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社区
|
|
□ 本报记者 石飞 □ 本报通讯员 白海
“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助您的吗?”“我在工作的时候发生了事故,伤到了脚,现在落下了残疾,一直没赔到钱,想问下该怎么办?”今年9月2日9点,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值班律师到岗不一会儿,就接到群众拨打12348寻求法律援助的电话,律师耐心地做着解答。 《法治日报》记者现场了解到,该中心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值班,主要工作是接待群众来访和接听群众的法律咨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心接听法律咨询来电1.9万通,接待来访群众300余人次。“有什么法律问题到这里一站式就解决了。”现场一名群众感叹,“从进门咨询到援助申请受理成功,不到半小时,很方便。” “打造便捷、高效、均等普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一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追求。”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赵祖平告诉记者,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便民、利民、惠民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15923个覆盖全省市、县、乡、村四级的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为群众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10万余件(次)。 走进安宁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民张先生掏出手机扫码关注了“安宁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点击进入“免费咨询”板块,随即开启“3分钟获得专业法律意见模式”。“太方便了,不花一分钱,动动手指就享受到这么周到的法律服务。”张先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果然,3分钟不到,一份专业又易懂的法律建议就呈现在他眼前,内容囊括了结论、分析、行动建议、起诉状等。更为便捷的是,平台还提供相似案例供参考。 “帮助社区居民答疑的服务平台,正是我们构建的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平台。”云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处处长杨华告诉记者,该平台将公共法律服务前移到一线、前移到群众身边,实现“线上平台键对键”“实体平台面对面”,有效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为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云南省按照“一条主干”“四张网”建设模式,推进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及其他相关工作站(点)的建设和使用,建立事项受理“3+X”服务模式,在设立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基本职能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设置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服务窗口,采用“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结果及时反馈”的运行模式,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坚持“大分散、小集中”的建设模式,云南省司法行政系统组织律师对拨打12348热线的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还特别设立藏语专席。热线开通1年半以来,服务群众来电28.5万通。12348热线同“12345”“110”“12355”等服务平台实现对接联动、互联互通,基本实现法律服务“全时空”“全业务”。 自主研发25类智能法律咨询模块,12348云南法律服务网、“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相继上线。在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以及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院校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地方,设置2200台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方便人民群众自助查询并获得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注册用户超过70万人,累计访问量达627万人(次),群众线上自助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35万件(次),云南省基本实现法律服务“指尖办”“键上办”。 与此同时,为保障重点人群合法权益,云南省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日前,当曲靖市麒麟区司法局公律科工作人员打电话回访法律援助对象周大伯工作生活情况时,周大伯感激地说:“多亏了有法律援助,我顺利拿到赔偿款。如果不是你们,我是请不起律师打官司的,我的事情可能拖到现在还解决不了,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去年底,正在麒麟区道路路面打扫卫生的周大伯被王某驾驶电动自行车撞倒受伤,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治。因无力应对诉讼,周大伯于今年4月10日向麒麟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麒麟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后,安排援助律师迅速按程序办理,最终由王某赔偿周大伯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计人民币85441.57元。 据介绍,为保障重点人群合法权益,云南省从保障司法人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扩大专业化服务范围几个方面入手,法律服务群众无死角。 在保障司法人权方面,贯彻落实值班律师制度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不断扩大民事法律援助范围,降低申请门槛,简化申请流程。目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服务事项达30类,覆盖全省近2000万人群。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开展“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活动。截至今年6月底,1.5万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全省原88个贫困县、476个贫困乡、4277个贫困村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接受法律咨询两万人次,办理相关案件6万件,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在扩大专业化服务范围方面,探索通过人民调解、选派律师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3年来分别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7.9万人次、3.5万人次。云南省还以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抓实公证执业区域全省一体化和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试点工作,每年办理公证事项40余万件。 此外,云南省创新特色服务新举措,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片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片区内企业、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公证事项办理、国际商事仲裁和营商环境法治宣传等工作。培育发展新型涉外法律服务网络体系,组织律师为全省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提供南亚、东南亚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咨询、法律风险防范、境外投资并购等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云南省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9万余件,受援人数达24万余人,为群众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20亿元。
|
|
云南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全业务全天候
