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 本报通讯员 仓公轩
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板块,河北省沧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加速聚集大批服装批发加工产业。但同时,流动人口的短期激增,也给辖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带来严峻考验。 《法治日报》记者采访获悉,在沧州市公安局党委的强力推动下,该局高新区分局探索推行“6+N”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一张智能化安全网正在辖区全面铺开。 “6+N”模式打破传统方式壁垒 目前,沧州市高新区明珠商贸城共有服装批发商户1.1万余家、服装加工企业260余家,旺季时吸引流动人员达6万余人,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应对人口激增带来的隐患和问题。 为如何更好地服务落地商户、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沧州市公安局专门成立工作专班,指导高新区分局探索建立起“一中心、两平台、三板块、N种信息化技术应用手段”的智慧“6+N”流动人口智能管理模式。“一中心”即在高新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搭建流动人口智能管控服务中心,实时接收沧州市公安局应用平台分析数据和预警信息,实时指挥调度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两平台”即依托“智慧沧州”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安系统内部的“警务平台”,对流动人口基础数据开展智能化分析和应用。“三板块”即将高新区划分为明珠商贸城、开放式自然村和封闭式社区“三个板块”,根据各板块流动人口区域情况特点,分别采用针对性强的管控措施和技术手段。“N”即充分利用多种智能感知前端技术,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前端采集录入和后台数据的分析研判,提供强大的“硬件”技术支撑。 “‘6+N’流动人口智能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人口管理方式的‘壁垒’,实现对高流动性人口的智能化精准化管控和主动服务,有效提升了社会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高新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张码”采集流动从业人员信息 在沧州市高新区辖区内各类经营场所、建筑工地入口处,蓝色底纹的“高新区公安分局智慧‘6+N’流动人口‘业态’管理采集申报”二维码随处可见、格外醒目。 “就是这张二维码,成为辖区民警管理流动人口的‘好帮手’。”高新区分局民警杨森涛告诉记者,针对高新区特点,分局自主研发了“业态管控系统”、信息采集手机App和制式二维码,用“一张码”对辖区内的服装批发、仓储物流、餐饮娱乐、建筑工地,特别是8个自然村内的各类从业人员信息实时采集录入,同步上传智能管控中心进行比对、储存和甄别,实现“底数动态化、情况现实化、管控精细化”。 杨森涛介绍,为保证流动人员信息采集精准无遗漏,高新区分局采取“三级”录入核查管理模式,即分局社区民警为“一级”管理人员,负责对信息扫码录入工作进行日常巡查、补录和处罚工作;政府职能部门、明珠商贸城、村“两委”和小区物业公司等单位为“二级”管理人员,负责完成行业场所内相对固定从业人员的扫码录入工作;行业场所经营者为“三级”管理人员,负责完成其雇工和与其有业务交易的外来流动人员的扫码录入工作。这样,就实现了对辖区内所有行业场所从业人员个人信息和疫情核查数据的应录尽录和精准化管控。 高广舜经营一家有20名员工的小型服装加工厂,2015年将企业从北京大兴迁至沧州市高新区发展。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厂里员工地域分布广,流动性大,虽然都用身份证登记,但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用起来也不放心。”高广舜坦陈,自从使用了“业态采集二维码”,新来的员工将身份证信息录入后,公安机关就能帮助核验人员信息,既方便又快捷,招录员工安全有保障。 “一把锁”解决底数不清问题 安徽籍务工人员王艳只身一人来到沧州市高新区工作,为了省钱,就在工厂附近的村庄租赁了一间房屋。但群租公寓里一度人员混杂,让王艳一点安全感也没有。 “自从公安机关给公寓安装了‘智能门锁’,所有入住人员都要通过这把锁登记录入个人信息,经过核验后才能入住。公寓出入口还安装了视频感知前端,遇到突发情况,警察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现在真是既安全又温馨。”王艳对记者说。 为了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安全有序的居住环境,高新区分局对全区租赁房屋进行大量细致摸排,对辖区8个开放自然村的1300间群租房、普通“家庭式”出租房、网约房全部采用“旅店式”管理模式,统一安装由高新区分局和技术公司共同研发的具有身份信息采集、指纹开锁等功能的智能门锁,所有租住人员必须通过身份信息、疫情核查数据采集双授权认证才能进入。相关信息同步上传智能管控大数据中心,由社区民警进行检查,确保租住人员身份信息采集应采尽采、不漏一人,彻底解决了“底数不清”“租住无痕”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高新区分局还紧密结合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在所有社区出入口统一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智慧警务水平大幅提升。 “一朵云”覆盖公共区域流动人员 结合辖区流动人员体量大的特点,高新区公安分局依托“云技术”,综合运用“政务云+智能化应用”模式,在公共区域安装了高清视频感知前端,全方位采集公共区域流动人员的实时数量变化,实时上传、分析比对、存储研判,实现对所有公共区域流动人员的“实时统计”和“来去留痕”。 同时,高新区分局在河北省率先完成“三维数据建模”,实现辖区所有建筑物1:500比例的航拍单体建模,通过三维数据模型对每座单体建筑内的行业布局、人员情况等基础信息进行“实景化”展示,实现了由地图平面标识到“三维”实景立体展示的转变,使全区实有人口、流动人口更加直观、真实、便捷地展示出来,及时服务实战需要和警务查询管理。 通过流动从业人员信息、租住人员信息、公共区域流动人员信息“三个全覆盖”的智能化采集录入手段,高新区分局实现了对辖区流动人口基础数据的实时获取、动态更新、精准管控。截至目前,该局通过此智能化应用,破获各类违法犯罪案件3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0余人,破案率和抓获率同比分别上升15%和45%。
|
|
沧州高新“6+N”精准管理流动人口
|
|
|
|
