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
|
|
□ 新华社记者 温竞华 李国利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上空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 从一穷二白中起步,在内外交困中崛起,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令全世界惊叹。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50多年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始终鼓舞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忠诚报国、矢志奋斗。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祖国而奉献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原子城,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至今保留着一座站台,站台上静静停着一辆饱经风霜的列车。 1964年,这辆零次列车把第一颗原子弹从金银滩草原秘密运送到了罗布泊戈壁滩。不久,“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争气弹”“中国星”的背后,是一串响亮的名字——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这些“两弹一星”的功臣,为了完成神圣使命,有的“人间蒸发”二十余年,有的改名换姓默默工作着。 “两弹一星”功臣程开甲是从英国回来的物理学家,在西北核试验基地隐姓埋名20年。有人曾这样对他说:“你如果不回国,成就会更大。”程开甲回答:“我不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诠释“制胜密码” 1960年,苏联撤走在中国的全部专家。 “靠天,靠地,靠不住!发展宇航科学,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人造卫星事业倡导者赵九章道出航天人的坚定决心。 原子弹理论设计研究没有图纸和模型,邓稼先就带领年轻人自行设计;没有进口的先进计算机,就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算盘来计算…… 回忆奋斗岁月,年过九旬的“两弹一星”元勋、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深有感触地说:“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岁月远去,精神永存。 从东方红一号声震寰宇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从嫦娥一号首次绕月探测到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从天宫一号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不断实现重大跨越的航天事业,成为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缩影。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是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创造奇迹的“制胜密码”。 万众赴“戎机”,群星参“北斗”——传承精神铸辉煌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说过,中国在那样一个工业、技术都很薄弱的情况下搞“两弹”,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行的,那就是党中央、毛主席一声号令,没二话,我们就干。 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接力攀登中,万众一心的团结合作、协同攻关精神,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展示出强大的力量。 “两弹一星”的研制离不开计算机,为争取早日研制出高性能计算机,1957年1月,军地分别抽调技术专家到中科院集结。1958年建军节,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1959年国庆节,我国第一台大型快速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研究机构,构成了科研攻关的“五路方面军”,大力协同、互相支援;许多单位还没接到调令和介绍信,只要一通电话,要什么人就给什么人…… 靠着全国“一盘棋、一本账”的统筹组织,靠着大力协同、攻坚克难的团结奋斗,大大加速了“两弹一星”研制进程。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两弹一星”是不朽丰碑,它筑起了新中国的安全屏障,也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了牢固根基。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几代科技工作者艰辛求索、锐意创新、勇攀高峰。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为把我国建成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
|
敢于战胜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
“两弹一星”精神述评
|
|
|
( 2021-08-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 新华社记者 温竞华 李国利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上空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 从一穷二白中起步,在内外交困中崛起,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令全世界惊叹。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50多年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始终鼓舞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忠诚报国、矢志奋斗。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祖国而奉献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的原子城,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至今保留着一座站台,站台上静静停着一辆饱经风霜的列车。 1964年,这辆零次列车把第一颗原子弹从金银滩草原秘密运送到了罗布泊戈壁滩。不久,“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争气弹”“中国星”的背后,是一串响亮的名字——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这些“两弹一星”的功臣,为了完成神圣使命,有的“人间蒸发”二十余年,有的改名换姓默默工作着。 “两弹一星”功臣程开甲是从英国回来的物理学家,在西北核试验基地隐姓埋名20年。有人曾这样对他说:“你如果不回国,成就会更大。”程开甲回答:“我不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诠释“制胜密码” 1960年,苏联撤走在中国的全部专家。 “靠天,靠地,靠不住!发展宇航科学,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人造卫星事业倡导者赵九章道出航天人的坚定决心。 原子弹理论设计研究没有图纸和模型,邓稼先就带领年轻人自行设计;没有进口的先进计算机,就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算盘来计算…… 回忆奋斗岁月,年过九旬的“两弹一星”元勋、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深有感触地说:“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岁月远去,精神永存。 从东方红一号声震寰宇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从嫦娥一号首次绕月探测到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从天宫一号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不断实现重大跨越的航天事业,成为中国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缩影。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是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创造奇迹的“制胜密码”。 万众赴“戎机”,群星参“北斗”——传承精神铸辉煌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说过,中国在那样一个工业、技术都很薄弱的情况下搞“两弹”,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行的,那就是党中央、毛主席一声号令,没二话,我们就干。 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接力攀登中,万众一心的团结合作、协同攻关精神,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展示出强大的力量。 “两弹一星”的研制离不开计算机,为争取早日研制出高性能计算机,1957年1月,军地分别抽调技术专家到中科院集结。1958年建军节,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1959年国庆节,我国第一台大型快速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国防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研究机构,构成了科研攻关的“五路方面军”,大力协同、互相支援;许多单位还没接到调令和介绍信,只要一通电话,要什么人就给什么人…… 靠着全国“一盘棋、一本账”的统筹组织,靠着大力协同、攻坚克难的团结奋斗,大大加速了“两弹一星”研制进程。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两弹一星”是不朽丰碑,它筑起了新中国的安全屏障,也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了牢固根基。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几代科技工作者艰辛求索、锐意创新、勇攀高峰。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为把我国建成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