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 本报通讯员 李继萍
“感谢干警们的帮助,感谢你们帮助我弟弟戒掉了毒瘾……”近日,解戒人员王某的家属将一面锦旗送到了陕西省宝鸡强制隔离戒毒所。 51岁的王某,3年前被强制隔离戒毒。刚入所时,他沉默寡言,很少与人沟通,常常独自发呆流泪。干警发现了这一状况后,第一时间对他进行心理干预和思想疏导,通过周记评语留言的方式,对他进行鼓励。 就这样,王某生活上的困难、戒治中的感受也在周记中一点点呈现出来,在干警循循善诱的开导下,王某敞开心扉,倾诉了内心的困惑。之前,他以开长途货车维持生计,由于误信“吸毒能提神”,导致他染上了毒瘾。随之而来的是驾照吊销、工作辞退、婚姻破碎、孩子无人照顾……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被毒品拖入万丈深渊。 对此,干警们一次次与他谈心交流,不断地帮助开导他,并通过街道的“民生微帮扶”等政府福利政策帮助他解决家庭生活困难,让他重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解戒当天,他向干警深深鞠躬表达自己的心声:“今后一定不会辜负干警的关爱,我要彻底与毒品决裂,过好今后的生活。” 王某解戒出所后,其戒治转由社会、家庭、社区等共同负责。为继续做好后续照管帮扶工作,宝鸡戒毒所通过“爱心回访专线”、入户回访、特困帮扶等形式,定期跟进了解王某的生活及身体近况,及时对他提供生活、心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增强抗复吸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3年了,我已经解除社区康复戒毒,马上要过节了,我想开车回老家,但驾照被注销,自己目前没有收入来源,参加驾校培训还需花费几千元,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参加考试再次取得驾照?”在电话回访中,干警得知王某的情况后,一方面正面引导、持续鼓励他,帮助他增强抗压能力、正确面对挫折,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宝鸡市车管所,询问以王某的实际情况是否可以不通过培训直接参加考试。 当了解到王某3年未复吸的管控现状后,宝鸡市车管所认定王某符合自学报考条件,便让其缴纳报名费后直接参加考试。当王某顺利通过考试重新拿到驾照,他第一时间通过“帮扶回访热线”向干警表达了感谢:“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是你们一次次地帮助,将我从复吸的边缘拉回,我一定不再复吸了。”

|
|
暖心帮扶助解戒人员重获新生
|
|
|
|
( 2022-10-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 本报通讯员 李继萍
“感谢干警们的帮助,感谢你们帮助我弟弟戒掉了毒瘾……”近日,解戒人员王某的家属将一面锦旗送到了陕西省宝鸡强制隔离戒毒所。 51岁的王某,3年前被强制隔离戒毒。刚入所时,他沉默寡言,很少与人沟通,常常独自发呆流泪。干警发现了这一状况后,第一时间对他进行心理干预和思想疏导,通过周记评语留言的方式,对他进行鼓励。 就这样,王某生活上的困难、戒治中的感受也在周记中一点点呈现出来,在干警循循善诱的开导下,王某敞开心扉,倾诉了内心的困惑。之前,他以开长途货车维持生计,由于误信“吸毒能提神”,导致他染上了毒瘾。随之而来的是驾照吊销、工作辞退、婚姻破碎、孩子无人照顾……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被毒品拖入万丈深渊。 对此,干警们一次次与他谈心交流,不断地帮助开导他,并通过街道的“民生微帮扶”等政府福利政策帮助他解决家庭生活困难,让他重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解戒当天,他向干警深深鞠躬表达自己的心声:“今后一定不会辜负干警的关爱,我要彻底与毒品决裂,过好今后的生活。” 王某解戒出所后,其戒治转由社会、家庭、社区等共同负责。为继续做好后续照管帮扶工作,宝鸡戒毒所通过“爱心回访专线”、入户回访、特困帮扶等形式,定期跟进了解王某的生活及身体近况,及时对他提供生活、心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增强抗复吸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3年了,我已经解除社区康复戒毒,马上要过节了,我想开车回老家,但驾照被注销,自己目前没有收入来源,参加驾校培训还需花费几千元,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参加考试再次取得驾照?”在电话回访中,干警得知王某的情况后,一方面正面引导、持续鼓励他,帮助他增强抗压能力、正确面对挫折,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宝鸡市车管所,询问以王某的实际情况是否可以不通过培训直接参加考试。 当了解到王某3年未复吸的管控现状后,宝鸡市车管所认定王某符合自学报考条件,便让其缴纳报名费后直接参加考试。当王某顺利通过考试重新拿到驾照,他第一时间通过“帮扶回访热线”向干警表达了感谢:“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是你们一次次地帮助,将我从复吸的边缘拉回,我一定不再复吸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