( 2021-08-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 本报通讯员 仓公轩
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板块,河北省沧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加速聚集大批服装批发加工产业。但同时,流动人口的短期激增,也给辖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带来严峻考验。 《法治日报》记者采访获悉,在沧州市公安局党委的强力推动下,该局高新区分局探索推行“6+N”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一张智能化安全网正在辖区全面铺开。 “6+N”模式打破传统方式壁垒 目前,沧州市高新区明珠商贸城共有服装批发商户1.1万余家、服装加工企业260余家,旺季时吸引流动人员达6万余人,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应对人口激增带来的隐患和问题。 为如何更好地服务落地商户、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沧州市公安局专门成立工作专班,指导高新区分局探索建立起“一中心、两平台、三板块、N种信息化技术应用手段”的智慧“6+N”流动人口智能管理模式。“一中心”即在高新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搭建流动人口智能管控服务中心,实时接收沧州市公安局应用平台分析数据和预警信息,实时指挥调度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两平台”即依托“智慧沧州”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安系统内部的“警务平台”,对流动人口基础数据开展智能化分析和应用。“三板块”即将高新区划分为明珠商贸城、开放式自然村和封闭式社区“三个板块”,根据各板块流动人口区域情况特点,分别采用针对性强的管控措施和技术手段。“N”即充分利用多种智能感知前端技术,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前端采集录入和后台数据的分析研判,提供强大的“硬件”技术支撑。 “‘6+N’流动人口智能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人口管理方式的‘壁垒’,实现对高流动性人口的智能化精准化管控和主动服务,有效提升了社会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高新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张码”采集流动从业人员信息 在沧州市高新区辖区内各类经营场所、建筑工地入口处,蓝色底纹的“高新区公安分局智慧‘6+N’流动人口‘业态’管理采集申报”二维码随处可见、格外醒目。 “就是这张二维码,成为辖区民警管理流动人口的‘好帮手’。”高新区分局民警杨森涛告诉记者,针对高新区特点,分局自主研发了“业态管控系统”、信息采集手机App和制式二维码,用“一张码”对辖区内的服装批发、仓储物流、餐饮娱乐、建筑工地,特别是8个自然村内的各类从业人员信息实时采集录入,同步上传智能管控中心进行比对、储存和甄别,实现“底数动态化、情况现实化、管控精细化”。 杨森涛介绍,为保证流动人员信息采集精准无遗漏,高新区分局采取“三级”录入核查管理模式,即分局社区民警为“一级”管理人员,负责对信息扫码录入工作进行日常巡查、补录和处罚工作;政府职能部门、明珠商贸城、村“两委”和小区物业公司等单位为“二级”管理人员,负责完成行业场所内相对固定从业人员的扫码录入工作;行业场所经营者为“三级”管理人员,负责完成其雇工和与其有业务交易的外来流动人员的扫码录入工作。这样,就实现了对辖区内所有行业场所从业人员个人信息和疫情核查数据的应录尽录和精准化管控。 高广舜经营一家有20名员工的小型服装加工厂,2015年将企业从北京大兴迁至沧州市高新区发展。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厂里员工地域分布广,流动性大,虽然都用身份证登记,但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用起来也不放心。”高广舜坦陈,自从使用了“业态采集二维码”,新来的员工将身份证信息录入后,公安机关就能帮助核验人员信息,既方便又快捷,招录员工安全有保障。 “一把锁”解决底数不清问题 安徽籍务工人员王艳只身一人来到沧州市高新区工作,为了省钱,就在工厂附近的村庄租赁了一间房屋。但群租公寓里一度人员混杂,让王艳一点安全感也没有。 “自从公安机关给公寓安装了‘智能门锁’,所有入住人员都要通过这把锁登记录入个人信息,经过核验后才能入住。公寓出入口还安装了视频感知前端,遇到突发情况,警察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现在真是既安全又温馨。”王艳对记者说。 为了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安全有序的居住环境,高新区分局对全区租赁房屋进行大量细致摸排,对辖区8个开放自然村的1300间群租房、普通“家庭式”出租房、网约房全部采用“旅店式”管理模式,统一安装由高新区分局和技术公司共同研发的具有身份信息采集、指纹开锁等功能的智能门锁,所有租住人员必须通过身份信息、疫情核查数据采集双授权认证才能进入。相关信息同步上传智能管控大数据中心,由社区民警进行检查,确保租住人员身份信息采集应采尽采、不漏一人,彻底解决了“底数不清”“租住无痕”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高新区分局还紧密结合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在所有社区出入口统一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智慧警务水平大幅提升。 “一朵云”覆盖公共区域流动人员 结合辖区流动人员体量大的特点,高新区公安分局依托“云技术”,综合运用“政务云+智能化应用”模式,在公共区域安装了高清视频感知前端,全方位采集公共区域流动人员的实时数量变化,实时上传、分析比对、存储研判,实现对所有公共区域流动人员的“实时统计”和“来去留痕”。 同时,高新区分局在河北省率先完成“三维数据建模”,实现辖区所有建筑物1:500比例的航拍单体建模,通过三维数据模型对每座单体建筑内的行业布局、人员情况等基础信息进行“实景化”展示,实现了由地图平面标识到“三维”实景立体展示的转变,使全区实有人口、流动人口更加直观、真实、便捷地展示出来,及时服务实战需要和警务查询管理。 通过流动从业人员信息、租住人员信息、公共区域流动人员信息“三个全覆盖”的智能化采集录入手段,高新区分局实现了对辖区流动人口基础数据的实时获取、动态更新、精准管控。截至目前,该局通过此智能化应用,破获各类违法犯罪案件3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0余人,破案率和抓获率同比分别上升15%和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