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炎炎夏日,在安徽省蚌埠张公山法治文化公园,市民一边徜徉于绿树成荫的小径上,一边聆听着法治典故、法律格言警句和法律知识,既惬意又轻松,不知不觉中法治的种子就播撒在了心里。 蚌埠张公山法治文化公园是安徽省首个以“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公园,借助网、端、微、屏等载体,大大增强了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了法治的润物无声效果。 近年来,蚌埠市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目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创新推动,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营商环境得到优化,民生保障不断改善,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用法治绘就珠城和谐幸福底色。 党委统揽全速推进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能不能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蚌埠市衡量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的硬性指标。 为此,蚌埠市设定了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依法决策能力、综合执法能力等8个方面33大项、100个小项任务,全面保障行政制度供给,推进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本地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依法兑现政府公共政策,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坚持党委统揽,始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委员会作用,对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及时研究、深入指导,并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说,市委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纳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向9个县(区)和85个部门发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指引清单,出台《法治蚌埠建设规划(2020-2025年)》《蚌埠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蚌埠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形成了法治蚌埠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顶层设计,全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有“良法”,才能“善治”。蚌埠市委依法治市委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全面保障行政制度供给,依法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长远性、全局性的问题。自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蚌埠市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3部、政府规章10部。通过推进规章、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动态调整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内容,全面完成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政务公开等重点工作任务涉及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目前全市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317件。 改革创新全面深化 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压缩企业开办事项办理时间,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七网直连、全程网上办“零见面”“零成本”; 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实施“一照通”改革试点,搭建“一体化”业务办理平台,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与企业开办事项合并办理,实现“一照准营”; 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联合预审机制,解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项目质量不高、要素保障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项目履约难等问题,提升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效益和落地后要素配置效率; 创新政企沟通模式,推出“营商环境面对面、亲清有约周五见”方式,每周五安排党政领导干部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和反映问题,积极解决企业困难; 发布《行政机关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规范》,统一规范行政机关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规范标准; …… 蚌埠市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石。自《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以来,蚌埠市各级政府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充分凝聚各级领导干部“合力”,不仅圆满完成了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而且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项目。 “我们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再忙不忘法,再急不枉法,再难不违法’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向人民承诺,让人民监督。”蚌埠市市长操龙灿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市各级政府运用法治手段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化“放管服”,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减”审批、“加”服务、“除”壁垒、“乘”效应,全面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告知承诺等便利化措施,完成市县乡三级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体系构建,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蚌埠市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9%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99.3%,平均承诺办理时限压缩至1.26天,平均提交材料1.41件,精简比例、平均办理时限、“最多跑一次”、“一窗”分类办理事项全省领先。 提升能力惠及民生 “我们见领导真的不难,有事可以直接向他们反映。”对于蚌埠市的老百姓来说,自2020年以来,全市“四级书记”带领万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他们实实在在解决了很多难题。 按照“市领导包县(区)、县(区)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村(社区)”的要求,蚌埠建立领导干部包保联系机制,实行市、县(区)、乡(街)三级书记,市、县(区)机关在职党员干部,分别到所在社区、联系街道报到的“三报到”制度,开展调研、结对共建和志愿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了解基层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开展开门接访、集中走访、带案下访和定期回访,确保群众诉求及时掌握、信访积案及时化解、突出问题整改到位,架起干群“连心桥”。 “我们把‘四级书记’带领万名干部下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生动的法治实践,把服务群众的过程作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作为提高‘关键少数’依法行政能力的过程。”蚌埠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聂冬说,依法行政能力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石,蚌埠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常务会议会前学法、专题会常态化学法,严格落实干部“任前+年终”考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一支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人才队伍逐渐形成。 同样,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也在群众中形成浓厚氛围。 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蚌埠市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监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成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建了一支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负责市区范围内本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不断提升。 “市县级党委、政府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法律顾问普及率达100%,构筑专职审查人员为主,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及专家学者为支撑的专业审查团队,全程参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坚持推进合法性审查应审尽审。”蚌埠市司法局局长马瑞说,建立健全政府重大决策制度体系,在办理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大复杂涉法事务时,行政决策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
|
法治绘就和谐幸福底色
|
蚌埠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迈出坚实步伐
