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 杨灿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革命大学,她源自1948年由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中原大学。70多年来,中南大“由党创立、建校为党、成长为国、发展为人民”,红色基因始终一脉相承,其间几经分合、数易校名,但初心不改。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今天,我想同大家谈一谈我们这所大学过去和当下值得铭记的几个名字,讲讲他们的青春岁月,也对你们将在中南大度过的青春时光提几点希望。 第一位是潘梓年。他是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新闻斗士,一手创办《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同志任命为首任社长。同时,他也是我们学校第二任校长,实际主持了学校的创建工作。在南湖校区文波楼前就屹立着潘梓年老校长的铜像。他的青春岁月,在北大求学期间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至暗时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即使遭受反动派的酷刑并被判处无期徒刑,他仍在狱中坚持斗争,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著译达百万字。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像潘梓年校长一样的无数先辈,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动荡下是充满未知的,但他们毅然决然,青春热血为理想而战斗,并且坚信国家、民族的未来会在无数有志青年的奋斗中走向光明。 我希望你们能够像潘梓年老校长那样,始终保持青春最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追求进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人生前进的方向。理想是指路明灯,信念是拼搏动力。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迷失方向、缺乏斗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绽放出绚丽的青春光彩。希望你们将个人拼搏汇入时代潮流,像校歌中唱的那样:“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第二位是郑小瑛。她是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中央歌剧院乐队原首席指挥,是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指挥台的中国人。同时,她也是我们的著名校友,在60周年、70周年校庆大会上指挥师生校友一起高唱国歌。她的青春岁月,原本考取了协和医学院,但因立志投身革命而奔赴解放区,加入文工团并将音乐作为终身事业。在苏联留学期间,郑小瑛整日泡在图书馆钻研原版俄文、英文指挥著作,废寝忘食地抄记乐谱、观摩演出,几经奋斗、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今年7月,已经93岁高龄的她仍在厦门、北京、杭州等地指挥了数场音乐会。她说自己是“90后”正青春,只要还能扑腾,会永远站在舞台上。 我希望你们能够像郑小瑛校友那样,始终保持青春最难得的坚持,那就是追逐梦想,以持久的笃学笃行敢于追梦、勤于圆梦。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把成才的基石打牢。一是要励志勤学,希望你们能够惜时如金、立志向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苦功夫。二是要敏思善学,要学会独立思考,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不盲从盲信、人云亦云,在繁芜丛杂的碎片化信息面前保持清醒。三是要笃行乐学,希望你们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紧迫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追求、一种责任,让勤学、善学、乐学成为你们青春远航的不竭动力。 第三位是陈闵健。他是会计学院2000级校友,毕业后从浙江沿海赶到四川省阿坝州担任扶贫干部,被当地人称为“跑山干部”,将生命奉献给了祖国的扶贫事业。他的青春岁月,将群众脱贫作为自己最牵挂的事情。虽然一直不适应高原环境、连晚上好好睡个觉都很困难,但他依然克服缺氧、山路崎岖等恶劣条件,走遍黑水县17个乡镇,在一条条山道上留下足迹,用生命为当地群众蹚出摆脱贫困之路,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评学校第四届“公道美品德行奖”。 我希望你们能够像陈闵健校友那样,始终保持青春最美好的品质,那就是砥砺德行,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涵养当代青年的高尚品德。中南大的校训是“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博今古律文方能明万千事理,厚载物美德才能济中华盛世。我任校长以来,先后以“情理法”“真善美”“仁义礼”为关键字寄语历届毕业生,就是希望从我们这所大学走出去的学生,都能够牢记人无德不立,理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崇德向善的新时代好青年。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你们的成长阶段亲身感受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之治”,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时代青年。希望你们带着自信之心、坚强之心、进取之心,在充满无限可能的大学校园里,勇敢地追求探索,尽情地挥洒汗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奋斗在中南大书写属于每一个人的精彩乐章! (文章为作者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
