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
|
|
本报讯 记者郑小琼 7月24日上午,由中国政法大学和法治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以下简称“法学英才奖”)评审委员会会议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评委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评委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评委会副主任、法治日报社社长邵炳芳,评委会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唐力、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孙昊亮、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刘峥、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原所长谢鹏程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潘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等国内知名法学院校的17名评委会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评委会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卢春龙主持。 马怀德在致辞时介绍,“法学英才奖”是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日报社联合发起、组织的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研究生开放申报的学术成果奖,是法学院校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的有益尝试,旨在鼓励法学新人积极探索法学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 邵炳芳介绍了第四届“法学英才奖”的申报情况:本届“法学英才奖”的申报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共收到96篇研究成果,有效申报成果92篇,申报成果主题丰富、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申报人来自全国26所著名大学的法学院。 常保国介绍了本届“法学英才奖”的初评情况:从专家库中抽取了来自16所不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分成了10个小组,对申报成果进行了匿名评审。评审专家从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学术理论观点的创新性、学术规范等方面对92项申报成果进行评审和排序,确定了参加复评的49项成果。 评委会全体专家对所有复评成果进行了审阅、评议和深入讨论。经过4轮无记名投票,共评选出一等奖成果两项,二等奖成果10项,三等奖成果19项。 张文显作总结讲话时指出,全国法学院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共同做好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多为年轻学者提供机会和平台,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学人才,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法学研究成果,为全面依法治国、建好法治中国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法治人才,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
|
第四届“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 评审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
|
|
|
|
( 2022-07-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本报讯 记者郑小琼 7月24日上午,由中国政法大学和法治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以下简称“法学英才奖”)评审委员会会议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评委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评委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评委会副主任、法治日报社社长邵炳芳,评委会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唐力、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孙昊亮、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刘峥、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原所长谢鹏程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潘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等国内知名法学院校的17名评委会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评委会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卢春龙主持。 马怀德在致辞时介绍,“法学英才奖”是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日报社联合发起、组织的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研究生开放申报的学术成果奖,是法学院校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的有益尝试,旨在鼓励法学新人积极探索法学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 邵炳芳介绍了第四届“法学英才奖”的申报情况:本届“法学英才奖”的申报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共收到96篇研究成果,有效申报成果92篇,申报成果主题丰富、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申报人来自全国26所著名大学的法学院。 常保国介绍了本届“法学英才奖”的初评情况:从专家库中抽取了来自16所不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分成了10个小组,对申报成果进行了匿名评审。评审专家从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学术理论观点的创新性、学术规范等方面对92项申报成果进行评审和排序,确定了参加复评的49项成果。 评委会全体专家对所有复评成果进行了审阅、评议和深入讨论。经过4轮无记名投票,共评选出一等奖成果两项,二等奖成果10项,三等奖成果19项。 张文显作总结讲话时指出,全国法学院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共同做好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多为年轻学者提供机会和平台,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学人才,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法学研究成果,为全面依法治国、建好法治中国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法治人才,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