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素描 |
|
|
( 2022-06-08 )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 案件 |
|
|
|
图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媒体记者见面。 汪江波 摄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本报通讯员 占康
陈冬:为祖国飞出新高度
时隔6年,陈冬实现了他“尽快返回太空,为祖国飞出新高度”的愿望。作为第二批航天员里的首个指令长,他要迎接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6年前的太空之旅结束后,我对太空的渴望与日俱增。6年前是想上太空,现在是更想上太空。”陈冬说。
2010年5月,陈冬和刘洋、王亚平等7人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训练时,陈冬全身心投入。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要求过载达到人体自重的8倍,持续时间为40秒。每次进行这项训练时,陈冬都会觉得这8个G压在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上,甚至感觉脏器都要位移了,透不过气来,眼泪也会不受控制地甩出去。
2016年10月17日,陈冬入选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完成了他的首次太空之旅。
这次,作为指令长的陈冬自我要求更高。为了提升自己应对未知风险的能力,他把训练中遇到的每个障碍都当成难得的训练机会。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4次出舱活动,陈冬都认真观摩,并针对神舟十四号任务中出舱活动的相关设计,给科研人员提出几条改进意见,均被采纳。
太空出舱任务,脱离了舱体的保护,充满未知和风险。但陈冬坚信,此前地面大量的出舱活动训练、周密的故障预案演练,地面指挥和乘组长期训练形成的默契,加上乘组之间的团结协作,他们一定能顺利完成出舱任务。
刘洋:心怀山海 眼有星辰
间隔十年,刘洋先后执行“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刘洋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她踩着时代的鼓点前进。这份幸运既来自于伟大的时代,更来自于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奋力前行。
正如刘洋所说:“十年前,当我离开天宫一号时,我庄严地向她敬了个军礼,坚定地对自己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这十年,我读书深造,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这十年,我静心学习训练,为任务做充分的准备;这十年,我走进学校,走上讲台,撒下种子,播下希望;这十年,我成为了幸福的母亲,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出舱活动对上肢力量要求很高,因此训练强度最大、时长最长。刘洋认为自己的力量与任务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体训时,她来得早、训得长、走得晚,回宿舍还要举杠铃、练握力器。
水下训练是航天员训练的重中之重,单次训练时长和强度都最大。在参加第一次水下验证试验时,刘洋在水下呆了三四个小时。结束后,整个人都虚脱了,手连握拳都握不住。她逼着自己直面水下训练,并总结了一个方法:需要用眼时就排除干扰,紧盯目标;不需要用眼时,就抓紧闭眼缓一缓。就这样,一点点地,刘洋逐渐适应了水下环境。
“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刘洋说。
蔡旭哲:12年终圆太空梦
6月5日,46岁的航天员蔡旭哲,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为了这一天,他等了整整12年。
2010年5月5日,是蔡旭哲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他和其他6名战友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要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不但要重新走进课堂学习枯燥的基础理论,还要完成包括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等上百门科目的艰苦训练。每个科目挑战的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蔡旭哲沿着这100多个科目的登天台阶逐步攀登。
水槽失重训练,他一练就是大半天。穿着坚硬的水下训练服,相当于在身上套了一艘“人”形飞船。渴了饿了只能喝水,痒了也不能挠。有时,干活幅度大了,身上被服装关节的硬结构硌破了皮,也只能咬牙坚持。
2019年12月,蔡旭哲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他深知每一个操作、每一个细节都关系任务成败。每次大型试验、大项操作,他都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太空出差’半年,我最期待的就是问天、梦天两舱和核心舱对接后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在工作之余,我会尽情领略太空美景,拍一拍美丽的地球和伟大的祖国、看一看长江和黄河、找一找亲爱的家乡。”蔡旭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