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汇聚多元力量实现快调速裁
· 湖南政法机关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 拓宽群众维权渠道 增强纠纷化解合力
· “打防治”结合守护“长寿之乡”绿水青山
· 绍兴一对医药“黄牛”倒卖精神药品涉嫌贩毒被刑拘
· 河南宝丰看守所纾解民辅警压力激发工作热情
· 邢台襄都检方开辟专场法治宣讲
· 福州鳌峰警方开展校园法治宣传
· 遵义强化疫情防控期间反诈宣传

拓宽群众维权渠道增强纠纷化解合力
呼伦贝尔力推非诉讼纠纷综合化解体系建设

( 2021-11-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颜爱勇
  
  近年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司法局不断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积极推动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非诉讼纠纷综合化解体系建设,拓宽了群众维权渠道,增强了纠纷化解整体效力生机与活力。
  2019年,该局开始探索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非诉纠纷解决途径。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成立了全区首家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依托、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形式的专业调解机构——呼伦贝尔市非诉纠纷调处中心。
  该中心充分发挥非诉讼纠纷调解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法律援助代办、公证协办、仲裁业务联系办、行政复议受理办、立法民意收集办,将非诉讼调解方式前移,不断优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业专业调解资源,强化社会纠纷源头治理,将传统“无诉”文化融入现代法治文明,将群众多元化解矛盾纠纷需求融入司法服务保障,把大量矛盾纠纷调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协调联动,扩大法律服务覆盖面。呼伦贝尔市司法局创新多元调解纠纷途径,横向建成物业、交通、医疗等10个行业专业调解工作站,形成“1+10+N”(1个非诉纠纷调处中心、10个调解工作站、N个工作点)的非诉讼纠纷调解工作模式,业务涵盖家事、民事、商事和行政领域。
  该局加强智能调处力度,不断完善“实体+网络、线上+线下”共建共享非诉调处模式,做强实体平台,满足来访群众的各类调解需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法律服务”工作思路,建立非诉讼纠纷化解案件网上受理平台,方便群众在线查询、预约、办理非诉讼纠纷化解事项,同时通过电话、智能机器人等方式将非诉中心升级为既能“键对键”、又能“面对面”、还能“点对点”的零距离综合性、一站式、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做到一站式解纷,全方位服务。
  非诉中心借助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各项资源和专业力量集聚的优势,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基础服务供给,以非诉讼调处为切入点盘活共享资源,形成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逐级递进链式服务。各资源在接力服务中深化协作配合,调解与公证、法援、仲裁、行政复议等多方对接,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做到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纷必解,最大限度激发平台整体效能,防止矛盾纠纷外溢。
  该中心充分发挥律师、公证人员专业优势,与全市11家公证处、38家律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引导律师参与调解,通过公证固定调解协议效力,做到定分止争。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调解力量,鼓励区域内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入驻中心,推行“调解+公证”“调解+仲裁”“调解+司法确认”纠纷化解方式,通过与法援、公证、仲裁、行政复议等其他职能衔接配合,多渠道为群众维权,增强整体效力。
  经过近两年运行,非诉中心已初步建成以人民调解为主体,多种非诉解决方式联合发力,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做到一站式解纷、全方位服务。目前累计为9567名当事人提供服务,成功调解各类纠纷4860件,涉案金额1.5亿元。
  诉调衔接机制不断优化。加大诉调对接平台构建,与多家法院建立诉调衔接机制,坚持关口前移,立案前对适合非诉化解纠纷进行筛选,做到“宜调则调、能调尽调”,极大节省了司法资源。成立以来,已受理法院分流宜调案件975件,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用386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