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法治济南建设实效践行法治为民初心
· 向党和人民交出十年答卷

向党和人民交出十年答卷
沈阳依法治市红利普惠民生

( 2022-11-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图为2021年7月,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文艺演出活动。 沈阳市司法局供图
  □ 本报记者   张国强 韩宇
□ 本报通讯员 李长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沈阳市一体推进法治沈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重点领域立法步伐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化营商环境明显优化,为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公平正义、做好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十年来,沈阳市依法治市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获评辽宁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代表辽宁参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并圆满完成国家考核评估任务。2020、2021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两年获评东北地区唯一的标杆城市。普法工作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三连冠”,14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这份向党和人民交出的十年答卷,让沈阳市依法治市红利真正普惠民生。
抓住发展机遇着眼民生领域
  沈阳市司法局抓住发展机遇,着眼民生领域,在立法质量、执法效力上勇于创新方法、打造特色亮点,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让执法有创新、有温度。先后出台《沈阳市政府规章立法听证办法》等5项制度,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20家、选聘立法咨询专家20名,拓展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途径;出台《沈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24件,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造福百姓。
  近两年来,沈阳市对现行有效文件依法清理3次,废止和失效1187件、修改23件,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政府公信力。认真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近年来审查政府法律事务1136项,市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法律事务914件、出具法律意见1844份。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市还着眼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公示2.2万项行政执法事项、2.3万名行政执法人员基础信息,配备1.5万部执法记录设备,细化、量化行政裁量基准37.6万阶次,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在2021年4月出台《沈阳市全领域包容免罚清单》,涵盖范围、涉及领域、免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当年就免罚个人33万余人次、企业845家,合计免罚金额4100万余元。
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前不久,市民孙女士来到沈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事大厅,打开手机登录沈阳政务服务App,依据页面提示生成打证码,并通过自助打证机打印很快拿到不动产权证打印件。
  “以往,我们市民办理不动产权证得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现场办理,要填写申请表、复印材料、提交相关要件等。现在,办理不动产权证真是太方便了!”孙女士满意地说。
  让孙女士连连称赞的是沈阳市为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整合医保、防疫、支付等十几项功能施行“一码通城”带来的新气象。目前,实际网办率达94.2%,“一件事”服务场景数量达700余个。
  沈阳市“浑南会客厅”的“一枚印章管审批”模式,也让人眼前一亮。此模式将15个职能部门的25枚审批用章全部封存,实现一个机构、一枚印章统管审批事项,企业群众办理各种证照和许可更加方便快捷。
  这些,都是沈阳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紧盯民生的生动实例。
  实践中,沈阳市取消下放调整行政职权1045项,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总体审批时限控制在40个工作日以内;528项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实现全覆盖,审批时限平均压减70%以上。同时,有效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市场监管机制和部门联合监管工作常态化、领域全覆盖;自主开发食品药品网格化智慧监管执法平台,制定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8个统一制式检查模块,形成运行体系闭环。
  在保障市场主体活动中,沈阳市也大有作为。
  对《沈阳市稳定市场主体若干政策措施》等12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核,新制定文件公平竞争审查率100%;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1316件政策措施开展清理,纳入“政策措施库”1021件;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6万个。依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速裁+快审+精审”工作机制,案件审理平均时限压缩至30天左右;沈阳市检察院牵头成立沈阳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推动合规工作步入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轨道。
  在依法推进破产重整工作中,沈阳市探索破产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审机制,建设“破产事务窗口”和“破产审判信息平台”。近年来,审结破产案件990件,通过司法重整化解债务1095亿元,盘活资产和新增投资425亿元。
创新载体让法律服务对接民生
  “同志,请您先到排号机刷身份证取号,等候叫号即可。”“提交案件材料无须联系法官,请直走右转有专人办理。”这是沈阳市和平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常态化工作的场景。
  如今,和平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早已打破固有的单一立案模式,通过多元化、大数据的概念,将立案、送达、鉴定、保全等工作纳入中心集约办理,减少法官的工作量,有效提升审判质效。
  和平区法院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是沈阳市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对接民生的鲜活事例。全市法院系统一次性告知、审限内办结、马上办、网上办制度不断完善,年度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已超10万人次。
  此外,全市法院系统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三年攻坚,在东北地区率先建成“金雕查控网”,实现对银行账户、车辆、专利、出入境记录等信息“一网统揽”,十年来共执结案件25万余件。在全省首创“律师异地阅卷”系统,为省内外律师提供服务1600余件。全市检察系统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3400余件,发出的诉前检察建议整改率达99%。
  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新需求,沈阳市2600余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覆盖城乡,“12348”热线平台接线能力省内率先达到10万+,接通率和满意率达95%以上。提升法律援助覆盖面和便捷度,27项特殊群体和特定事项纳入免于核查经济状况范围。全市14个产业园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今年继续向企业密集的商务楼宇延伸。相继成立17家“检察蓝护航创业者”法律服务站,覆盖服务企业7500余家,解决企业法律诉求400余项,获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最佳实事”。
  食用濒危大白鲨是否违法?面对网络暴力如何用法律应对?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在沈阳市司法局开设的普法抖音号上享受普法服务。目前这个抖音号已累计发布普法短视频600余期,总播放量破1亿次。
  创新普法载体,也是沈阳市对接民生的一个重要抓手。
  前不久,沈阳市司法局打造6台次“法治号”沈阳普法公交,让普法工作动起来活起来。采取线上、线下、实体、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民法典,今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期间,共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千余场。
打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沈阳市多部门通过精准施策,积极打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全面实施“四零”建设,以信访“四清”机制为抓手,建立哨点预警、初访化解、领导包案、公示接访、上门走访、多级调处、纪委联动、考评督查等“17+6”闭环工作机制,高质量推进信访矛盾及时就地解决;以应急管理“五定五清五进”为抓手,健全完善事故防控、风险隐患处置、管理对象督导检查等工作机制,建立安全风险隐患电子清单,推进风险清底、隐患清零;以公安“三清”机制为依托,深化“互联网+群防群治”,加强盗抢骗、黄赌毒、电诈案件的合作执法和专项整治。沈阳市公安局大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今年以来,全市电诈警情量同比下降42.92%,损失额同比下降52.99%,止付冻结、劝阻拦截被骗资金1.18亿元。
  此外,全市共建成人民调解中心14个,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2651个,市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4个,个人调解室279个,共有人民调解员13455人,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纠纷成功率达99.78%。
  目前,信访、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在沈阳正高效运行。
  在深化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繁简分流机制改革中,沈阳市还设立全市司法调解指导中心和各基层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与95个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将104家基层组织纳入线上解纷平台,2021年诉前化解纠纷52000余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