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8/13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北京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正稳步推进
· 释放能量催生贫困村华丽蝶变
· 切实打好风险防控主动仗
· 保持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
· 天津检察立足法律监督统筹推进四大工作
· 锁定侵权新手法新渠道开展打击
· 图片新闻
· 为全民普法和学生减负建言
· 太铁交警确保站区交通安全
· 莆田侦破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

释放能量催生贫困村华丽蝶变
国网西藏电力农电工作部助力脱贫攻坚交出优异答卷

( 2021-03-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虽然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回忆起家里亮灯的那一刻,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乌江村村民旦增仍然记忆犹新、激动不已。
  受制于地理条件,阿里地区噶尔、日土、札达3县41个点位长期处于无电状态。直到2019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以大电网延伸方式,给像旦增家一样的无电用户家庭送去了光明。
  阿里3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三区三州”电网建设工程……在脱贫攻坚爬坡过坎路上,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西藏电力)陆续上马一系列重大电力建设工程,为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这份功劳要记在国网西藏电力农电工作部(国网西藏电力打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下,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农电工作部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紧紧围绕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农牧区产业脱贫、就业扶贫、驻村点帮扶、消费扶贫等重点领域,全面统筹,精心部署,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屡立战功,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脸冻得像烧焦的煤球
  2018年,日喀则市昂仁县多白乡德夏村的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近一半。由于村民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劳动力只能通过在家种地放牧维持生计,再加上当地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德夏村村民收入比纯牧业地区还要低。
  而如今,德夏村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长至5480元,这个曾经深度贫穷落后的村庄迸发出勃勃生机。
  这背后,离不开国网西藏电力的大力帮扶。2018年初,国网西藏电力向德夏村派驻驻村工作队,由藏族党员、高级技师拉旺担任第一书记兼队长。
  建光伏电站,是驻村工作队帮助德夏村脱贫的一个思路。
  拉旺说,光伏电站施工地点位于德夏村东南侧的山坡上,平均海拔4500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2摄氏度,肆虐的寒风在拉旺和驻村队员们的脸上、手上留下了一道道皲裂的伤口。
  “根本不敢洗脸,那些伤口一碰到水就像被马蜂蜇了一样疼。”拉旺说,那段时间一照镜子就觉得脸像烧焦的煤球,吓人。
  耗时近4个月,德夏村扶贫光伏电站终于宣告竣工,就此成为德夏村的一棵“摇钱树”。
  两年来,驻村工作队结合地域特点,立足资源优势,成立了牦牛养殖加工合作社和德夏村劳务输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德夏村30户共计13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
  突破发展瓶颈,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德夏村驻村工作队的做法只是一个缩影。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网西藏电力陆续派出100余支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充分发挥协调员、战斗员、信息员作用,带动近4383名贫困群众脱贫。
生命禁区的极限挑战
  5年前,光伏、地方小水电、小型太阳能光电板是日土、革吉、札达3县农牧民群众维持基本生活用电的主要方式。“用电难”问题一直困扰当地干部群众生产生活。
  如何解决3县主要村镇用电需求和供电“卡脖子”问题,是摆在国网阿里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对此,国网阿里公司的解题思路是将电网建设与脱贫攻坚高度结合。
  这绝非易事——阿里地广人稀、气候恶劣,含氧量仅为内陆地区的50%至60%,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5摄氏度,在种种影响施工的条件限制下,施工黄金期被压缩到了5个月,而在这5个月里,建设施工人员随时存在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疾病的患病风险。
  在这样的条件下,2020年12月,阿里联网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营。阿里地区“三区三州”工程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输电铁塔14基、长4.3公里、最低塔位海拔5445米、最高塔位海拔5566米……这些数字创造了世界高压电网建设领域的新纪录,也使阿里联网工程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
  现如今,一基基崭新的电杆、一排排整齐的配电线路井然有序,村民购置的家电多了起来,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放心电、安全电。
  “正是这些工程建设者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才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罡坦言,阿里联网工程的投运,彻底结束我国大陆最后一个地级市孤网运行的历史,建成与西北、西南大电网互联互通的全区统一电网,标志着西藏迈入主电网覆盖全区74县的统一电网新时代。这也充分体现了电力工程建设者“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崇高精神。
不断推进的帮扶延长线
  “工程建设到哪里,我们的培训就开展到哪里。”国网阿里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负责人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在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中,国网阿里公司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实现增收致富,通过这种边建设边培训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电网建设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要求很高,我们不可能把人招来就用,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后才能让其工作。”国网阿里公司“三区三州”电网建设负责人谢忠波介绍说,贫困户在通过安规考试且体检合格后,由技术熟练的师傅带其开展施工作业,主要从事物资搬运、坑洞开挖、电杆组立、地面基础作业等辅助工种,通过点对点指导,先培训地面作业,再培训高空作业,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带。
  谢忠波告诉记者,通过“传帮带”,最大限度保障和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解决实际困难。
  “阿里地区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促进当地农民工,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工就业,对于稳定地区就业大局、助力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国网阿里公司负责人说,国网阿里公司主动扛起地区脱贫攻坚战电力建设的重任,紧抓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机遇,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和分管领导负责制,将电网建设与脱贫攻坚高度结合,有效解决用电需求,有力促进了阿里地区经济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