|
|
|
|
( 2021-09-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
|
□ 本报记者 石飞 □ 本报通讯员 白海
“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助您的吗?”“我在工作的时候发生了事故,伤到了脚,现在落下了残疾,一直没赔到钱,想问下该怎么办?”今年9月2日9点,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值班律师到岗不一会儿,就接到群众拨打12348寻求法律援助的电话,律师耐心地做着解答。 《法治日报》记者现场了解到,该中心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值班,主要工作是接待群众来访和接听群众的法律咨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心接听法律咨询来电1.9万通,接待来访群众300余人次。“有什么法律问题到这里一站式就解决了。”现场一名群众感叹,“从进门咨询到援助申请受理成功,不到半小时,很方便。” “打造便捷、高效、均等普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一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追求。”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赵祖平告诉记者,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便民、利民、惠民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15923个覆盖全省市、县、乡、村四级的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为群众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10万余件(次)。 走进安宁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民张先生掏出手机扫码关注了“安宁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点击进入“免费咨询”板块,随即开启“3分钟获得专业法律意见模式”。“太方便了,不花一分钱,动动手指就享受到这么周到的法律服务。”张先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果然,3分钟不到,一份专业又易懂的法律建议就呈现在他眼前,内容囊括了结论、分析、行动建议、起诉状等。更为便捷的是,平台还提供相似案例供参考。 “帮助社区居民答疑的服务平台,正是我们构建的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平台。”云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处处长杨华告诉记者,该平台将公共法律服务前移到一线、前移到群众身边,实现“线上平台键对键”“实体平台面对面”,有效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为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云南省按照“一条主干”“四张网”建设模式,推进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及其他相关工作站(点)的建设和使用,建立事项受理“3+X”服务模式,在设立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基本职能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设置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服务窗口,采用“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结果及时反馈”的运行模式,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坚持“大分散、小集中”的建设模式,云南省司法行政系统组织律师对拨打12348热线的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还特别设立藏语专席。热线开通1年半以来,服务群众来电28.5万通。12348热线同“12345”“110”“12355”等服务平台实现对接联动、互联互通,基本实现法律服务“全时空”“全业务”。 自主研发25类智能法律咨询模块,12348云南法律服务网、“云南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相继上线。在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以及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院校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地方,设置2200台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方便人民群众自助查询并获得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注册用户超过70万人,累计访问量达627万人(次),群众线上自助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35万件(次),云南省基本实现法律服务“指尖办”“键上办”。 与此同时,为保障重点人群合法权益,云南省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日前,当曲靖市麒麟区司法局公律科工作人员打电话回访法律援助对象周大伯工作生活情况时,周大伯感激地说:“多亏了有法律援助,我顺利拿到赔偿款。如果不是你们,我是请不起律师打官司的,我的事情可能拖到现在还解决不了,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去年底,正在麒麟区道路路面打扫卫生的周大伯被王某驾驶电动自行车撞倒受伤,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治。因无力应对诉讼,周大伯于今年4月10日向麒麟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麒麟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后,安排援助律师迅速按程序办理,最终由王某赔偿周大伯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计人民币85441.57元。 据介绍,为保障重点人群合法权益,云南省从保障司法人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扩大专业化服务范围几个方面入手,法律服务群众无死角。 在保障司法人权方面,贯彻落实值班律师制度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不断扩大民事法律援助范围,降低申请门槛,简化申请流程。目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服务事项达30类,覆盖全省近2000万人群。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开展“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活动。截至今年6月底,1.5万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全省原88个贫困县、476个贫困乡、4277个贫困村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接受法律咨询两万人次,办理相关案件6万件,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在扩大专业化服务范围方面,探索通过人民调解、选派律师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3年来分别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7.9万人次、3.5万人次。云南省还以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抓实公证执业区域全省一体化和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试点工作,每年办理公证事项40余万件。 此外,云南省创新特色服务新举措,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片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片区内企业、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公证事项办理、国际商事仲裁和营商环境法治宣传等工作。培育发展新型涉外法律服务网络体系,组织律师为全省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提供南亚、东南亚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咨询、法律风险防范、境外投资并购等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云南省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9万余件,受援人数达24万余人,为群众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20亿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