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广角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李永飞 李兵峰
2021年年底,火箭军举行“在党旗下成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一名年轻专家走上报告席,讲述攻坚跋涉科研之路。他的故事通过“云端直播”,传遍座座导弹营盘。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他参与研制的武器装备精彩亮相,世界瞩目、国人振奋。 在西北大漠演训场上,他领衔完成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大国长剑扬眉出鞘、亮剑生威。 在高手云集的科技创新赛场上,他帮带培养的科研新锐一路过关斩将,杀出重围、摘金而归。 他,就是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 攻坚克难奋力冲顶 杨必武格外忙碌:某系统研究通过立项审查,10多项工作全面铺开;一项重大科研项目进入关键阶段,百日攻坚吹响集结号…… 初识杨必武,第一印象就俩字:精干。个头不高,说话语速快,走路快如风,干啥事就一种状态:激情如火。杨必武说,这都是干科研一点点练出来的。 那年,历经11年本硕博连读,杨必武带着满身光环走进某部大门:大学期间发表论文27篇,授权4项发明专利,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担任博士班班长,当选全国学联代表。 分来个科研苗子,室主任赵敬民想试试“火候”,便交给杨必武一个课题:野战条件下人工消雾技术研究。同事一听就乐了:“这可是个大难题,哪是你这个毛头小伙儿能解决的。” 可杨必武不信这个邪。他跑遍国内几座“雾城”采集数据,走进基层部队了解需求,踏访气象部门求教取经,半年后拿出一份详尽的课题报告。赵敬民看了直点头:“有思路对策、有数据支撑、有装备构想,虽说按现有手段难以实现,但喜欢你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 科研如登山,每次抬脚都充满挑战和风险。杨必武坚信峰高无坦途、自有登顶人,他一次次攻坚克难、奋力冲顶,登山之路留下一个个引以为豪的“路标”。 开展导弹发射车底盘课题研究,杨必武和团队跑遍全国数十个厂家,进行60多次会商、40多轮修案,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经历全天候多地域考验,捧回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解决大型装备野外抢修难题,杨必武运用前沿科技,历时几年研制出某型设备,破解老大难问题,成果获国家2项发明专利。 为使导弹发射车跑得更快更远,杨必武突破多项瓶颈技术,导弹战车性能大幅提升。 寂寞坚守负重前行 在杨必武所在单位实验室的外墙上,一块创新团队的标牌格外醒目。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面专业团队,如今成了某研究所科研攻关的金字招牌。揭牌仪式上,领导说:“杨必武把冷板凳坐出了热度,也彰显了一名科研人的党性温度。” 导弹要飞天,“底座”是关键。干导弹科研的人都知道,“底座”上的事大多与地面专业有关,但要想在地面专业干出彩并不容易。就在杨必武在导弹武器研究干得风风火火的时候,一道选择题摆在他面前。 那年夏天,一次发射演练复盘,发现武器装备故障大多出在地面装备。领导几经研究论证,决定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改进地面设备性能,可谁来担纲领衔?物色一圈,大家把目光落在杨必武身上。 “这个‘烫手山芋’我接了!”没等领导动员,杨必武先表态。第二天,他就带着团队出发了。上高原、钻深山,到阵地、进班排,他们用大半年时间对演练中暴露的故障点全面复盘,终于找到病灶。 杨必武打算来一次“大手术”。工作千头万绪,刚当上室主任的杨必武干脆让出某型号导弹副总师头衔,带着几个年轻骨干,铆在“地面”打响攻坚战。 鏖战4个多月,开展700多次测试、对比分析20余万条数据,再赴发射场,杨必武和他的团队迎来实战大考:多型导弹武器装备亮剑试锋,地面装备完好率大幅提升。 当年年底,他们捧回所在室历史上第一块集体二等功奖状,全室欢欣鼓舞士气大增。杨必武的获奖感言道出大家心声:“冷板凳,热乎坐,就一定能够冲上光辉的顶点。” 这些年,杨必武带着“地面团队”一路开疆拓土,取得的不少成绩却鲜为人知,官兵称他们“寂寞登山人”。杨必武很喜欢这个名字,这也是他内心的坚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前不久,为了在优秀共产党员报告会上讲好创新故事,有人帮杨必武算了一笔账:主持和参与完成的40多项科研课题,10项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不少都是寂寞长跑。 “我十几年科研攻关之路,就是在坚定、坚韧、坚持中,一步步冲顶心中的‘东风天台’。”这是杨必武在火箭军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开场白,也是他科研人生的座右铭。 纯正风气怀德自重 2020年3月,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名单出炉,全国15名科研才俊荣获殊荣,杨必武名列其中。他对这块“求是”奖牌格外珍视:“作为科研人,实事求是重于生命,这份荣誉是褒奖勉励,更是鞭策警醒。” 杨必武为人谦和,可一搞科研就“变脸”。 一次,某型导弹装备进行质量评估和性能检测,杨必武作为现场负责人仔细观察每个细节。果然,他发现一个部件的外观尺寸误差超过几毫米,当即叫停。 “对于这么大的装备车,几毫米相当于万分之一,没啥大事的。”对方早闻杨必武的严苛,赶紧解释。 “差了这万分之一,哪来的万无一失?”面对现场专家,杨必武反问。 单位开展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活动,杨必武带头响应,给自己和团队定下“四不”规矩:不参加应景应酬性学术活动、不开展与打仗无关项目研究、不让繁文缛节捆住手脚、不让形式主义干扰科研。 和杨必武一起战斗的韩铁强记得,某型导弹性能改进研究,杨必武既当指挥员又当主攻手,可等到成果报奖的时候,他却划掉自己的名字。最终,该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看到同事高举着证书,他高兴地一个劲儿鼓掌。 这些年,随着一个个青年骨干不断成长,杨必武带领的创新团队也不断升级,被火箭军树为“十大砺剑堡垒”,多人被评为导弹专家、进入专家型人才方阵,完成科研项目上百余项,获得20余项国家专利。
|
|
寂寞登山人的科研攻坚路
|
记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
|
|
|
( 2022-01-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