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供坚强制度保证
· “南京路上好八连”:从“霓虹哨兵”到“特战尖兵”
· 集中展示建党时期珍贵文物
· 中柬执法合作年工作总结会议举行
· 电影《守岛人》即将公映
· 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 侦破涉考刑案28起抓获嫌犯275名
· 让人民群众了解司法感受司法监督司法

“南京路上好八连”:从“霓虹哨兵”到“特战尖兵”

( 2021-06-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这是“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们参加劳动归来(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 新华社记者 李秉宣

  孟夏时节,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
  “‘南京路上好八连’是我们上海的一张名片。”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退休干部陈龙华说。
  1947年8月6日,八连前身——华东军区特务团四大队辎重连,在山东省莱阳县城西小园村组建。解放战争中,连队先后参加了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
  上海解放后,连队随大部队进驻上海,改编为内卫一团二营八连,负责在南京路等地巡逻执勤。
  “面对‘进城’这张考卷,组建不满两年的八连,在南京路考出了好成绩。”展览馆讲解员龚明辉说,“面对敌对势力的拉拢、十里洋场的诱惑,八连战士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没有被‘香风毒雾’所侵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八连身处繁华都市,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逐渐形成了“节约五个一”“四个自己动手”等优良传统。木工箱、补鞋箱、理发箱“三箱”传家宝由此产生,并传承至今。
  1961年,沈西蒙、漠雁、吕兴臣等以八连为原型创作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观看了话剧。毛泽东号召全军向八连学习,写下诗篇《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
  1963年,八连被国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第二年,根据话剧改编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在全国公映。
  随着使命任务的改变,八连不再担负在南京路执勤的任务,但他们的身影并没有从南京路上消失。每月10日、20日是八连的“为民服务日”。从1982年开始,每逢这两天,八连官兵都要来到南京路,为居民免费理发、补鞋、磨刀。从1983年开始,八连与南京东路街道云中居委会30多位孤老结对帮扶,定期上门为民服务。
  2017年,八连换装转型成为一支新型特种作战力量,不到一年就完成了从“霓虹哨兵”到“特战尖兵”的转变。转型以来,八连出色完成进博会安保等任务。
  自命名以来,八连取得的主要荣誉有100多项。2018年,八连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2020年,被评为陆军“四铁”先进单位。
  如何在新时期赋予八连新的时代内涵,是政治指导员王鸿绪来到连队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人民,是八连精神的核心之一。”王鸿绪说:“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我们不能忘,但如今我们更要苦练特战本领,用胜利和打赢为人民保驾护航。”
 新华社上海6月3日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