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职工群众安全感上升至99.11%
· 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单行本出版
· 牢记统帅关爱重托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创部队建设新局面
· 凝聚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智慧力量
· 做实做优业绩考评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 坚持不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持续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司法部党组巡视组集中反馈第五轮巡视情况
· 服务群众更精准 风险化解在基层
· 清理涉民企刑诉“挂案”2400多件
· 为留京过年人员站好“安全岗”
· 社区民警老崔的三桩心事

检察机关依法妥善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
清理涉民企刑诉“挂案”2400多件

( 2021-02-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本报北京2月7日讯 记者周斌 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0年1月至11月,检察机关对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犯罪的不捕率为29.8%,同比上升0.5%;不起诉率为22.2%,同比上升6.6%。
  “全面依法治国,民营企业不是‘唐僧肉’,也不是‘软柿子’!”去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用足用好司法政策,强化政策把握和规定适用,依法妥善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推进合法合规经营,真正做到“为真爱而管,为健康成长而罚”。最高检在疫情防控期间出台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11条意见,提出的37项具体检察政策中有22项涉及民营企业权益保护。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郑新俭介绍说,对于保护民营经济,检察机关态度鲜明:落实“少捕慎诉”司法理念。在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时,持续深化平等保护理念,认真履行羁押必要性审查,依法审慎行使不起诉裁量权,审慎适用财产性强制措施,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综合运用刑事追诉和行政处罚、经济处罚措施,依法妥善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
  实践中,有涉民营企业案件侦查机关既不移送审查起诉,也不撤销案件的现象,涉案企业背负沉重包袱“负罪经营”。针对这一情况,最高检组织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消灭存量,遏制增量。2019年排查出的2800多件“挂案”,截至去年末,已经清理了2400多件,占总数的84.4%。
  与此同时,2020年,检察机关共起诉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类犯罪2300多人,起诉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挪用企业财产等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7800多人,起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1500多人,依法严惩严重影响企业发展、损害企业利益的经济犯罪,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内部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