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13 |
4/13 |
3
|
4
|
5
|
>
|
>| |
|
|
PDF版 |
 |
|
|
□ 本报记者 韩宇
88岁的孙彦芳,被誉为新中国普法第一人;92岁的秦耀东,曾参与审讯日本战犯工作;93岁的王学发,被授予全国一级英模功臣、全国交警爱民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辽宁政法人。 作为辽宁政法界名人,他们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亲历者。在他们的故事里,勾勒出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的历史脉络。 新中国普法第一人 1981年,在本溪市司法局法制宣传处担任处长的孙彦芳,听说了一起案件。当地一名农村青年看见别人家的驴跑到自家菜地,就从这头驴屁股上割下一块肉,给母亲煮着吃。之后青年竟向民警喊冤:“我既没杀人也没放火,难道想吃肉也有错?” 这起简单的案件,让孙彦芳发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普法教育短缺的现状。于是,她进行了3个月的调研:本溪市的犯罪率高达万分之十六,其中青少年占犯罪总人数的80%。 根据孙彦芳的建议,本溪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1984年,在普法宣传影响下,本溪市公民法治观念大大增强。普法成果引起了司法部注意,在中宣部、司法部组织下,全国法制宣传工作现场会在本溪市召开,掀起了全国普法热潮。 经过几年的普法探索与实践,1986年,孙彦芳又提出了实施“依法治市”的设想,被本溪市委采纳,本溪市成为全国首个提出要“依法治市”的城市。 之后,本溪市被誉为“全国普法发源地”,孙彦芳被称为“新中国普法第一人”。 如今,在本溪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岗位上退休的孙老,还时刻关注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她不仅会用电脑写文章,还时常熟练地给微信好友转发法治新闻及文章。 在她看来,传统的说教式普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案说法、法官释法、网上答疑等已成为新时代普法新形式、新渠道。 参与审讯日本战犯 从1948年参加工作至1993年在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辽河油田分院(辽河分院前身)检察长岗位上退休,秦耀东在这45年间,参与了三院四地检察机关的组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检察人。 让秦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与审讯日本战犯工作。 1954年,在最高人民检察署参加优秀检察干警批捕、起诉业务培训的秦耀东,仅仅上了3个月理论课后就接到了重任。 最高检决定将正在培训的优秀检察人员编入审讯日本战犯工作团以案代训。秦耀东迅速调整状态,随东北工作团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开展审讯工作。 1954年至1956年间,秦耀东作为小组审讯员审讯了4名日本战犯,3名按照政策不予起诉,1名被公诉,当庭认罪,得到应有的判罚。随后,秦耀东结束了两年的学业,为党和人民上交了一份优异答卷。 “能参与日本战犯的审讯工作,我非常荣幸,我觉得我为中国人民伸张了正义。”秦老说。 提起组建辽河检察机关,秦老至今还异常兴奋:“辽河检察机关的建立加强了辽河油田与地方的团结,避免纠纷发生。对盘锦市检察院的组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已退休28年的秦老,就是新中国检察事业的活历史,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党的发展,关心人民。 拦惊马救人的交警 1952年的一天,在沈阳市原和平区三纬路交通岗,一辆三匹受惊马拉的板车冲向4个正在路边玩耍的孩子。 情况紧急,一名交警一手抱住一匹马的脖子,一手死死地拉住缰绳,最终让马车停了下来。 这名拦惊马救人的交警,就是王学发。回忆起69年前的场景,王老至今仍历历在目,“其中一名男孩被压在了马车下,倘若没及时拉住马车,后果不堪设想”。 王学发所在的交通岗,是沈阳市交通枢纽,岔道口纵横交错,交通流量最大。 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王学发及队友创造出“快车不停,慢车不堆,行人不等”的先进经验,经推广后,从1953年至1955年,他所指挥的路段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因为工作成绩出色,王学发所获荣誉不断。 回首近40年的交警生涯,王老感慨:“我刚工作的时候,交通状况特别复杂,人力车、机动车、马车、行人都在路上,维持交通就得靠手里的铁喇叭,每指挥一次交通都要喊上几句,晚上回家嗓子都是哑的。” 不过,让王老欣慰的是,如今的沈阳交警部门通过推动科技创新破局,已然让交通管理工作“旧貌换新颜”。运用交通信号调控与优化工作,针对交通拥堵点和明显存在配时不合理的路口、路段,逐个进行优化调整,全面提升交通信号运行质量和道路通行效率,全市主干道平均车速达到25公里/小时以上。

|
|
辽宁政法人的法治故事
