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近日,上海“八五”普法规划出台。该规划横向上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有何不同?纵向上较历届普法规划又有哪些进步之处?《法治日报》记者从“三大维度”出发对此进行解读。 “法治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如何规划和实施好上海‘八五’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赋予的时代要求,事关‘法治上海’建设成效,事关依法治理的成败。”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表示,上海“八五”普法在继承和固化以往历年普法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在辨识度、集成度、浸润度三个维度上下功夫,要求法治宣传教育关键指标全国领先,形成“崇法向善、循法而行、持法达变”的城市风尚。 辨识度 8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本市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决议指出,市政府要明确“八五”普法期间全市人均普法经费最低标准,各区政府要确保本区普法经费投入不低于该标准。 记者注意到,上海“八五”普法规划不论横向上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还是纵向上与历届普法规划比较,都体现了明显的上海辨识度和引领度。 王奕蓉是参与上海“八五”普法规划起草的专家之一。她告诉记者,上海“八五”普法规划首次提出明确目标,即到2025年上海法治宣传教育的关键指标全国领先。同时,率先使用规范用语确定了“崇法向善、循法而行、持法达变”城市风尚新概念。 另外,“八五”普法期间,上海将首次对本市所有市级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智能化评估。此举旨在通过科技赋能,使评估工作更加客观、科学和全面。在普法重点对象上进一步拓展,除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等,上海“八五”普法对象将扩大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包括企业员工、城市白领、家政服务人员、外卖配送人员等,还要求深化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农村、法律进军营,实现公民终身法治教育。 “要全民普法也要精准普法,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注重激发各普法责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普法有效性,搭好台唱好戏。”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处处长张婷婷介绍说。 “从上海‘八五’普法规划起草之初我们就提出,要在站位、目标、定位、举措等层面充分体现上海辨识度,使得‘八五’期间上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站位更高、目标更明、定位更精、举措更实,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上海普法新名片。”张婷婷说。 集成度 近日,“法治上海”微信公众号推送的题为《“作业帮、题拍拍”等摧毁的,或许是我们最应珍视的价值》的文章广为传播。 文章指出,“作业帮”“题拍拍”等答题平台广告涉嫌破坏教学秩序,违背学生成长成材规律,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可以考虑责令下架该类广告。 这篇文章的作者表示,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并在“法治上海”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就是想在国家整顿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当下,引导读者依法理性思考,同时借助网络舆论热点大大提升普法集成度。 上海“八五”普法要求充分体现普法工作的“集成效应”。一是体现普法责任主体的高度集成,坚持普法和立法、执法、司法相融合,加大以案普法工作力度,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壮大社会普法力量;二是体现普法对象的高度集成,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实现普法对象的全覆盖;三是体现普法内容的高度集成,要求突出宣传宪法和民法典,深入宣传那些与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深入宣传党内法规;四是体现普法与治理的高度集成,要求坚持普治并举,特别是在法治乡村建设、行业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依法治理等领域,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客观上看,普法主体、对象、内容和渠道分散在社会角角落落,作为普法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要善于把这些分散的普法元素拢合起来进行有序集成,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性的有机体,发挥最大效能,成为‘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强大助推器。”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说。 浸润度 上海苏州河岸,一栋百年老建筑静静矗立,这里曾是中国近代邮政发源地,如今成为上海市邮政博物馆。今年5月,“邮票中的法治故事”普法活动在这里启动。据悉,这种通过深入挖掘法治文化开展的普法活动,可以充分体现普法的“浸润效应”。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仅“五四”运动到上海解放这段时期的各类红色资源就有612处,包括旧址、遗址497处,纪念设施115处。今年以来,上海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率先提出“红色普法”概念。 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郭俊说,上海首次将“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传承和弘扬”写入“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大力宣传《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并要求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法治基因,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法治故事…… 除此之外,上海“八五”普法规划还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利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集成、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和传承、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 “优秀的文化传承体现了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和好形象,普法工作就要充分利用文化传承所特有的传播力和浸润度,大幅提升普法工作效能。”陆卫东说,未来5年,上海将充分履行好“八五”普法各项任务,把法治作为最重要的制度供给和最根本的治理方式,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应对矛盾风险挑战、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创造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奇迹、新气象。
|
|
以全国领先法宣教育提升城市软实力
|
“三大维度”解读上海“八五”普法规划
|
|
|
( 2021-10-1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
