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阮占江 帅标 □ 本报通讯员 屈泽清
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在群众家门口建立起“党建小广场”,做到“三个坚持、三个依靠、三个充分”,形成更加精细、更有温度的基层社会治理“武陵源”模式。 2019年下半年,索溪峪街道以屋场网格为基础建设“党建小广场”,随后在全区推广。截至2021年年底,全区设立党建小广场238个,摸排及收集困难问题807个,解决困难问题525个。2021年,屋场网格微宣讲入选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三个坚持”把群众需求放首位 坚持服务群众,武陵源区将小广场准确定位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宣传教育的平台、干群议事的平台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平台。鼓励群众充分利用民房、老祖屋、旧村部、门前屋场等闲置资源改建小广场。 以索溪峪街道为例,建成小广场总面积6240平方米,其中群众主动让出土地2030平方米,无偿腾出房屋7间合计228平方米。 坚持合理选址,武陵源区根据现有自然村落、居民小组的分布以及巷道、小区的分类管理,全区划分238个屋场网格。小广场将屋场的修缮、群众活动的需求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释放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能量,力求每个网格配备一个“小广场”。 坚持资源整合,武陵源区对小广场的建筑结构、装修标准不作硬性规定,但是必须坚持“七个一”基础标准,即要配备“一面国旗、一个党小组、一支志愿队伍、一名专干、一块电子显示屏、一个广播、一个监控”。整合应急疏散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资源,做到实用好用。 “三个依靠”让运行管理更有效 武陵源区依靠层级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小广场网络和屏幕维护,和村社区分管文化副主任、小广场管理员组成三级管理体系。开发“智慧街道”App连接小广场内电子显示屏。三级管理员登录系统操作,用电子显示屏宣传党的主张发出党的声音,播放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技术电教片,宣传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公示村级党务村务等内容。 依靠党员群众力量,发挥网格内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发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文艺骨干参加志愿服务和日常管理。按照就近原则,让家住小广场附近的党员、小组长,或被统筹修缮房屋的居民担任专职管理员,负责功能设施维护、环境卫生保持和台账记录填写,实现时时有人管、天天能开放。 依靠有效激励,通过“五个到户”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屋场会等重点工作,把小广场的管理使用纳入对各村居的年终考核,督促小广场年有计划、月有主题、周有安排、日有活动。每个网格每月在小广场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点评党员走访情况,汇总研究党员日常收集的问题,填写网格《收集问题台账》《解决问题台账》。 “三个充分”让功能作用常态化 据了解,小广场建成后,充分开展活动,除群众自主组织各类活动外,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也集中送党课、送戏曲、送义诊、送知识、送法治到小广场,“文艺轻骑队”“景军义工队”等民间团体为群众带来义务理发、心理咨询、暑期研学等志愿服务。小广场逐渐形成“五每四微”活动机制,即每天开展文体活动、每周开展志愿服务、每月召开屋场会、每季开展文明评比、每年举行表彰大会,同时常态化开展微宣讲、微党建、微监督、微服务。 充分服务中心,有的小广场完成“七个一”建设后,还就近建设了党小组活动室;有的建设了宣传栏、文化长廊等设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廉政文化等内容;有的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减量等评比内容的公示区;广场上的“屋场会”力求“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充分探索提升,小广场结合实际树特色、创品牌。双星村鸟儿凸网格小广场充分结合关工委打造“孝”文化,增添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特色,2021年初迎来时任省委书记许达哲,与群众一同过土家族赶年,群众起篝火、载歌载舞,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
|
“小广场”搭建基层治理“大舞台”
|
张家界武陵源区走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
|
|
( 2022-05-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阮占江 帅标 □ 本报通讯员 屈泽清
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在群众家门口建立起“党建小广场”,做到“三个坚持、三个依靠、三个充分”,形成更加精细、更有温度的基层社会治理“武陵源”模式。 2019年下半年,索溪峪街道以屋场网格为基础建设“党建小广场”,随后在全区推广。截至2021年年底,全区设立党建小广场238个,摸排及收集困难问题807个,解决困难问题525个。2021年,屋场网格微宣讲入选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三个坚持”把群众需求放首位 坚持服务群众,武陵源区将小广场准确定位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宣传教育的平台、干群议事的平台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平台。鼓励群众充分利用民房、老祖屋、旧村部、门前屋场等闲置资源改建小广场。 以索溪峪街道为例,建成小广场总面积6240平方米,其中群众主动让出土地2030平方米,无偿腾出房屋7间合计228平方米。 坚持合理选址,武陵源区根据现有自然村落、居民小组的分布以及巷道、小区的分类管理,全区划分238个屋场网格。小广场将屋场的修缮、群众活动的需求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释放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能量,力求每个网格配备一个“小广场”。 坚持资源整合,武陵源区对小广场的建筑结构、装修标准不作硬性规定,但是必须坚持“七个一”基础标准,即要配备“一面国旗、一个党小组、一支志愿队伍、一名专干、一块电子显示屏、一个广播、一个监控”。整合应急疏散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资源,做到实用好用。 “三个依靠”让运行管理更有效 武陵源区依靠层级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小广场网络和屏幕维护,和村社区分管文化副主任、小广场管理员组成三级管理体系。开发“智慧街道”App连接小广场内电子显示屏。三级管理员登录系统操作,用电子显示屏宣传党的主张发出党的声音,播放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技术电教片,宣传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公示村级党务村务等内容。 依靠党员群众力量,发挥网格内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发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文艺骨干参加志愿服务和日常管理。按照就近原则,让家住小广场附近的党员、小组长,或被统筹修缮房屋的居民担任专职管理员,负责功能设施维护、环境卫生保持和台账记录填写,实现时时有人管、天天能开放。 依靠有效激励,通过“五个到户”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屋场会等重点工作,把小广场的管理使用纳入对各村居的年终考核,督促小广场年有计划、月有主题、周有安排、日有活动。每个网格每月在小广场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点评党员走访情况,汇总研究党员日常收集的问题,填写网格《收集问题台账》《解决问题台账》。 “三个充分”让功能作用常态化 据了解,小广场建成后,充分开展活动,除群众自主组织各类活动外,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也集中送党课、送戏曲、送义诊、送知识、送法治到小广场,“文艺轻骑队”“景军义工队”等民间团体为群众带来义务理发、心理咨询、暑期研学等志愿服务。小广场逐渐形成“五每四微”活动机制,即每天开展文体活动、每周开展志愿服务、每月召开屋场会、每季开展文明评比、每年举行表彰大会,同时常态化开展微宣讲、微党建、微监督、微服务。 充分服务中心,有的小广场完成“七个一”建设后,还就近建设了党小组活动室;有的建设了宣传栏、文化长廊等设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廉政文化等内容;有的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减量等评比内容的公示区;广场上的“屋场会”力求“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充分探索提升,小广场结合实际树特色、创品牌。双星村鸟儿凸网格小广场充分结合关工委打造“孝”文化,增添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特色,2021年初迎来时任省委书记许达哲,与群众一同过土家族赶年,群众起篝火、载歌载舞,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