|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炎炎夏日,在安徽省蚌埠张公山法治文化公园,市民一边徜徉于绿树成荫的小径上,一边聆听着法治典故、法律格言警句和法律知识,既惬意又轻松,不知不觉中法治的种子就播撒在了心里。 蚌埠张公山法治文化公园是安徽省首个以“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公园,借助网、端、微、屏等载体,大大增强了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了法治的润物无声效果。 近年来,蚌埠市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目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用好改革“关键一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创新推动,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营商环境得到优化,民生保障不断改善,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用法治绘就珠城和谐幸福底色。 党委统揽全速推进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能不能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蚌埠市衡量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的硬性指标。 为此,蚌埠市设定了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依法决策能力、综合执法能力等8个方面33大项、100个小项任务,全面保障行政制度供给,推进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本地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依法兑现政府公共政策,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坚持党委统揽,始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委员会作用,对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及时研究、深入指导,并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说,市委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纳入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向9个县(区)和85个部门发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指引清单,出台《法治蚌埠建设规划(2020-2025年)》《蚌埠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蚌埠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形成了法治蚌埠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顶层设计,全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有“良法”,才能“善治”。蚌埠市委依法治市委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全面保障行政制度供给,依法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长远性、全局性的问题。自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蚌埠市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3部、政府规章10部。通过推进规章、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动态调整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内容,全面完成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政务公开等重点工作任务涉及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目前全市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317件。 改革创新全面深化 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压缩企业开办事项办理时间,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七网直连、全程网上办“零见面”“零成本”; 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实施“一照通”改革试点,搭建“一体化”业务办理平台,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与企业开办事项合并办理,实现“一照准营”; 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联合预审机制,解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项目质量不高、要素保障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项目履约难等问题,提升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效益和落地后要素配置效率; 创新政企沟通模式,推出“营商环境面对面、亲清有约周五见”方式,每周五安排党政领导干部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和反映问题,积极解决企业困难; 发布《行政机关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规范》,统一规范行政机关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规范标准; …… 蚌埠市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石。自《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以来,蚌埠市各级政府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充分凝聚各级领导干部“合力”,不仅圆满完成了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而且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项目。 “我们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把‘再忙不忘法,再急不枉法,再难不违法’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向人民承诺,让人民监督。”蚌埠市市长操龙灿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市各级政府运用法治手段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化“放管服”,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减”审批、“加”服务、“除”壁垒、“乘”效应,全面推广容缺后补、绿色通道、告知承诺等便利化措施,完成市县乡三级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体系构建,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蚌埠市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9%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99.3%,平均承诺办理时限压缩至1.26天,平均提交材料1.41件,精简比例、平均办理时限、“最多跑一次”、“一窗”分类办理事项全省领先。 提升能力惠及民生 “我们见领导真的不难,有事可以直接向他们反映。”对于蚌埠市的老百姓来说,自2020年以来,全市“四级书记”带领万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他们实实在在解决了很多难题。 按照“市领导包县(区)、县(区)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村(社区)”的要求,蚌埠建立领导干部包保联系机制,实行市、县(区)、乡(街)三级书记,市、县(区)机关在职党员干部,分别到所在社区、联系街道报到的“三报到”制度,开展调研、结对共建和志愿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了解基层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开展开门接访、集中走访、带案下访和定期回访,确保群众诉求及时掌握、信访积案及时化解、突出问题整改到位,架起干群“连心桥”。 “我们把‘四级书记’带领万名干部下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生动的法治实践,把服务群众的过程作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作为提高‘关键少数’依法行政能力的过程。”蚌埠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聂冬说,依法行政能力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石,蚌埠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常务会议会前学法、专题会常态化学法,严格落实干部“任前+年终”考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一支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人才队伍逐渐形成。 同样,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也在群众中形成浓厚氛围。 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蚌埠市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监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成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建了一支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负责市区范围内本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不断提升。 “市县级党委、政府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法律顾问普及率达100%,构筑专职审查人员为主,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及专家学者为支撑的专业审查团队,全程参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坚持推进合法性审查应审尽审。”蚌埠市司法局局长马瑞说,建立健全政府重大决策制度体系,在办理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大复杂涉法事务时,行政决策水平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