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张昊 阮占江
    “始终认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彭庆文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在党爱党的赤子之心。   彭庆文从军校毕业后在部队工作17年。转业到岳阳县检察院,他迅速成为办案的行家里手,先后任反渎局副局长和反贪局副局长、教导员。从检22年,彭庆文办案细心严谨、一丝不苟,主办或参与办理重大案件34件,无一错案、从未发生办案安全事故。   2017年4月,彭庆文响应组织号召,第一个签字自愿从副科实职领导岗位退居二线,但他并没有闲下来。领导询问他能否承担驻和谐村的扶贫任务时,彭庆文回复说“我是农民出身,还想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去驻村了。   彭庆文坚持记日记。驻村扶贫3年,他写了30多本工作日记,字里行间都是对困难群众的牵挂。   “贫困户没脱贫我不走,贫困村没摘帽我不走,贫困面貌没改变我不走。”彭庆文驻村扶贫的第一天,在日记中写道。   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初到和谐村,彭庆文了解到有的群众对扶贫不满意。他与村民逐一谈话,发现意见集中在贫困户的认定上。   多次开展入户调查、反复对比后,彭庆文将原有的“关系户”“人情户”等违规扶贫对象全部清退,和谐村贫困户由最初的147户核减到56户。   彭庆文给和谐村56户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方案和举措。截至2019年底,和谐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增长至8000余元,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7%,5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一个磨得起皮的黑色手提包用了十来年,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迹——这就是彭庆文留下的生活缩影。但他给扶贫驻点村留下了通往乡村振兴的幸福路,给检察干警和党员干部留下了担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遗产。
              
                
              
             | 
           
        
       
      
      
      
        
          
          
            |                                                                                                                                                                                                                                                                                                                                                                                                                  
             | 
           
          
          
            |  彭庆文:牵挂百姓的检察干部                                                                                                                                                                                                                                                                                                                                                                                                                                                                                                                                                                                                                                                                                                                                                                                                                   
             | 
           
          
          
            |                                                                                                                                                                                                                                                                                                                                                                                                                  
             | 
           
          
            |  
             | 
           
          
            
  | 
           
          
            | ( 2022-07-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 
                       
                      
                        |    【人物简介】 彭庆文,中共党员,生前系湖南省岳阳县人民检察院二级警长,2017年7月被选派到岳阳县黄沙街镇和谐村担任扶贫队长、党支部第一书记。确诊癌症后,他仍坚守扶贫岗位,2020年5月13日,在驻村扶贫期间因劳累过度,肝胆管癌医治无效不幸去世。58岁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湖南省委追授彭庆文“全国模范检察干部”“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 
                 
                  
               
              
                
                  
                       □ 本报记者 张昊 阮占江
    “始终认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彭庆文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在党爱党的赤子之心。   彭庆文从军校毕业后在部队工作17年。转业到岳阳县检察院,他迅速成为办案的行家里手,先后任反渎局副局长和反贪局副局长、教导员。从检22年,彭庆文办案细心严谨、一丝不苟,主办或参与办理重大案件34件,无一错案、从未发生办案安全事故。   2017年4月,彭庆文响应组织号召,第一个签字自愿从副科实职领导岗位退居二线,但他并没有闲下来。领导询问他能否承担驻和谐村的扶贫任务时,彭庆文回复说“我是农民出身,还想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去驻村了。   彭庆文坚持记日记。驻村扶贫3年,他写了30多本工作日记,字里行间都是对困难群众的牵挂。   “贫困户没脱贫我不走,贫困村没摘帽我不走,贫困面貌没改变我不走。”彭庆文驻村扶贫的第一天,在日记中写道。   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初到和谐村,彭庆文了解到有的群众对扶贫不满意。他与村民逐一谈话,发现意见集中在贫困户的认定上。   多次开展入户调查、反复对比后,彭庆文将原有的“关系户”“人情户”等违规扶贫对象全部清退,和谐村贫困户由最初的147户核减到56户。   彭庆文给和谐村56户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方案和举措。截至2019年底,和谐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增长至8000余元,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7%,5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一个磨得起皮的黑色手提包用了十来年,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迹——这就是彭庆文留下的生活缩影。但他给扶贫驻点村留下了通往乡村振兴的幸福路,给检察干警和党员干部留下了担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遗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