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5 2/5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一代代人的血脉传承
· 集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基本政策制度之大成
· 共康村里的小康生活
· 加大从律师中选拔法官检察官力度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 军民血肉深情坚不可摧
· 广州天河区完善缉毒机制

共康村里的小康生活

( 2021-07-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杨新顺
□ 本报见习记者 刘  欣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走进四面环山的共康村,仿若踏进世外桃源,一幢幢红顶白墙的独栋小院整齐排列着,房前屋后栽种着各种果树,屋内的装修独具藏族特色,村口广场上偶尔有人坐在树下聊天,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来到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冷达乡的共康村采访。共康村村党委第一书记陈龙告诉记者:“共康村的所在地以前叫莫热坝,是个满是沙子的地方,可以说是不毛之地。2016年8月,这个地方定为加查县冷达乡精准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形成了现在的共康村,共康村的名字来源于‘感谢共产党,同步奔小康’。”
  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扎西罗布说:“搬迁前我们家住在洛林乡的山沟里,平时的收入不多,交通十分不便,医疗条件也不好。搬过来各方面环境都有很大改善,很开心。”
  如今的共康村,环境优美、水源充沛、物产丰富、适宜居住。在村里采访时,记者看到幼儿园、卫生所、邮局、电商服务平台等一系列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和场所一应俱全。据悉,加查县成功申报“全国2017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共康村成为西藏第一个村邮点。
  在共康村幼儿园里,记者看到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墙上贴着孩子们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教室内摆放着各种玩具,空中还悬挂着老师们手工做的装饰,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对孩子们满满的爱。记者了解到,农牧民的孩子在这里上学,还可以享受“三包”政策,即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
  随后,记者来到共康村卫生室,看到两名医生正在为村民看病。加查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韩怀生告诉记者:“冷达乡共有9名乡医,共康村卫生室有8名村医,共同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平常会定期去村民家进行随访,可以治疗基本的常见病,能打基础疫苗。”
  不仅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异地搬迁后村民的生产条件也得到全面提高。异地搬迁入住后,村民通过外出务工、上山挖虫草、种植林果和牲畜养殖等实现了增产增收。同时,村里还安排了生态岗位,帮助村里打扫卫生维护环境,也可以拿到一定收入,2020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共康村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除了在经济方面脱贫攻坚,共康村也十分重视法治教育,在这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驻村工作队队长次旦扎西说:“我们平常加强普法宣传工作,采取集中宣讲、入户宣讲、线上互动宣讲等方式,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加查县冬虫夏草采集管理细则》等与农牧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