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4/9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便民”与“高效”二者可以兼得
· 保民安 解民忧 护民利
· 图片新闻
· 让群众感受到法治阳光温暖
· 展现“爱恨分明”工作姿态

山东检察机关严惩犯罪厚爱群众
展现“爱恨分明”工作姿态

( 2021-12-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采访组
  
  “爱恨分明”是近年来山东检察机关在抓业务带队伍中的鲜明姿态:
  严惩黑恶犯罪。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共批捕六大行业领域涉黑恶犯罪嫌疑人101人、提起公诉342人。
  厚爱人民群众。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司法救助3003件,发放救助金2533万元,收到被救助群众锦旗、感谢信330件。
  “爱恨分明”的工作姿态在过硬的队伍建设中打造。“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将教育整顿作为抓业务、带队伍切入点,推动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法律监督等工作结合,提高了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推进业务、队伍建设‘双丰收’。”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勇说。
  监督利刃铲除黑恶污浊
  在山东省检察机关,有一套规范系统的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制度体系——“1+N”扫黑除恶常态化推进工作机制。正是这套机制,让全省涉黑恶案件精准办理有“法”可依。
  其中,“1”是指一份指导全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文件,即《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若干措施》。“N”是指若干用于指导规范重点任务、环节、案件的配套子文件,即《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涉黑恶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山东省检察机关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涉案财产处置工作实施细则》等22个专项工作指导意见、细则或规定。这些文件细化了检察机关办理涉黑恶案件中相关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为涉黑恶案件精准办理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办理规范,推动各地工作有序开展。
  方向清则动力足。山东检察机关坚决做到涉黑涉恶案件依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方向,并采取派员实地阅卷、集体会商研判等方式对重点案件进行审查把关,实现精准打击。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共提前介入涉黑恶犯罪案件595件,批捕涉黑恶案件63件126人,审查起诉114件582人,依法追加认定涉黑恶案件13件,做到“一个不放过,一个不凑数”。
  为深化“打伞破网”,山东检察机关紧密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涉黑涉恶案件倒查工作,对专项斗争期间未查深查透的涉黑恶案件全面开展复查、回看,发现线索第一时间移送纪委监察委、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共立查司法人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关系网”案件5件。
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年初,淄博市33名农民工遭遇讨薪难。
  多次催要无果后,33人向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检察院快速受理、审查案件,帮着聘请法律援助律师,申请了财产保全。”农民工王大林说。经过多次调解,涉案公司同意在约定期限内支付欠款。但是,涉案公司并未依约兑付工资,检察机关引导农民工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检察院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33名农民工申请并提供7.85万元司法救助款。“最难的时候,感谢检察院主持公道,送来司法救助金,以后我们更要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王大林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2018年以来,山东省检察机关将司法救助作为政治工程、民心工程落地落实,特别是将司法救助工作融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中,为“司法扶贫”作出积极实践。
  山东省检察院主动融入社会救助体系大格局,今年9月,与省乡村振兴局会签《关于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全省各级乡村振兴部门移送救助线索11件,检察机关全部予以救助。加强同民政、教育、司法、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协调沟通,一案一策开展多元救助帮扶。加强调研摸排和精准指导,对22个重点区县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07件,基本实现涉案贫困人口全救助。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0584件,发放救助金9892万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了检察贡献。
以教育整顿促进工作发展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山东检察机关将教育整顿作为抓业务、带队伍的有力抓手,以教育整顿促进全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深化学习教育,山东检察机关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十四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等列入必学内容,组织教育整顿应知应会知识闭卷测试,参训率、结业率均达到100%。为整治顽瘴痼疾,部署开展“整治顽瘴痼疾大调研大起底”,明确86条整治措施和103项细化任务,逐条明确责任、限期完成。推动长效常治中,从10个方面规划新建和修订82项制度,切实破除制约检察工作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为群众办实事1.7万件,解决实际问题两万余个。
  一系列措施带来了山东检察机关业务能力和队伍素质的“双提升”。今年1月至10月,在全国检察机关56项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中,山东省有36项指标排名前十,其中21项排名前五,6项排名第一。全省检察机关共有139个集体、246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或表扬。
  (记者:邵炳芳 张国庆 郭宏鹏 李光明 姜东良 李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