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调研 |
8 |
5/8 |
4
|
5
|
6
|
>
|
>| |
|
|
PDF版 |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戒毒工作承担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提升教育戒治质量为中心,以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为方向,努力戒治挽救吸毒人员,充分发挥戒毒主阵地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守护群众安宁,不断在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中取得新成效、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一、充分发挥遏制毒品违法犯罪重要阵地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全国现有吸毒人员180万名,吸毒人群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任务艰巨,因吸毒引发的抢劫盗窃、暴力伤害等案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认真落实国家禁毒委“两打两控”专项行动和司法部“依法依规应收尽收”工作部署,不断加大吸毒人员收戒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以患病或身体残疾等为由逃避打击、长期危害社会治安的吸毒人员坚决予以收治,主动将社会安全风险管控在戒毒场所内。创新开展戒毒康复,积极组织引导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及其他社会面吸毒人员,到市戒毒康复所进行自愿戒毒康复和职业技能培训。务实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在全市建立指导站(点)61个,协同公安机关、社区街道共同做好社区戒毒社会康复人员管控帮教。创新委托管理模式,为不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委托管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自2008年6月1日禁毒法实施以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已累计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5.4万人次,接收自愿戒毒康复人员3100人次,帮助镇街管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两万余人次,有效减轻了特殊人群的社会管控压力,充分发挥了社会治安维稳“减压阀”作用,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不断提高教育戒治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努力为社会安全和人民安宁增添更多积极因素。吸毒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多收治一名戒毒人员就是多挽救一个家庭,就能多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近年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为抓手,推动生理脱毒、教育适应、康复巩固、回归指导四区分设,四期流转,对戒毒人员进行分期分级分类管理、教育、戒治,科学规范戒治流程;推动戒毒场所统一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诊断评估中心等5个专业中心,对戒毒人员全方位综合开展专业化教育戒治;推动建立西医脱毒、中医扶正、仪器辅助、营养支持的戒毒治疗体系,探索运用VR虚拟现实干预、重复经颅磁治疗等戒毒新技术新方法,戒毒人员戒治期满诊断评估合格率达99.8%;建立戒毒人员回归适应中心和就业培训基地,已累计对1385名戒毒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使他们获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使戒毒人员真正成为能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守法公民。 三、恪守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事戒毒工作的人民警察代表着国家法治权威,代表着党和政府法治形象,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底线。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训词要求,坚持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恪守执法公正职业操守,既依法严格管理教育戒毒人员,又依法文明规范执法,充分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近年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初步建立了戒毒执法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推进执法全流程记录,加强对提前解除、变更执行、所外就医、诊断评估等重点执法活动的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管理,确保每一起执法案件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强化执法监督,定期开展执法专项监督检查和执法案卷评审,深化所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近年来,全系统共办理或协助办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所外就医等执法案件6万余件次,未发生一起执法过错案件,切实把严格规范文明执法落到了实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推进构建一体化“大戒毒”工作格局,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戒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各种戒毒力量共同参与、紧密配合、协同联动,共同做好戒毒工作。近年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在市禁毒委领导下,与市禁毒办、公安机关等建立全市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困难;与卫建部门协同推动医联体建设,戒毒场所均与公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戒毒人员专用病房,畅通戒毒人员救治“绿色通道”;与人社部门协调将戒毒人员纳入全市医疗保险体系,协调市财政、人社等部门将戒毒人员纳入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计划;与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戒毒研究,建立运动戒毒研究中心、戒毒理论研究科研基地,加大戒毒新技术新方法探索运用,其中,“中医药调中益气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与社区(街道)、学校等定期联合开展禁毒戒毒宣传,积极邀请社会团体、志愿者、戒毒人员亲属、戒毒成功人士等走进戒毒所内开展帮教活动。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戒毒措施大对接、戒毒资源大整合、戒毒手段大融合、戒毒职能大协同、戒毒宣传大覆盖,为创新毒品综合治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戒毒”工作格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
|
