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13 |
10/13 |
9
|
10
|
11
|
>
|
>| |
|
|
PDF版 |
 |
|
|
本报讯 记者蒋安杰 姜东良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紧密对接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推进新文科建设,共同开展协同育人和理论创新,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4月17日,鲁东大学和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揭牌仪式暨新时代法学教育改革高端论坛在鲁东大学举行。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一所新起点的法学院——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正式成立。山东省烟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于永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院长肖金明,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钱国旗,山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学信,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党委书记、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特聘教授郝惠珍,创始合伙人、主任、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理事会理事长、院长梅向荣,创始合伙人、副主任、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理事会理事李华,中国区执行主任、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理事会理事李正等出席论坛。 于永信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法治为依托,坚持党建引领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责任和使命担当。为落实法治中国建设,积极探索我国法学学科特色发展和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盈科法学院要继续探索法学教学的新模式,推动法学学科特色发展和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 梅向荣谈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盈科律师事务所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参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坚持“全球视野、本土智慧”,大力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同时,与国际接轨,建设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利用平台优势合力共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基地,让盈科法学院培养出更多思想政治过硬、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法律人才。他希望在盈科律师事务所与鲁东大学的共同努力下,盈科法学院一定会求真务实、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布局、法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莫纪宏就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作报告,详细解读了涉外法治概念的提出及其特征、涉外法治的政策要求、涉外法律关系与涉外法治原则、涉外法治的法律渊源、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系、涉外法治与国际法治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具体法治措施。 许身健分析了当下法律界的时局,就法治时代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展开细化讲解。提出要本着培养一批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总体目标,分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等多元化优秀法律人才。随后,许教授从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司法实践、评估机制、国际化标准等方面展开分析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起因,提出要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国际化教学等方面完善卓越人才培养。 肖金明以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为主线,重点阐述了新时代中国法学理论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内涵以及法形态的变化与发展。他认为,应当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新时代中国法的形态,建议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善于抓住新增长点,注重人才培养特色,让学生成为法学教育的主体。

|
|
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揭牌
|
|
|
|
( 2021-04-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本报讯 记者蒋安杰 姜东良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紧密对接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推进新文科建设,共同开展协同育人和理论创新,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4月17日,鲁东大学和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揭牌仪式暨新时代法学教育改革高端论坛在鲁东大学举行。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一所新起点的法学院——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正式成立。山东省烟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于永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院长肖金明,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钱国旗,山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学信,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党委书记、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特聘教授郝惠珍,创始合伙人、主任、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理事会理事长、院长梅向荣,创始合伙人、副主任、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理事会理事李华,中国区执行主任、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理事会理事李正等出席论坛。 于永信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法治为依托,坚持党建引领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责任和使命担当。为落实法治中国建设,积极探索我国法学学科特色发展和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盈科法学院要继续探索法学教学的新模式,推动法学学科特色发展和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 梅向荣谈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盈科律师事务所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参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坚持“全球视野、本土智慧”,大力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同时,与国际接轨,建设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利用平台优势合力共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基地,让盈科法学院培养出更多思想政治过硬、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法律人才。他希望在盈科律师事务所与鲁东大学的共同努力下,盈科法学院一定会求真务实、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布局、法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莫纪宏就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作报告,详细解读了涉外法治概念的提出及其特征、涉外法治的政策要求、涉外法律关系与涉外法治原则、涉外法治的法律渊源、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系、涉外法治与国际法治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具体法治措施。 许身健分析了当下法律界的时局,就法治时代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展开细化讲解。提出要本着培养一批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总体目标,分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等多元化优秀法律人才。随后,许教授从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司法实践、评估机制、国际化标准等方面展开分析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起因,提出要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国际化教学等方面完善卓越人才培养。 肖金明以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为主线,重点阐述了新时代中国法学理论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内涵以及法形态的变化与发展。他认为,应当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新时代中国法的形态,建议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善于抓住新增长点,注重人才培养特色,让学生成为法学教育的主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