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法治
|
|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今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有力扭转了工业经济指标一度下滑的势头,工业经济实现企稳回升,呈现出恢复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8%…… 总的来看,上半年工业经济顶住了冲击和压力,经受了考验,成绩实属不易。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同时提醒,也要看到由于产业发展周期和疫情冲击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行业企业运行还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部分中下游行业面临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挤压,部分消费品行业恢复滞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 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聚焦困难行业企业,突出重点,分类施策,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加快提升稳产达产水平,加大能源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着力扩大工业投资消费需求,精准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恢复发展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持续巩固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基础。 帮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受疫情影响和各方面因素叠加,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工信部作为中小企业工作的综合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多措并举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推动出台和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田玉龙介绍,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工信部下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着力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 同时,认真抓好国务院出台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措施落实,工信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综合督查,推动指导各地加大政策的落实,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政策的落地关键在抓好服务,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两项行动。”田玉龙指出,一个是“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一个是“一起益企”服务行动,联合各地对中小企业开展政策服务活动,使这些政策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为中小微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使企业尽快从困境中扭转过来。 在田玉龙看来,“不光要解决困难,还要促进长远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我们国家稳就业、稳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为此,建立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上下游结合,使大中小企业能够融通发展、共同进步。开展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赋能行动,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同教育部、知识产权局共同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推动中小微企业和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使中小企业创新的源泉更多、得到更多支撑。 在扎实做好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面,田玉龙提到,通过开展防范化解拖欠账款专项行动,目前集中化解存量拖欠,同时严防新增拖欠,不断健全长效机制,特别是在各个省都建立受理中小企业拖欠投诉的相关渠道,使企业投诉更加便利,能够及时处理。加强投诉受理转办、跟踪督促机制,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田玉龙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措施落地,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做好政策储备。把纾困和培优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加强权益保护,尽快使中小企业克服当前困难,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构建良好产业政策环境 上半年,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数字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数据显示,1月至6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的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明显,产业韧性持续增强。 值得欣喜的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速升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王鹏透露,“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纵深推进,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 “我国数字经济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王鹏说,工业和信息化部聚力补齐短板,加快锻造长板,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积极成效。 王鹏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产业政策环境。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权,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纤网络建设的力度,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统筹布局绿色智能数据与计算设施建设。 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激发数据要素的活力和潜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支持央企、互联网企业开放市场亟须数据,遴选一批地区和行业开展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提升全国数据供给体量和质量。发布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夯实数据要素流通保障。 加强数字经济治理,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聚焦建制度、强监管、保安全,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本建成,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显著提升,达到1.5亿次,二级节点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4个重点行业; ——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进产业基地、进产业园区、进重点企业持续提速,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超过150家,遴选出28个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总体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王鹏表示,工信部将出台进一步分类指导的政策性举措,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 王鹏介绍,一方面,聚焦产业关键环节,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一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聚焦设备互联互通、数据创新应用、设备平台安全等关键领域,布局一批标杆项目,制订一批亟须标准,推广一批标志性成果。 另一方面,聚焦转型重点领域,拓展行业应用。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完善公共服务创新载体布局,加速规模化应用推广。分行业组织编制应用参考指南、安全防护指南,为广大企业提供指导。 此外,聚焦应用生态体系,加强供需对接。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深度行系列活动,推动工业互联网面向工业园区、县域经济落地扎根。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作用,多措并举深化产融合作、产教融合。
|
“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 数字产业保持增长
|
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
|
|
|
( 2022-07-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经济法治 |
|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今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有力扭转了工业经济指标一度下滑的势头,工业经济实现企稳回升,呈现出恢复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8%…… 总的来看,上半年工业经济顶住了冲击和压力,经受了考验,成绩实属不易。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同时提醒,也要看到由于产业发展周期和疫情冲击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行业企业运行还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部分中下游行业面临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挤压,部分消费品行业恢复滞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 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聚焦困难行业企业,突出重点,分类施策,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加快提升稳产达产水平,加大能源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着力扩大工业投资消费需求,精准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恢复发展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持续巩固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基础。 帮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受疫情影响和各方面因素叠加,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工信部作为中小企业工作的综合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多措并举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推动出台和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田玉龙介绍,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工信部下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着力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 同时,认真抓好国务院出台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措施落实,工信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综合督查,推动指导各地加大政策的落实,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政策的落地关键在抓好服务,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两项行动。”田玉龙指出,一个是“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一个是“一起益企”服务行动,联合各地对中小企业开展政策服务活动,使这些政策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为中小微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使企业尽快从困境中扭转过来。 在田玉龙看来,“不光要解决困难,还要促进长远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我们国家稳就业、稳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为此,建立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上下游结合,使大中小企业能够融通发展、共同进步。开展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赋能行动,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同教育部、知识产权局共同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推动中小微企业和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使中小企业创新的源泉更多、得到更多支撑。 在扎实做好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面,田玉龙提到,通过开展防范化解拖欠账款专项行动,目前集中化解存量拖欠,同时严防新增拖欠,不断健全长效机制,特别是在各个省都建立受理中小企业拖欠投诉的相关渠道,使企业投诉更加便利,能够及时处理。加强投诉受理转办、跟踪督促机制,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田玉龙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措施落地,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做好政策储备。把纾困和培优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加强权益保护,尽快使中小企业克服当前困难,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构建良好产业政策环境 上半年,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数字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数据显示,1月至6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的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明显,产业韧性持续增强。 值得欣喜的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速升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王鹏透露,“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纵深推进,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 “我国数字经济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王鹏说,工业和信息化部聚力补齐短板,加快锻造长板,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积极成效。 王鹏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产业政策环境。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权,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纤网络建设的力度,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统筹布局绿色智能数据与计算设施建设。 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激发数据要素的活力和潜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支持央企、互联网企业开放市场亟须数据,遴选一批地区和行业开展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提升全国数据供给体量和质量。发布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夯实数据要素流通保障。 加强数字经济治理,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聚焦建制度、强监管、保安全,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本建成,国家顶级节点日均解析量显著提升,达到1.5亿次,二级节点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4个重点行业; ——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进产业基地、进产业园区、进重点企业持续提速,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超过150家,遴选出28个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总体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王鹏表示,工信部将出台进一步分类指导的政策性举措,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 王鹏介绍,一方面,聚焦产业关键环节,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一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聚焦设备互联互通、数据创新应用、设备平台安全等关键领域,布局一批标杆项目,制订一批亟须标准,推广一批标志性成果。 另一方面,聚焦转型重点领域,拓展行业应用。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完善公共服务创新载体布局,加速规模化应用推广。分行业组织编制应用参考指南、安全防护指南,为广大企业提供指导。 此外,聚焦应用生态体系,加强供需对接。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深度行系列活动,推动工业互联网面向工业园区、县域经济落地扎根。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作用,多措并举深化产融合作、产教融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