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仲裁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贸仲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助力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建设
· 加快仲裁促进立法 引领仲裁事业新一轮发展
· 三地启动前海国际仲裁合作

第十九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落幕
贸仲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助力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建设

( 2021-12-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仲裁
  图为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在“贸仲杯”颁奖典礼上致辞。 贸仲供图
  图为“贸仲杯”决赛现场。 贸仲供图

  □ 本报记者 张维

  75支参赛队,近800名选手同场竞技,其中更是有来自英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选手;
  2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中外仲裁专家作为评委,为参赛选手提供指导;
  在四分之一决赛及半决赛、决赛直播中,共计20万余人次线上观看……
  这些看点,都集中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九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上。越来越强的国际化、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让这一有着“中国模拟仲裁庭品牌赛事”之称的辩论赛持续绽放光芒。
  这是一种必然,这一赛事与其组织者和发起者一样,天然就带着国际化的基因——“贸仲杯”的发起者与组织者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仲裁机构,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重要的常设仲裁机构之一。
  这种必然,更是大环境造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涉外法治和法治人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善于运用法治,强调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同时,中国正在积极打造中国仲裁国际品牌,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仲裁新目的地。
  显然,类似国际赛事的举办,正是朝着这样的目标在努力,在收获。
“他们的拼搏与成长令人欣喜”
  “贸仲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涉外仲裁机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时间回溯到2000年,那一年,为顺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贸仲就颇具前瞻性地创办了“贸仲杯”赛事。
  引入国际赛题的意图明确:旨在提高青年学子法律素养、推广仲裁法律制度,促进国内外仲裁界交流,促进国际仲裁法律人才培养。
  仲裁法律专业度竞赛;首度引进国际先进模拟仲裁庭赛题、模拟实战等鲜见方式;比赛语言为英文;作为Willem C. VisMoo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Vis Moot”)的国内选拔赛,也是Vis Moot认可的全球首场赛前赛,使用与Vis Moot相同的案例与仲裁规则……对于彼时的学子而言,这一切,都是既新鲜又极具挑战性的,也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事实证明,“贸仲杯”受到法学院校师生的欢迎,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九届,吸引了来自全国两百余所著名高等院校的50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
  在这里,参赛者在思想碰撞中增长了见识,在观点交锋中扩展了视野,在唇枪舌剑中增进了友谊;在这里,多达数百位仲裁员在庭审中角度巧妙地提问引导,庭审后悉心指导点评,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涉外法律人才的榜样……
  “队员们都感觉到在挑战自我中取得了进步,很有收获。”一位参赛学生告诉记者,在“贸仲杯”的比赛过程中,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国际仲裁庭审的“真面貌”,也开阔了思维,掌握了提升庭审技能的诀窍,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润镐律师在“贸仲杯”比赛中担任过多年仲裁员,见证了一批批选手经由“贸仲杯”体验实战,由校园走进律所,成为优秀的青年律师。“他们的拼搏与成长令人欣喜。”郑润镐说。
  在郑润镐看来,“贸仲杯”的模拟案例设计、赛事程序设计以及客座仲裁员都展现出极强的专业性。“贸仲杯”主要是以推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和国际仲裁知识的普及为目标,案件的争议焦点围绕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展开。因此,对于青年法律人而言,参与“贸仲杯”可获得对国际仲裁争议案件全貌的认知,得到事实梳理、证据组织、文书起草和口头辩论等全方位的锻炼,还能获得与世界各地的专业仲裁员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得不说是非常宝贵的一种体验”。
  “一年一度的‘贸仲杯’赛事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受欢迎的模拟仲裁庭赛事。通过参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远大志向,进而积极投身仲裁事业的未来发展之中。”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副主席、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师虹作出如是评价。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一带一路”委员会委员、独立仲裁员甘婉玲(Kim Rooney)认为,“贸仲杯”赛事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交流切磋、同台竞技的平台,参赛选手进一步增强了法律应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希望在未来能与贸仲委一道助力法律人才培养,为国际仲裁实务发展贡献力量。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亚瑟·沃尔夫(Arthur Wolff)说,“贸仲杯”辩论赛为各国学子提供了切磋学术造诣的广阔舞台,更多法律基础扎实、语言能力过硬的青年学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投身国际仲裁实务之中。
