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建起“隔离带”严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 打防并举织密防护网 高效服务守护幸福城
· 最大限度压缩非法中介生存空间
· 交通安全宣传进乡村
· 九成以上社区实现“零发案”
· 发挥“三员”作用探索“掌上执行”
· 纾困解难为当事人送去“及时雨”

纾困解难为当事人送去“及时雨”
西宁城中检察司法救助暖民心

( 2022-11-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本报记者 徐鹏
  
  马某某、黄某某的儿子因与他人发生争执被殴打致死,二人虽已获得赔偿,但生活仍较为困难。考虑到发放司法救助金更有助于化解矛盾纠纷,2021年6月,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检察院以马某某、黄某某是否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能否救助等为听证事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召开听证会。
  充分了解案件情况以及马某某、黄某某二人家庭经济状况后,听证会参与人员一致认为二人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建议进行司法救助,最终为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万元。
  在办理司法救助案件中引入公开听证制度,不仅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好地监督检察机关的工作,也有利于检察机关借助外力化解矛盾,合理处理当事人的诉求,从而维护公平正义。
  近年来,城中区检察院秉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理念,做细做实“察民情、促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听民意、宣民法”六项措施,把司法救助工作融入矛盾纠纷化解、乡村振兴、困难妇女帮扶、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温情关怀。
  办案过程中,城中区检察院注重“主动发现、主动告知、主动调查”三主动举措,多方式、多渠道查找救助线索,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做到“能救尽救、应救尽救”,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送去“及时雨”。
  2019年8月,在李某军申请司法救助案中,城中区检察院审查刑事申诉案卷材料时发现,案件被害人父亲李某军属于五保户,且因年迈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承办检察官及时与当地社区沟通联系,前往河南省洛阳市实地调查走访,指导李某军准备申请司法救助相关材料,为其申请到司法救助金6万元。同时,检察官还与当地政府积极沟通,为李某军申请到安置房。李某军对检察机关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为打破获取司法救助线索仅依托控申部门的单一工作模式,城中区检察院建立健全控申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间关于司法救助线索发现、移送、协作配合的共享联动机制,将司法救助工作贯穿到检察办案各环节、全过程。
  城中区检察院还聚焦困难妇女、未成年人等重点人群,加大对重点人群的救助力度,精准靶向发力。今年6月,该院与城中区妇联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救助困难妇女5人,发放司法救助金8.9万元。
  同时,城中区检察院将“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工作理念贯穿始终,对已经办结的司法救助案件开展跟踪回访,通过与被救助人或其近亲属的沟通交流,动态掌握被救助对象的生活情况。该院健全多元化帮扶模式,对得到司法救助后生活仍未改善的救助人,帮助其协调民政、残联等部门落实社会救助,促进司法救助工作进一步向深度延伸。
  为延伸司法救助工作宣传触角,城中区检察院依托社区、街道、乡镇等基层力量,大力宣传司法救助制度,不定期下沉基层组织,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进行专项活动宣讲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救助对象、申请程序、所需材料等内容,提高司法救助制度在群众中的知晓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