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用法治力量帮“被结婚”者走出困局
· 索取“分手费”是否涉罪要视情况而定
· 地下空间消防安全须臾不可马虎
· 推动湿地保护走向法治化
· 图说世象
· 社交电商与网络传销有明显边界
· 遏制“贺岁大骗”须打防结合

地下空间消防安全须臾不可马虎

( 2022-01-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何勇海

  2021年12月31日,就在大家准备迎接新年时,大连一市场地下二层发生火情,导致8人遇难、1名消防员牺牲。1月3日大连公布火灾事故原因,称这起火灾系企业违法建设冷库,违规使用易燃保温材料,违规使用电焊动火作业所致,造成保温材料着火,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使多人不幸遇难。
  9条鲜活的生命就此逝去,让人着实痛惜。这起发生在地下室的火灾,也值得我们深思与反思。
  建造地下室,开辟各类地下市场,可有效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但地下消防安全工作做不到位,比如违规施工、消防隐患日常巡查与整改不足、消防设施设备破损未能及时修复更换等,非常容易出现火灾险情并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原因在于:其一,地下室的空气对流差,产生的热量更大、烟尘更多,且不易散去,对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相对更大;其二,地下室缺少天然光源,环境复杂,疏散出口少,疏散路线长且曲折,不利于救援和人员疏散;其三,地下室常用于堆放物料,如果停有车辆和燃料,发生火灾后还具有爆炸危险性,易造成连锁燃烧。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消防安全须臾不可马虎。
  如今,各个城市都在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但越是追求打造多功能地下综合体,就越要重视地下消防安全。消防安全,地上地下同等重要,绝不能搞“面子工程”——只重视地上消防安全或者看得见的消防隐患,而不重视地下消防安全或者看不见的消防隐患,应将地上地下全面覆盖、同等重视。
  要织密地下空间立体“防火网”,最重要的是建筑使用单位、产权单位、管理单位,在平常就落实好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细抓实做,严防火患于未然。比如,每日开展防火巡查,定期维护消防设施,确保各类设施器材完好有效;定期或不定期地巡查入驻商家、单位的经营、施工等行为,及时发现和排查消防隐患;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人防、技防、物防水平,对入驻商家、单位的职工加强消防安全教育、防火灭火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既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也提高相关单位组织疏散群众的能力。在笔者看来,大连这起火灾就暴露出涉事市场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果负有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单位全面取缔不合格冷库,加强内部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这起悲剧也许就能避免。
  消防、住建、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也要从各类火灾事故中举一反三,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并将专业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对隐患问题铁腕检查、铁面执法,确保彻底整治到位。对每一起火灾事故都严肃追责问责,依法依规从严从快从重处理,确保消防安全意识能够真正深入人心。
  总之,无论是地上建筑还是地下空间,从各主体责任单位到各监管部门,防火工作必须立体化、精细化,务必将火情隐患和安全风险遏制在源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