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9 4/9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双11剁手党”
有哪些后悔药可以吃
· 联防联控铸就八千里边关钢铁防线
· 广告

云南积极构建人防技防物防相融合的边境管控体系
联防联控铸就八千里边关钢铁防线

( 2021-11-1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本报记者  王 宇
□ 本报通讯员 谢丽勋 杨佳林

  我国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在蜿蜒曲折的4060公里边境线上,沟渠相连,村寨相依,无天然屏障,小路便道众多,边境管控形势复杂。
  疫情防控以来,云南全面加强边境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积极构建点、线、面相结合,人防、技防、物防相融合的边境管控体系。如今,当地边民无序往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走私、偷渡、贩毒等跨境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智慧边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格局基本形成。
  近日,围绕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在疫情防控、边境管控、打击跨境犯罪中的创新举措,《法治日报》记者深入一线进行了调查采访。
凝聚疫情防控合力
共同守护边境安宁

  《法治日报》记者在文山州麻栗坡县各边境乡镇的疫情防控作战图上看到,各固定疫情防控点位置、巡逻路段、巡逻点位以及对应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都一一标注清晰、明确。职责划分清楚,层层压实,一目了然。
  “只有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优势,才能凝聚起边境疫情防控的最大合力。”文山边境管理支队城关边境派出所所长尚伟告诉记者,这些责任领导和责任人中,既有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也有边境派出所、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和驻军领导,还有部分志愿者。
  实践中,云南边检总站积极推进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和军警联勤、警地联防、警种联动工作机制,边境管理支队与解放军边防旅联合编组、联合执勤;总站省级8个部门、15个警种和全国10个省(自治区)公安出入境管理局部门建立案件协作、人车查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等联动机制;推广“千人红袖标”“片长、路长、段长”等群防措施,形成军警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防共治的边境管理格局。
  9月26日,一支由移民管理警察、护林员、村社干、鸟导、群众组成的“石梯护鸟队”亮相德宏芒允边境一线,通过深入边境村寨、学校、餐馆等场所,向群众及中小学生宣讲生态保护、禁毒防艾及相关法律法规,先后收到群众上缴的猎枪9支,破获毒品案件12起、缴毒18.516公斤。
  “这是我们紧密团结边境各族群众,共守边境安宁、共创和谐家园的一项新举措。”芒允边境派出所所长黄秋云说,坚持把边境管控与边疆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生态文明、打击非法狩猎、开展法治宣传、巡逻防范、禁毒防艾、强边固防、爱鸟护鸟等相结合的边疆综合治理模式。
  疫情防控以来,在守护祖国西南边境安全的战斗中,云南边检总站经受住疫情防控、边境管控、打击跨境犯罪等重大政治任务考验,在维护口岸边境稳定中作出积极贡献,先后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记集体二等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
建设智慧边境体系
全面优化警力部署

  “执勤组,请汇报目前的执勤情况。”
  “我组正在225执勤点开展执勤任务,无异常情况,汇报完毕。”
  这段对话发生在西双版纳打洛镇216抵边警务室民警和一线执勤民警之间。警务室电子大屏上,执勤组的勤务画面正在进行“现场直播”。通过综合指挥调度管理平台,抵边警务室的民警可以直接与一线执勤的民警进行实时通话和画面传输。
  “通过资源力量整合、数据信息共享等方式,我们打造了集高清画面、信号感知为一体的智慧警务室,全面织密西双版纳边境地区防控网络。”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民警胡鹏飞介绍。
  据悉,近年来,云南边检总站已经成功推进25个“智慧边境检查站”标准化建设,实体运作总站、支队(站)两级17个数据研判室,打造出全要素、全环节的边境管控“智慧链”,初步实现大数据合成作战、情指行一体结合、打防控精准高效的整体跃升。大数据资源在实战化运用中成效凸显,通过分析汇总海量信息,指令各级破获案件近1700起。
  “力量体系布防科学与否,事关管边控边整体效能提升,合理的警力部署既可织密边境防线,也可防止警力资源浪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云南边检总站总站长孙鸿滨指出,该总站做深做实做细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力量布局更加精准严密。
  为此,该总站创新构建临边防控、治安管控、二线查控“三大区块”警力布局,形成站所互补、梯次布防、动态用警、跨区增援相结合的警务运行模式,实现警力“投向”与“投量”的实时管理和动态调整。建立总站、支队、大队三级研判中心和片区研判机制,打击的精准度、防控的针对性明显提升,打造出运转高效的“情指勤督舆”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建立完善7大类27种应急预案库,实现了对人物单位的扁平指挥、对一线单位的实时调度、对突发情况的集中调警,精准打通了警务决策指挥到一线打防控实战的“最后一公里”。
群防群治打防结合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警官,有人从我们寨子的便道偷渡进来。”去年11月12日,瑞丽市姐相社区一名群众向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姐相边境派出所提供了一条线索。随即,姐相边境派出所根据线索成功抓获4名非法出入境人员。
  “要确保边境稳定,在加强边境管控的同时,还要发动边境辖区群众,做到群防群治。”该所负责人胡文武说,去年依靠群众举报,就破获偷渡案件240起,抓获偷渡人员280名。
  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云南边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边境偷渡、贩毒、走私等活动屡禁不止。如何改变边境管控“老大难”问题?
  经过两年多实践探索,云南边检总站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开展“社会治安要素大起底”“三查四告知”等活动,深化重点村寨集中整治,加大对流动人口和辖区重点人员的管控,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据介绍,自国家移民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云南累计缴毒31.11吨,查获非法出入境人员14.37万人,查获走私案件172747起,查缴枪支11588支、子弹14.6万发,查获涉赌、涉电诈物资14.17万件(套),各类跨境违法犯罪逐步减少。
  边兴则国兴,边强则防固。围绕“一带一路”、沿边开发开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云南边检总站坚持一手抓边境安全管控,一手抓服务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服务措施52项、便民利民举措16项,创建14个普法教育基地、680余支普法服务队,强化群众教育引导,推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2个、村寨115个,边民的国家、国土、国防意识不断增强。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云南边检总站在严格把控陆地口岸(通道)疫情输入风险情况下,率先落实陆路口岸“客停货通”政策,全力做好跨境货运员工“闭环管理”,创新“一站式”通关、“甩挂”跨境货物运输模式,开通“绿色通道”1340次、防疫物资通关专用通道362次,延长通关时间1765小时,有力保障了721.5万吨防疫物资高效通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