|
在青春的赛道上尽情奔跑
|
|
|
|
( 2022-11-0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 杨灿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革命大学,她源自1948年由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中原大学。70多年来,中南大“由党创立、建校为党、成长为国、发展为人民”,红色基因始终一脉相承,其间几经分合、数易校名,但初心不改。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今天,我想同大家谈一谈我们这所大学过去和当下值得铭记的几个名字,讲讲他们的青春岁月,也对你们将在中南大度过的青春时光提几点希望。 第一位是潘梓年。他是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新闻斗士,一手创办《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同志任命为首任社长。同时,他也是我们学校第二任校长,实际主持了学校的创建工作。在南湖校区文波楼前就屹立着潘梓年老校长的铜像。他的青春岁月,在北大求学期间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至暗时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即使遭受反动派的酷刑并被判处无期徒刑,他仍在狱中坚持斗争,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著译达百万字。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像潘梓年校长一样的无数先辈,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动荡下是充满未知的,但他们毅然决然,青春热血为理想而战斗,并且坚信国家、民族的未来会在无数有志青年的奋斗中走向光明。 我希望你们能够像潘梓年老校长那样,始终保持青春最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追求进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人生前进的方向。理想是指路明灯,信念是拼搏动力。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迷失方向、缺乏斗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绽放出绚丽的青春光彩。希望你们将个人拼搏汇入时代潮流,像校歌中唱的那样:“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第二位是郑小瑛。她是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中央歌剧院乐队原首席指挥,是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指挥台的中国人。同时,她也是我们的著名校友,在60周年、70周年校庆大会上指挥师生校友一起高唱国歌。她的青春岁月,原本考取了协和医学院,但因立志投身革命而奔赴解放区,加入文工团并将音乐作为终身事业。在苏联留学期间,郑小瑛整日泡在图书馆钻研原版俄文、英文指挥著作,废寝忘食地抄记乐谱、观摩演出,几经奋斗、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今年7月,已经93岁高龄的她仍在厦门、北京、杭州等地指挥了数场音乐会。她说自己是“90后”正青春,只要还能扑腾,会永远站在舞台上。 我希望你们能够像郑小瑛校友那样,始终保持青春最难得的坚持,那就是追逐梦想,以持久的笃学笃行敢于追梦、勤于圆梦。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把成才的基石打牢。一是要励志勤学,希望你们能够惜时如金、立志向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苦功夫。二是要敏思善学,要学会独立思考,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不盲从盲信、人云亦云,在繁芜丛杂的碎片化信息面前保持清醒。三是要笃行乐学,希望你们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紧迫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追求、一种责任,让勤学、善学、乐学成为你们青春远航的不竭动力。 第三位是陈闵健。他是会计学院2000级校友,毕业后从浙江沿海赶到四川省阿坝州担任扶贫干部,被当地人称为“跑山干部”,将生命奉献给了祖国的扶贫事业。他的青春岁月,将群众脱贫作为自己最牵挂的事情。虽然一直不适应高原环境、连晚上好好睡个觉都很困难,但他依然克服缺氧、山路崎岖等恶劣条件,走遍黑水县17个乡镇,在一条条山道上留下足迹,用生命为当地群众蹚出摆脱贫困之路,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评学校第四届“公道美品德行奖”。 我希望你们能够像陈闵健校友那样,始终保持青春最美好的品质,那就是砥砺德行,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涵养当代青年的高尚品德。中南大的校训是“博文明理,厚德济世”,博今古律文方能明万千事理,厚载物美德才能济中华盛世。我任校长以来,先后以“情理法”“真善美”“仁义礼”为关键字寄语历届毕业生,就是希望从我们这所大学走出去的学生,都能够牢记人无德不立,理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崇德向善的新时代好青年。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你们的成长阶段亲身感受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之治”,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时代青年。希望你们带着自信之心、坚强之心、进取之心,在充满无限可能的大学校园里,勇敢地追求探索,尽情地挥洒汗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奋斗在中南大书写属于每一个人的精彩乐章! (文章为作者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