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颜爱勇
2021年8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政法委针对住宅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问题,按照“四不两直”(不提前通知、不座谈汇报、不事先指定、不陪同接待,直接检查资料、直接实地核实)原则,组织市级消防、综合执法等部门,随机选取开鲁县某住宅小区进行了突击检查。经检查发现,该小区有13辆电动车存在“飞线”充电问题。 随即,检查组制作“问题清单”,当场反馈给小区物业,直接反馈给属地消防等部门,系统反馈给属地“平安办”,并责令立即整改。属地“平安办”举一反三,进行了全县域集中整治,剪断“飞线”1000余根。同时,坚持疏堵结合,推动电动车集中停放点、充电棚、充电桩建设,安装智能充电设备。 目前,该县各住宅小区“飞线”已不见踪影,从源头上消除了“飞线”火灾隐患,有力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通辽市创新建立“四个常态化”(常态化开展检查、反馈、整改、提升工作)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通辽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2021年6月创新提出“四个常态化”工作机制,聚焦全市维护社会稳定,常态化开展检查(暗访)、反馈、整改、提升工作,使平安通辽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维护安全稳定之路。 据介绍,“四个常态化”工作开展以来,通辽市坚持问题导向,平安通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维护社会稳定组成立常态化检查(暗访)组,围绕防范化解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信访事项等6大风险,紧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两大任务,按照“四不两直”原则,对全市各地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突击检查,在第一线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情况。 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覆盖不全面、公共安全治理不到位等方面共发现问题408条,触底风险隐患。 针对发现的问题,平安通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维护社会稳定组坚持以“反馈三方”的多层次反馈方式确保整改压力传导到位,即将检查(暗访)发现的问题,通过“当场反馈被检查(暗访)单位、直接反馈属地行业主管部门、整体反馈属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方式,对被检查(暗访)单位当场传导压力,对属地行业部门直接传导压力,对属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整体传导压力。 “四个常态化”工作开展以来,共向被检查(暗访)单位现场反馈问题408次,向属地行业主管部门直接反馈问题137次,向属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整体反馈问题20次,通过系统地立体反馈,拧紧责任链条,为推动高质量整改打好基础。 面对问题整改,平安通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维护社会稳定组坚持以“四整改”确保“四到位”,即以“被检查(暗访)单位现场整改、主管部门跟踪整改、属地统筹整改、市级检验整改”的“四阶层整改”方式,确保“被检查(暗访)对象第一时间整改到位、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到位、属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到位、检查(暗访)组督导到位”的“四方面到位”。截至2021年12月13日,全市408条具体问题点对点全部整改完毕,各类风险隐患予以及时消除。 以暴露的问题为鉴,各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检查(暗访)组反馈的存在问题,对标对表、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发挥“放大效应”作用,进行自查自纠、自我整改,自行组织属地范围内行业同类问题的专项整治。同时,着眼坚持标本兼治、长效常治,建立防范化解的长效措施,推动构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高效运转的长效机制。 在此期间,通辽各地共组织自查115次,发现存在问题735条,整改到位735条,建立健全长效措施150项,巩固提升了全市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水平。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自创新实施“四个常态化”工作机制以来,平安通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维护社会稳定组共抽调市公安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9个市直有关部门74人次组成13个检查(暗访)组,深入9个旗县市区持续开展4轮检查(暗访)、反馈、整改、提升工作,消除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1143条,补齐了短板,堵塞了漏洞,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和群众生活安定。 据统计,2021年6月以来,全市命案发生率较上半年下降50%,青少年犯罪案件发案率下降46.49%,交通亡人事故发生率下降5%。
|
|
这里的风险隐患何以第一时间被发现消除
|
通辽建立“四个常态化”工作机制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
|
|
( 2022-02-1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 本报记者 颜爱勇
2021年8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政法委针对住宅小区电动车“飞线”充电问题,按照“四不两直”(不提前通知、不座谈汇报、不事先指定、不陪同接待,直接检查资料、直接实地核实)原则,组织市级消防、综合执法等部门,随机选取开鲁县某住宅小区进行了突击检查。经检查发现,该小区有13辆电动车存在“飞线”充电问题。 随即,检查组制作“问题清单”,当场反馈给小区物业,直接反馈给属地消防等部门,系统反馈给属地“平安办”,并责令立即整改。属地“平安办”举一反三,进行了全县域集中整治,剪断“飞线”1000余根。同时,坚持疏堵结合,推动电动车集中停放点、充电棚、充电桩建设,安装智能充电设备。 目前,该县各住宅小区“飞线”已不见踪影,从源头上消除了“飞线”火灾隐患,有力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通辽市创新建立“四个常态化”(常态化开展检查、反馈、整改、提升工作)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通辽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2021年6月创新提出“四个常态化”工作机制,聚焦全市维护社会稳定,常态化开展检查(暗访)、反馈、整改、提升工作,使平安通辽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维护安全稳定之路。 据介绍,“四个常态化”工作开展以来,通辽市坚持问题导向,平安通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维护社会稳定组成立常态化检查(暗访)组,围绕防范化解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信访事项等6大风险,紧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两大任务,按照“四不两直”原则,对全市各地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突击检查,在第一线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情况。 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覆盖不全面、公共安全治理不到位等方面共发现问题408条,触底风险隐患。 针对发现的问题,平安通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维护社会稳定组坚持以“反馈三方”的多层次反馈方式确保整改压力传导到位,即将检查(暗访)发现的问题,通过“当场反馈被检查(暗访)单位、直接反馈属地行业主管部门、整体反馈属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方式,对被检查(暗访)单位当场传导压力,对属地行业部门直接传导压力,对属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整体传导压力。 “四个常态化”工作开展以来,共向被检查(暗访)单位现场反馈问题408次,向属地行业主管部门直接反馈问题137次,向属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整体反馈问题20次,通过系统地立体反馈,拧紧责任链条,为推动高质量整改打好基础。 面对问题整改,平安通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维护社会稳定组坚持以“四整改”确保“四到位”,即以“被检查(暗访)单位现场整改、主管部门跟踪整改、属地统筹整改、市级检验整改”的“四阶层整改”方式,确保“被检查(暗访)对象第一时间整改到位、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到位、属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到位、检查(暗访)组督导到位”的“四方面到位”。截至2021年12月13日,全市408条具体问题点对点全部整改完毕,各类风险隐患予以及时消除。 以暴露的问题为鉴,各地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检查(暗访)组反馈的存在问题,对标对表、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发挥“放大效应”作用,进行自查自纠、自我整改,自行组织属地范围内行业同类问题的专项整治。同时,着眼坚持标本兼治、长效常治,建立防范化解的长效措施,推动构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高效运转的长效机制。 在此期间,通辽各地共组织自查115次,发现存在问题735条,整改到位735条,建立健全长效措施150项,巩固提升了全市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水平。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自创新实施“四个常态化”工作机制以来,平安通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维护社会稳定组共抽调市公安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9个市直有关部门74人次组成13个检查(暗访)组,深入9个旗县市区持续开展4轮检查(暗访)、反馈、整改、提升工作,消除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1143条,补齐了短板,堵塞了漏洞,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和群众生活安定。 据统计,2021年6月以来,全市命案发生率较上半年下降50%,青少年犯罪案件发案率下降46.49%,交通亡人事故发生率下降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