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13 3/13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推进失信信用惩戒向精准化发展
· 危急时刻显身手 平凡岗位老黄牛
· 苍南党员干部集中夜学反诈防骗知识
· 一个月405人袭警被捕 多与醉酒有关
· 严惩“电毒炸”类非法捕捞行为
· 检察支持农民工起诉案上升超两倍
· 杨克勤受贿案一审宣判
· 首都司法行政系统全方位系统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严惩“电毒炸”类非法捕捞行为

( 2021-05-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本报北京5月17日讯 记者周斌 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通报称,2021年1月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1285人,同比上升两倍。其中,长江流域14个省(市)检察机关起诉935人,占总人数的72.76%,同比上升3.5倍。
  据通报,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呈现三方面特点及趋势:长江中下游地区检察机关起诉该类犯罪较多,一季度长江中下游9省(市)检察机关起诉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692人,占74.01%,其中,江苏、安徽、湖北、湖南4省起诉该类犯罪485人,占9省(市)起诉人数的70.09%。诉前适用非羁押措施的轻微案件占比较大,达44.6%,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起诉的占21%。一些犯罪中出现产供销犯罪利益联合体,一些犯罪分子在捕捞水产品后,将渔获物贩卖到市场、餐馆,形成“捕捞-收购-运输-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的利益链条。
  各地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惩治使用“电、毒、炸”手段或“绝户网”等对渔业资源危害较大的非法捕捞行为,以及具有组织性、集团化和黑恶势力性质的非法捕捞行为,重点惩治“捕捞-收购-运输-销售”地下产业链条及其组织者、主要实施者。同时,更加注重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坚持“一手抓打击、一手抓修复”,对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非法捕捞行为人,采取没收违法所得、罚金、责令承担生态修复费用等多种措施进行经济惩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