推进青年人才交流平台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起初,赛事在提升广大青年学子的法律素养和仲裁实战能力的同时,对曾经鲜有认识的仲裁制度的推广,也起了重要作用。
  如今,时代变迁,仲裁的存在感显著增强,我国已经成为运用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新时代,“贸仲杯”在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更旺、动力更强。
  王承杰说,在推动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法治新秩序的背景下,随着高质量高标准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需要加快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在推进各国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应加强相互间政策、规则、标准和机制的“软联通”。
  王承杰坦言,近年来,我国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必须看到,现有的涉外法治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外开放和涉外法治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培养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的涉外法治人才,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在赫伯特·史密斯·弗里希尔斯律师事务所行政总裁兼合伙人欧智乐(Justin D’ Agostino)看来,“近年来中国已逐渐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新目的地。为进一步增强中国仲裁的全球吸引力,需要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助力仲裁事业蓬勃发展”。
  因应新形势,总结老经验,贸仲近年来致力于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在第十九届“贸仲杯”赛事举办过程中,新的亮点再度呈现:
  参赛队伍数量增多,赛事国际化程度增强。本届比赛首次有来自英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及马来西亚的选手,与国内各高校的学子同场竞技。贸仲同时邀请到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中外仲裁专家作为评委为参赛选手提供指导。
  “贸仲杯之友”正式推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邀请众多青年仲裁人及实务专家在该平台下开展学术研讨、职业发展培训、成员社交等各类活动,全方位提升我国青年学子的仲裁实战能力和国际法律素养。
  “贸仲杯”系列培训成功举办,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今年,贸仲开创性地与国际组织及业内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系列培训,为青年学子提供指导,增强参赛选手对国际仲裁及国际贸易法热点问题的了解,实现理论与实务的有效衔接。系列培训会的5场直播,共吸引5万余人次上线观看。
  新设“贸仲杯”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贸仲杯”赛事相关内容,包括各类赛事通知以及各参赛队对“贸仲杯”的寄语以及参赛队风采展示等,进一步丰富参赛体验。
开启商事争议解决职业道路
  第十九届“贸仲杯”赛事如今已落下帷幕。
  经过5天157场比赛的激烈角逐,北京大学代表队最终斩获冠军,华东政法大学代表队摘得亚军,为各自院校赢得了殊荣。
  他们将在主办方贸仲的赞助下,分别参加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第二十九届WillemC.Vis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和在香港举行的第十九届Vis 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
  更远的路等待他们继续走下去。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教授卢松作为仲裁员代表,在颁奖典礼中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愈发紧密,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亦愈发增加。“贸仲杯”赛事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中国青年仲裁人才的培养,为填补专业法律人才空缺作出了贡献,众多参赛选手“并由此开启了通往商事争议解决的职业道路”。
  达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志华说:“套用北大苏力老师的名言,要发现你的热爱。诉讼和仲裁业务是非常具有发展空间的法律业务方向。通过参加‘贸仲杯’,如果你发现自己热爱这种对抗性的工作,就要找机会进入实践领域。模拟比赛和实务有很大不同,所以通过实践确认你是否真的热爱争议解决业务,尽早确定执业方向,对年轻人肯定是件好事。”
  实践证明,“贸仲杯”为众多法学院学子开启了通往国际商事仲裁专业领域的大门。一大批参赛者已经成长为我国国际仲裁事业的新生力量,成为提升我国仲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智力资源。
  “‘贸仲杯’赛事作为贸仲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让无数优秀学子相聚于此,增长知识、增进友谊、增强信念,并以此为起点,不断成长,进而参与到法治建设之中。”王承杰说,未来,贸仲将进一步参与青年法律人才培养,通过办好“贸仲杯”赛事、建好“贸仲杯之友”平台、完善好培养机制,助力国际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王承杰表示,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望莘莘学子们努力练就“十八般武艺”,以应对万变的国际形势,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伙伴关系的推动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促进者,文明互鉴的践行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