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三访”活动访出群众幸福感
· 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 图片新闻
· 清远中院开展校园普法活动
· 914名境内外涉赌在逃人员投案自首
· 背着透析包的法医陈磊
· 巍巍宝塔 初心永照

背着透析包的法医陈磊

( 2021-05-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 本报通讯员 蓝 莹

  狰狞恐怖的伤口、支离破碎的尸体、寒光闪闪的解剖刀、满是血腥的解剖室……这样的场景,对于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洞头分局民警陈磊来说,属于“日常”。陈磊是一名法医,破译死亡密码,还被害人公道,他是用解剖刀破案的人。
  从警17年来,陈磊经历过寒冬深山里的风,也遭遇过酷暑垃圾场的蚊蝇,从解剖尸体排除他杀嫌疑,到挖土三尺提取人体骨头做DNA比对检测……如今,他可以不动声色地讲述一个个旁人听来心惊胆战的案件。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背后,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和代价。很难想象,这么拼命工作的一个人,却是一个患尿毒症15年的病人。
  “2005年单位体检时,我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当时仗着年轻觉得没事。”陈磊回忆说。2011年,陈磊病情加重;2012年,病情严重恶化,血色素不到正常人的一半。那年,正赶上陈磊参加温州市首届“十佳爱民警察”评选,就在候选人演讲当天,他被送进急救室,只能由同事代替他读完演讲词。
  医生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命悬一线。万幸的是,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他没有败下阵来。不过之后,他的右腹开了个小洞,插入留置孔。仅仅3个月后,陈磊又出现在办公室,随身多了一个黑色包袋,包袋里装着腹透的药水和加热箱,每天要做4次,每次半小时,实验室有时成了临时腹透室。
  就这样,陈磊重回岗位,刚开始写写伤势鉴定,待身体好转,又参与到正常的法医工作中。他还是和从前一样拼,现场勘查、解剖尸体、写鉴定文书……一件也不落下,外人根本看不出眼前的“拼命三郎”是每天要做4次腹透的病人。有时因工作错过了腹透时间,陈磊也只是淡淡地说:“没事的,偶尔少做两次不碍事。”可大家都知道,这哪里是小事。
  海岛洞头因为特殊地理位置,每年都会有不明身份的尸体漂上岸。有一年夏天,灵昆南口大桥桥腹里发现一具男尸。接警后,陈磊拿上相机跟着另一名法医赶了过去。当时大桥还在建,要从桥面缝隙爬入,另一名法医身形太大无法进入。顾不上腹部插管会被感染的危险,陈磊从桥面缝隙爬入桥腹,又摸索着进入现场。“陈磊,你小心啊!”另一名法医担心不已。
  陈磊在桥腹里摸黑初勘了尸体,又和几个工人协力把尸体抬了出去。尸体抬上桥面的那一刻,陈磊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到桥上时,他已经冒着虚汗、脸色惨白,此时距离他下桥已近5个小时了。陈磊躺在桥面上,安慰同事说:“别担心,我休息下就好,一会还要跟你一起干活呢!”
  2020年12月22日下午两点多,陈磊接到了医院的电话:“明天来杭州手术吧。”终于等到好消息了,找到了匹配的肾源。换肾手术很成功,经过4个多月的康复,陈磊目前健康状况良好,正在为再次返回工作岗位积极做准备。
  作为法医,陈磊比普通人更加理解生死,他说:“生老病死是常事,活着就要做有价值的事。眼下,对工作尽责、对家庭尽心,我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