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诉源治理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决策部署,以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为目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体系建设,努力让群众“进一扇大门、消所有怨气”。 “一站式”集成 打造听民情的议事厅 吴江区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区镇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体系的意见》,规范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建设。 区矛调中心实行“前台+后台”运行,前台公共服务区整合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12个工作平台,安排矛盾多发高发行业10余个职能部门,以常驻、轮驻、邀驻等方式进驻;后台集中办公区由区信访局、司法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法院速裁团队整体入驻。同时,积极吸纳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工作室等社会力量,设置综合窗口1个、专门窗口24个,调委会6家、工作室7个,专职调解员10名、兼职调解员3名、律师调解员8名、速调速裁团队5个,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优质服务。 该区按照“4+X”模式(“4”即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X”即其他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采取异地新建、原地改建等方式,加强11个镇(街道)矛调中心建设,筑牢矛盾化解“主阵地”;建成290个村(社区)矛调中心,融合综合治理、矛盾纠纷调解、村级警务、网格管理、心理服务五项功能,引入“两代表一委员”“法律明白人”、平安志愿者,打造矛盾纠纷“前哨站”。 全周期治理 开通调民纷的快车道 吴江区建立健全“即接即办、领导下访、会办协调、公开监督、考核管理、中立评估、教育疏导”七项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完善访调、检调、诉调、公调、专调“五调”对接,综合运用法律援助、信访接待等手段,实现矛盾纠纷全口径受理、全周期办理、全要素服务。今年上半年,共调解矛盾纠纷6913件,调解成功率达99.6%。 研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信息系统,设立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办理”,构建“一键直达、一单到底、一键考核、一图统筹”的智能办理模式;健全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配套分类交办、分级诊疗、协办督办制度,实现矛盾纠纷“70%以上在村级化解、20%左右在镇级化解、不到10%在区级化解”的“721”工作目标;注重预防和化解并重,成立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区信访局、区司法局四方联合研判小组,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进行联合调处。今年上半年,共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50件,实现24名重点人员停诉息访。 多元化联动 搭建解民忧的连心桥 吴江区建立以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干,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支干,个人调解工作室、“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等为分支的调解组织网络,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 该区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建立社会管理工作站,安排工作人员与本地干部联合办公,为外地在吴务工人员化解纠纷、送去温暖。同时,打造政法协同新模式,与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合作成立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联合调解专家库,共同化解跨区域矛盾纠纷;加强诉源治理,从金融、保险等行业领域选聘精干力量,组建19支特邀调解员队伍,为民商事纠纷调解提供专业服务;出台《非警务类警情先期处置工作规范(试行)》,1142名网格员化身“老娘舅”,对婚姻家庭、中介物业等简易纠纷警情先期到场处置,确保矛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培育“一镇一品”调解组织,打造“草根调解员”队伍,一批老法官、“老司法”、老民警扎根基层,为群众排难解纷。今年上半年,全区矛盾纠纷总量同比减少23.6%。 沈正华 张明华 杨炎辉
|
|
苏州吴江推进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建设
|
|
|
|
( 2022-08-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诉源治理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决策部署,以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区为目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体系建设,努力让群众“进一扇大门、消所有怨气”。 “一站式”集成 打造听民情的议事厅 吴江区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区镇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体系的意见》,规范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建设。 区矛调中心实行“前台+后台”运行,前台公共服务区整合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12个工作平台,安排矛盾多发高发行业10余个职能部门,以常驻、轮驻、邀驻等方式进驻;后台集中办公区由区信访局、司法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法院速裁团队整体入驻。同时,积极吸纳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工作室等社会力量,设置综合窗口1个、专门窗口24个,调委会6家、工作室7个,专职调解员10名、兼职调解员3名、律师调解员8名、速调速裁团队5个,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优质服务。 该区按照“4+X”模式(“4”即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X”即其他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采取异地新建、原地改建等方式,加强11个镇(街道)矛调中心建设,筑牢矛盾化解“主阵地”;建成290个村(社区)矛调中心,融合综合治理、矛盾纠纷调解、村级警务、网格管理、心理服务五项功能,引入“两代表一委员”“法律明白人”、平安志愿者,打造矛盾纠纷“前哨站”。 全周期治理 开通调民纷的快车道 吴江区建立健全“即接即办、领导下访、会办协调、公开监督、考核管理、中立评估、教育疏导”七项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完善访调、检调、诉调、公调、专调“五调”对接,综合运用法律援助、信访接待等手段,实现矛盾纠纷全口径受理、全周期办理、全要素服务。今年上半年,共调解矛盾纠纷6913件,调解成功率达99.6%。 研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信息系统,设立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办理”,构建“一键直达、一单到底、一键考核、一图统筹”的智能办理模式;健全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配套分类交办、分级诊疗、协办督办制度,实现矛盾纠纷“70%以上在村级化解、20%左右在镇级化解、不到10%在区级化解”的“721”工作目标;注重预防和化解并重,成立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区信访局、区司法局四方联合研判小组,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进行联合调处。今年上半年,共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50件,实现24名重点人员停诉息访。 多元化联动 搭建解民忧的连心桥 吴江区建立以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干,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支干,个人调解工作室、“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等为分支的调解组织网络,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 该区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建立社会管理工作站,安排工作人员与本地干部联合办公,为外地在吴务工人员化解纠纷、送去温暖。同时,打造政法协同新模式,与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合作成立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联合调解专家库,共同化解跨区域矛盾纠纷;加强诉源治理,从金融、保险等行业领域选聘精干力量,组建19支特邀调解员队伍,为民商事纠纷调解提供专业服务;出台《非警务类警情先期处置工作规范(试行)》,1142名网格员化身“老娘舅”,对婚姻家庭、中介物业等简易纠纷警情先期到场处置,确保矛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培育“一镇一品”调解组织,打造“草根调解员”队伍,一批老法官、“老司法”、老民警扎根基层,为群众排难解纷。今年上半年,全区矛盾纠纷总量同比减少23.6%。 沈正华 张明华 杨炎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