|
|
|
|
( 2021-05-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
□ 本报记者 韩宇
88岁的孙彦芳,被誉为新中国普法第一人;92岁的秦耀东,曾参与审讯日本战犯工作;93岁的王学发,被授予全国一级英模功臣、全国交警爱民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辽宁政法人。 作为辽宁政法界名人,他们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亲历者。在他们的故事里,勾勒出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的历史脉络。 新中国普法第一人 1981年,在本溪市司法局法制宣传处担任处长的孙彦芳,听说了一起案件。当地一名农村青年看见别人家的驴跑到自家菜地,就从这头驴屁股上割下一块肉,给母亲煮着吃。之后青年竟向民警喊冤:“我既没杀人也没放火,难道想吃肉也有错?” 这起简单的案件,让孙彦芳发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普法教育短缺的现状。于是,她进行了3个月的调研:本溪市的犯罪率高达万分之十六,其中青少年占犯罪总人数的80%。 根据孙彦芳的建议,本溪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1984年,在普法宣传影响下,本溪市公民法治观念大大增强。普法成果引起了司法部注意,在中宣部、司法部组织下,全国法制宣传工作现场会在本溪市召开,掀起了全国普法热潮。 经过几年的普法探索与实践,1986年,孙彦芳又提出了实施“依法治市”的设想,被本溪市委采纳,本溪市成为全国首个提出要“依法治市”的城市。 之后,本溪市被誉为“全国普法发源地”,孙彦芳被称为“新中国普法第一人”。 如今,在本溪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岗位上退休的孙老,还时刻关注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她不仅会用电脑写文章,还时常熟练地给微信好友转发法治新闻及文章。 在她看来,传统的说教式普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案说法、法官释法、网上答疑等已成为新时代普法新形式、新渠道。 参与审讯日本战犯 从1948年参加工作至1993年在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辽河油田分院(辽河分院前身)检察长岗位上退休,秦耀东在这45年间,参与了三院四地检察机关的组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检察人。 让秦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与审讯日本战犯工作。 1954年,在最高人民检察署参加优秀检察干警批捕、起诉业务培训的秦耀东,仅仅上了3个月理论课后就接到了重任。 最高检决定将正在培训的优秀检察人员编入审讯日本战犯工作团以案代训。秦耀东迅速调整状态,随东北工作团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开展审讯工作。 1954年至1956年间,秦耀东作为小组审讯员审讯了4名日本战犯,3名按照政策不予起诉,1名被公诉,当庭认罪,得到应有的判罚。随后,秦耀东结束了两年的学业,为党和人民上交了一份优异答卷。 “能参与日本战犯的审讯工作,我非常荣幸,我觉得我为中国人民伸张了正义。”秦老说。 提起组建辽河检察机关,秦老至今还异常兴奋:“辽河检察机关的建立加强了辽河油田与地方的团结,避免纠纷发生。对盘锦市检察院的组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已退休28年的秦老,就是新中国检察事业的活历史,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党的发展,关心人民。 拦惊马救人的交警 1952年的一天,在沈阳市原和平区三纬路交通岗,一辆三匹受惊马拉的板车冲向4个正在路边玩耍的孩子。 情况紧急,一名交警一手抱住一匹马的脖子,一手死死地拉住缰绳,最终让马车停了下来。 这名拦惊马救人的交警,就是王学发。回忆起69年前的场景,王老至今仍历历在目,“其中一名男孩被压在了马车下,倘若没及时拉住马车,后果不堪设想”。 王学发所在的交通岗,是沈阳市交通枢纽,岔道口纵横交错,交通流量最大。 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王学发及队友创造出“快车不停,慢车不堆,行人不等”的先进经验,经推广后,从1953年至1955年,他所指挥的路段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因为工作成绩出色,王学发所获荣誉不断。 回首近40年的交警生涯,王老感慨:“我刚工作的时候,交通状况特别复杂,人力车、机动车、马车、行人都在路上,维持交通就得靠手里的铁喇叭,每指挥一次交通都要喊上几句,晚上回家嗓子都是哑的。” 不过,让王老欣慰的是,如今的沈阳交警部门通过推动科技创新破局,已然让交通管理工作“旧貌换新颜”。运用交通信号调控与优化工作,针对交通拥堵点和明显存在配时不合理的路口、路段,逐个进行优化调整,全面提升交通信号运行质量和道路通行效率,全市主干道平均车速达到25公里/小时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