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用红色记忆护航新征程
· 传承红色文化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 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
· 打破中医医师科室执业限制
· 补偿面积不得低于45平方米

用红色记忆护航新征程
汕尾红色资源保护条例为老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 2021-06-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穿过2.1公里长的“红色文化街”,一处巍峨而庄严的红底金色大牌坊出现在眼前,它的旁边是一幢由红色外墙围绕着的明代建筑。这里,就是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政权建立地,也是中国红色革命农民运动的起源地——红宫红场。尽管已是下午5点,场内仍聚集了不少游客,他们或在“彭湃烈士像”前合影,或在“浴血奋战”大型雕塑前驻足……
  广东省汕尾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弥足珍贵,不仅有被誉为“东方小莫斯科”的红宫红场,还有彭湃故居、赤山约农会旧址、红四师师部旧址、红二师师部旧址、49团团部旧址、红二师整编地旧址、龙山革命旧址、总农会旧址、周恩来同志渡海纪念碑等一大批革命遗迹,是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
  但是,由于历经数十年的风雨,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年久失修或遭受破坏,有些甚至倒塌,令人扼腕叹息。2018年9月,汕尾出台广东首部关于红色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汕尾市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同年12月1日起施行。在《条例》的强力推动下,汕尾的红色资源保护由此走向规范,保护工作管理体制日趋完善,一些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再度焕发出新的活力,红色记忆也由此为汕尾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护航着老区启航新征程。
资源保护存在体制不全责任不明难题
  今年3月29日,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晓强先后到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彭湃烈士故居、可塘镇洋甲洲农会旧址和陆丰革命烈士陵园、陆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会场旧址、张威纪念亭等革命遗址,实地调研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张晓强指出,汕尾是一个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是全国大规模农民运动的发源地,是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是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挖掘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要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力度,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切实维护革命遗址原貌和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最大限度保持和呈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汕尾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也是广东省内唯一列入革命根据地的地区,具有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光荣传统。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海陆丰人民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在党的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为我们留存下遗址、遗迹、文献资料、纪念设施等一大批宝贵的红色资源。目前,省定“红色村”8个、革命遗址517处,革命遗址数量居全省首位。
  但是,由于历经数十年的风雨,加上保护管理不到位,汕尾的红色资源保护现状堪忧。
  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良渠介绍,由于红色资源保护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保护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尤为突出,除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资源外,很多红色资源的管理权限尚不明确,存在产权主体、管理主体与保护主体不一致等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健全红色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制定一部红色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显得十分必要。”李良渠说。
  经汕尾市委批准,汕尾市人大常委会把制定《条例》列入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2018年9月30日,《条例》经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通过。
立法改变责任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现状
  针对红色资源保护中存在的责任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等现状,汕尾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反复协商研究,在《条例》中首先明确了全市各级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和党史研究机构的职责。
  考虑到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涉及党委组织、宣传、党史等多部门,《条例》为此规定,由汕尾市政府设立红色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为红色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咨询、论证、评审意见。
  汕尾市人大常委会还着重解决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根据《条例》,汕尾市对红色资源实行保护名录管理制度,规范保护名录编制和调整程序,对列入名录的红色资源保护单位进行有效保护。为有效落实红色资源的保护措施,《条例》对编制红色资源保护规划、红色资源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作了规定,要求严格控制保护范围内的工程建设活动,确因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利益需要的,作出条件和程序限定。
  为了处理好公权与私权、创新与规范、合法与管用的关系,《条例》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在提出红色资源保护名录建议、制定红色资源保护单位的保护方案和合理划定保护范围时,应当征求红色资源所有人、其他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为了促进《条例》的有效实施,汕尾市人大常委会把立法宣传与法规审议、实施等工作同步谋划、统筹安排,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合作,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在全市营造依法保护红色资源的良好氛围,推动《条例》真正贯彻实施。
红色印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汕尾陆丰市金厢镇黄厝寮村,曾经的粤东小渔村现在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红色旅游村。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蜿蜒、整洁的村道两旁,墙面上的一幅幅壁画,生动再现了周恩来在南昌起义后在这里带病开展革命的感人故事。村里,被修缮恢复原貌的周恩来居址,每天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瞻仰。
  黄厝寮村村民告诉记者,在几年前,这处革命遗址却是另一幅光景:整个院子残旧破败,大门紧闭,四周杂草丛生;院子里杂草足有一米高,屋檐上的瓦片被大风吹掉了不少,瓦砾遍地,红色遗址成了逝去的记忆。
  “现在不一样了,党委政府重视红色资源保护,经过几年的建设,周总理曾经养病的居址不仅重新得到翻建修复,村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来这里的游客更是每天络绎不绝,一下子带活了村里的经济。”村民们笑着对记者说。
  从黄厝寮村出发,向海边前行两公里左右,就到了金厢镇洲渚村的海边,94年前,周恩来等革命先驱曾在此处乘船渡海过香港,再赴上海回到党中央。
  在这里,一座周恩来渡海纪念碑在海堤上巍然耸立,海堤靠海处则是一组雕像,站在船上的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向岸上送行的黄厝寮村革命同志挥手告别,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将记者带回了那个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
  “现在,陆丰市已经将周恩来同志渡海处和黄厝寮村居址打造建设成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厢镇人大主席黄炳蓬介绍说,近年来,黄厝寮村和洲渚村通过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印记、追寻红色根脉,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发展。
  作为农民运动先驱彭湃的家乡,海丰县新山村自2018年开始打造红色村示范工程,新山村从软、硬件设施两方面同时发力,2020年8月被评为“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如今,村美人靓的新山村已成为一个新“网红地”。
  在《条例》的推动下,汕尾全面加快了革命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原海陆丰中心县委旧址(沁园)主体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东涌铜锣寨革命遗址已基本完成修复;对陆丰纪念五四运动活动旧址等历史价值较高、影响力较大、损毁较为严重的革命遗址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工作,并列出陆丰总农会旧址等19个红色革命文物点,向财政申请专项经费进行修复保护、计划进行开发建设,创建红色旅游景区……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施行后,汕尾市通过全面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建设新山村等红色党建示范村,深挖古色和红色资源,开发建设了激石溪革命烈士纪念园、广东首个“不忘初心”主题公园——“红色欢乐谷”、海丰红色文化街等红色经典景区,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慕名参观,更是通过讲好红色故事、擦亮红色印记,使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切实增强了红色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豪感,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制图/李晓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