配强工作队伍,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立足于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坚持调解为先、科学分流、诉讼断后,整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等线上线下工作平台的资源力量,将矛盾纠纷从“单一部门办理”向“多部门协同办理”转变,形成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多家入驻的“4+N”集中调解、集成服务一站式解纷工作模式。
  鸡西市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共设置14个窗口、12个调解室、3个审判法庭,可入驻“四大调解”工作人员70人,其中常驻人员42人。
  按照统一引导、即时分流、调解前置、联动化解的处置要求,该中心统一受理案件,一体化派单集中调度,对于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的矛盾纠纷,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一律适用调解前置。
  当事人持民事、行政起诉状到中心引导台登记的,引导员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民商事、行政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暂缓推送到诉讼立案窗口,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
  为主动适应人民调解新形势,鸡西市不断提高选聘标准,择优选聘法院、检察院、公安及政府相关部门有法律基础和具备一定调解工作经验的退休人员为专职调解员,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第一时间报告,通过协调联动机制向相关部门进行预警反馈。目前,鸡西市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共配备17名专职调解员,调解员队伍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加速转变。
  据了解,自去年11月鸡西市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成立以来,共诉前调解成功纠纷553件。
  今年年初,鸡冠区司法局西郊司法所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时,发现百姓争议地和田间路问题,西郊乡政府会同区司法局多次详细调查实际情况,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依法调解,彻底解决了矛盾。
  鸡西市把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的工作定位在群众需求上,做到“一切围着一线转、一切围着群众转、一切围着问题转”,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普惠的调解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该市着力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打造成汇集社情民意的“前哨站”,打通密切联系群众的第一道关口,在建立起一套集发现、投诉、受理于一体的运行机制基础上,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智慧鸡西”双轨并行,在问题接单、分类、派单、办理、反馈每一个环节都能快速响应,尽最大努力快速解决群众诉求。平台设有社区公告、民政救助、司法援助、文明城市献言等十几项便民应用,可以办理寻找家政、发布招聘、房屋出租等多种业务。最大限度集成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和专业解纷力量,从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事故、治安案件、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入手,发挥市直相关单位、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作用,将矛盾纠纷有效导入中心工作平台,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