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
|
|
|
|
( 2021-06-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调研 |
|
|
唐贵发
重庆市教育矫治局党委书记、局长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戒毒工作承担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提升教育戒治质量为中心,以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为方向,努力戒治挽救吸毒人员,充分发挥戒毒主阵地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守护群众安宁,不断在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中取得新成效、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一、充分发挥遏制毒品违法犯罪重要阵地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全国现有吸毒人员180万名,吸毒人群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任务艰巨,因吸毒引发的抢劫盗窃、暴力伤害等案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认真落实国家禁毒委“两打两控”专项行动和司法部“依法依规应收尽收”工作部署,不断加大吸毒人员收戒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以患病或身体残疾等为由逃避打击、长期危害社会治安的吸毒人员坚决予以收治,主动将社会安全风险管控在戒毒场所内。创新开展戒毒康复,积极组织引导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及其他社会面吸毒人员,到市戒毒康复所进行自愿戒毒康复和职业技能培训。务实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在全市建立指导站(点)61个,协同公安机关、社区街道共同做好社区戒毒社会康复人员管控帮教。创新委托管理模式,为不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委托管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自2008年6月1日禁毒法实施以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已累计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5.4万人次,接收自愿戒毒康复人员3100人次,帮助镇街管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两万余人次,有效减轻了特殊人群的社会管控压力,充分发挥了社会治安维稳“减压阀”作用,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不断提高教育戒治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努力为社会安全和人民安宁增添更多积极因素。吸毒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多收治一名戒毒人员就是多挽救一个家庭,就能多为社会增添一份安宁。近年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为抓手,推动生理脱毒、教育适应、康复巩固、回归指导四区分设,四期流转,对戒毒人员进行分期分级分类管理、教育、戒治,科学规范戒治流程;推动戒毒场所统一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诊断评估中心等5个专业中心,对戒毒人员全方位综合开展专业化教育戒治;推动建立西医脱毒、中医扶正、仪器辅助、营养支持的戒毒治疗体系,探索运用VR虚拟现实干预、重复经颅磁治疗等戒毒新技术新方法,戒毒人员戒治期满诊断评估合格率达99.8%;建立戒毒人员回归适应中心和就业培训基地,已累计对1385名戒毒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使他们获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使戒毒人员真正成为能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守法公民。 三、恪守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事戒毒工作的人民警察代表着国家法治权威,代表着党和政府法治形象,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底线。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训词要求,坚持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恪守执法公正职业操守,既依法严格管理教育戒毒人员,又依法文明规范执法,充分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近年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初步建立了戒毒执法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推进执法全流程记录,加强对提前解除、变更执行、所外就医、诊断评估等重点执法活动的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管理,确保每一起执法案件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强化执法监督,定期开展执法专项监督检查和执法案卷评审,深化所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近年来,全系统共办理或协助办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所外就医等执法案件6万余件次,未发生一起执法过错案件,切实把严格规范文明执法落到了实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推进构建一体化“大戒毒”工作格局,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戒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各种戒毒力量共同参与、紧密配合、协同联动,共同做好戒毒工作。近年来,重庆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在市禁毒委领导下,与市禁毒办、公安机关等建立全市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困难;与卫建部门协同推动医联体建设,戒毒场所均与公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戒毒人员专用病房,畅通戒毒人员救治“绿色通道”;与人社部门协调将戒毒人员纳入全市医疗保险体系,协调市财政、人社等部门将戒毒人员纳入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计划;与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戒毒研究,建立运动戒毒研究中心、戒毒理论研究科研基地,加大戒毒新技术新方法探索运用,其中,“中医药调中益气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与社区(街道)、学校等定期联合开展禁毒戒毒宣传,积极邀请社会团体、志愿者、戒毒人员亲属、戒毒成功人士等走进戒毒所内开展帮教活动。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戒毒措施大对接、戒毒资源大整合、戒毒手段大融合、戒毒职能大协同、戒毒宣传大覆盖,为创新毒品综合治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戒毒”工作格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