□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近日,上海“八五”普法规划出台。该规划横向上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有何不同?纵向上较历届普法规划又有哪些进步之处?《法治日报》记者从“三大维度”出发对此进行解读。 “法治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如何规划和实施好上海‘八五’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赋予的时代要求,事关‘法治上海’建设成效,事关依法治理的成败。”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卫东表示,上海“八五”普法在继承和固化以往历年普法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在辨识度、集成度、浸润度三个维度上下功夫,要求法治宣传教育关键指标全国领先,形成“崇法向善、循法而行、持法达变”的城市风尚。 辨识度 8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本市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决议指出,市政府要明确“八五”普法期间全市人均普法经费最低标准,各区政府要确保本区普法经费投入不低于该标准。 记者注意到,上海“八五”普法规划不论横向上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还是纵向上与历届普法规划比较,都体现了明显的上海辨识度和引领度。 王奕蓉是参与上海“八五”普法规划起草的专家之一。她告诉记者,上海“八五”普法规划首次提出明确目标,即到2025年上海法治宣传教育的关键指标全国领先。同时,率先使用规范用语确定了“崇法向善、循法而行、持法达变”城市风尚新概念。 另外,“八五”普法期间,上海将首次对本市所有市级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智能化评估。此举旨在通过科技赋能,使评估工作更加客观、科学和全面。在普法重点对象上进一步拓展,除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等,上海“八五”普法对象将扩大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包括企业员工、城市白领、家政服务人员、外卖配送人员等,还要求深化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农村、法律进军营,实现公民终身法治教育。 “要全民普法也要精准普法,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注重激发各普法责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普法有效性,搭好台唱好戏。”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依法治理处处长张婷婷介绍说。 “从上海‘八五’普法规划起草之初我们就提出,要在站位、目标、定位、举措等层面充分体现上海辨识度,使得‘八五’期间上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站位更高、目标更明、定位更精、举措更实,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上海普法新名片。”张婷婷说。 集成度 近日,“法治上海”微信公众号推送的题为《“作业帮、题拍拍”等摧毁的,或许是我们最应珍视的价值》的文章广为传播。 文章指出,“作业帮”“题拍拍”等答题平台广告涉嫌破坏教学秩序,违背学生成长成材规律,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可以考虑责令下架该类广告。 这篇文章的作者表示,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并在“法治上海”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就是想在国家整顿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当下,引导读者依法理性思考,同时借助网络舆论热点大大提升普法集成度。 上海“八五”普法要求充分体现普法工作的“集成效应”。一是体现普法责任主体的高度集成,坚持普法和立法、执法、司法相融合,加大以案普法工作力度,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壮大社会普法力量;二是体现普法对象的高度集成,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实现普法对象的全覆盖;三是体现普法内容的高度集成,要求突出宣传宪法和民法典,深入宣传那些与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深入宣传党内法规;四是体现普法与治理的高度集成,要求坚持普治并举,特别是在法治乡村建设、行业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依法治理等领域,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客观上看,普法主体、对象、内容和渠道分散在社会角角落落,作为普法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要善于把这些分散的普法元素拢合起来进行有序集成,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性的有机体,发挥最大效能,成为‘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强大助推器。”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说。 浸润度 上海苏州河岸,一栋百年老建筑静静矗立,这里曾是中国近代邮政发源地,如今成为上海市邮政博物馆。今年5月,“邮票中的法治故事”普法活动在这里启动。据悉,这种通过深入挖掘法治文化开展的普法活动,可以充分体现普法的“浸润效应”。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仅“五四”运动到上海解放这段时期的各类红色资源就有612处,包括旧址、遗址497处,纪念设施115处。今年以来,上海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率先提出“红色普法”概念。 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处长郭俊说,上海首次将“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传承和弘扬”写入“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大力宣传《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并要求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法治基因,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法治故事…… 除此之外,上海“八五”普法规划还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利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集成、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和传承、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 “优秀的文化传承体现了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和好形象,普法工作就要充分利用文化传承所特有的传播力和浸润度,大幅提升普法工作效能。”陆卫东说,未来5年,上海将充分履行好“八五”普法各项任务,把法治作为最重要的制度供给和最根本的治理方式,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应对矛盾风险挑战、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创造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奇迹、新气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