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身影 |
8 |
4/8 |
3
|
4
|
5
|
>
|
>| |
|
|
PDF版 |
 |
|
|
□ 本报记者 马维博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张家斌
“下面请荣立个人一等功的民警王孝禹上台领奖……”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2021年1月7日,河南省公安厅举办的首个人民警察节庆祝大会上的一幕。 王孝禹,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魏都分局高桥营派出所所长。在台下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王孝禹笑称这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从警生涯必将铭记的瞬间。 “穿上这身制服,我的生命属于人民。” ——王孝禹 “不要过来,再过来我就点引线,谁都活不了。” “千万别激动,想想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要做傻事,不要伤害人质。” 2020年的一天凌晨,一村庄住户家中发生一起恶性故意杀人、劫持人质案。 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张某院中将其砍伤后,又将一中年妇女和一女童挟持为人质,且现场还安放一自制爆炸装置。 由于事发现场地处城中村一处独院,房屋结构是一个“U”字型的平房,胡同狭长,前后有邻,特警强行救援无执行条件,一旦局面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危急时刻,王孝禹主动请缨前去谈判。 根据情报组同事传来消息,张某与李某系亲属关系,但经常发生口角。“一开始我想通过交换的方式先把人质解救出来,但被犯罪嫌疑人拒绝了。”王孝禹说,无奈只能凑近窗口与犯罪嫌疑人交谈。 王孝禹说,他首先用“和风细雨”法安抚嫌疑人狂躁的情绪,弄清楚嫌疑人的诉求。将攻心策略、亲情感化贯穿谈判始终,通过一个多小时的谈话,终于弄清事件原委。于是,王孝禹适时说出张某已脱离危险,从精神层面给李某减压,试图唤起李某内心深处的人性良知。同时利用“釜底抽薪法”使李某主动提出了要当面与张某达成相关协议的诉求。利用“去异存同法”,以及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后,最终让李某通过视频与张某对话。在视频对话中张某按照王孝禹的提前安排,解除了李某的顾虑。 至此李某心理防线彻底松懈,打开房门将人质释放,同时也将手中的自制炸弹交给了王孝禹。 后经技术人员鉴定,这枚自制炸弹装填了大量的钢珠,一旦引爆,足以把整个院子及周边区域夷为平地。 魏都分局局长周松胜这样评价王孝禹:他的所作所为体现出大无畏精神和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 “治安案件的处理调解不是‘和稀泥’,也不能处罚了事。要公正严格,更要消除隐患。如何寻找最佳调解方法,需要为民之心的引领。” ——王孝禹 “王警官说的理儿俺服!”这是在众多琐碎繁杂的治安调解案件中当事人经常说的一句话。 辖区一户居民父子积怨多年,水火不容,矛盾上升到打斗报警的地步。 王孝禹带领民警及时展开调查走访,证实了儿子殴打父母的事实,案件似乎可以处罚了结了。 老两口坚决要与儿子乔某断绝关系,从严追究其法律责任;乔某更是生气绝望之极要求承担法律责任并与父母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扬言要以死相拼。 王孝禹看出这对父子决绝背后的隐忧:“如果对该案简单处罚,则会使双方积怨更深,后果更加严重,很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刑事案件。” 而后,王孝禹利用30年前的一张父子合影对双方进行教育引导,努力恢复即将彻底破裂的家庭关系,终于使双方当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原谅了对方。乔某夫妇当场给父母下跪,老两口也激动不已原谅了儿子,双方抱头痛哭。 至此,积怨多年的家庭矛盾终于在王孝禹真情、耐心地劝导下坚冰融化。双方当事人一起到派出所送上锦旗,动情地感谢民警挽救了他们一家。 王孝禹把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炼出一套《治安调解十七法》,被同事们称为“调停达人”养成记的“调解秘籍”。 多年来,王孝禹利用独特的调解方法调解各类大小纠纷一万余起,成功劝返个人以及群体赴省、赴京信访七十余人次,化解涉法涉诉疑难信访案件百余起,成功处置突发的群体性案事件一百余起,其中群体人数百人以上的有十余起。从警生涯13年,他的功勋可以浓缩在一串数字中: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5次,嘉奖5次。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打掉“村霸”涉恶团伙两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 图① 王孝禹上台领奖。 图② 王孝禹走访辖区商家和群众。 图③ 王孝禹正在给当事双方签订调解协议。

|
|
王孝禹手握治安调解十七法
|
|
|
|
( 2021-01-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
|
□ 本报记者 马维博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张家斌
“下面请荣立个人一等功的民警王孝禹上台领奖……”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2021年1月7日,河南省公安厅举办的首个人民警察节庆祝大会上的一幕。 王孝禹,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魏都分局高桥营派出所所长。在台下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王孝禹笑称这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从警生涯必将铭记的瞬间。 “穿上这身制服,我的生命属于人民。” ——王孝禹 “不要过来,再过来我就点引线,谁都活不了。” “千万别激动,想想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要做傻事,不要伤害人质。” 2020年的一天凌晨,一村庄住户家中发生一起恶性故意杀人、劫持人质案。 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张某院中将其砍伤后,又将一中年妇女和一女童挟持为人质,且现场还安放一自制爆炸装置。 由于事发现场地处城中村一处独院,房屋结构是一个“U”字型的平房,胡同狭长,前后有邻,特警强行救援无执行条件,一旦局面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危急时刻,王孝禹主动请缨前去谈判。 根据情报组同事传来消息,张某与李某系亲属关系,但经常发生口角。“一开始我想通过交换的方式先把人质解救出来,但被犯罪嫌疑人拒绝了。”王孝禹说,无奈只能凑近窗口与犯罪嫌疑人交谈。 王孝禹说,他首先用“和风细雨”法安抚嫌疑人狂躁的情绪,弄清楚嫌疑人的诉求。将攻心策略、亲情感化贯穿谈判始终,通过一个多小时的谈话,终于弄清事件原委。于是,王孝禹适时说出张某已脱离危险,从精神层面给李某减压,试图唤起李某内心深处的人性良知。同时利用“釜底抽薪法”使李某主动提出了要当面与张某达成相关协议的诉求。利用“去异存同法”,以及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后,最终让李某通过视频与张某对话。在视频对话中张某按照王孝禹的提前安排,解除了李某的顾虑。 至此李某心理防线彻底松懈,打开房门将人质释放,同时也将手中的自制炸弹交给了王孝禹。 后经技术人员鉴定,这枚自制炸弹装填了大量的钢珠,一旦引爆,足以把整个院子及周边区域夷为平地。 魏都分局局长周松胜这样评价王孝禹:他的所作所为体现出大无畏精神和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 “治安案件的处理调解不是‘和稀泥’,也不能处罚了事。要公正严格,更要消除隐患。如何寻找最佳调解方法,需要为民之心的引领。” ——王孝禹 “王警官说的理儿俺服!”这是在众多琐碎繁杂的治安调解案件中当事人经常说的一句话。 辖区一户居民父子积怨多年,水火不容,矛盾上升到打斗报警的地步。 王孝禹带领民警及时展开调查走访,证实了儿子殴打父母的事实,案件似乎可以处罚了结了。 老两口坚决要与儿子乔某断绝关系,从严追究其法律责任;乔某更是生气绝望之极要求承担法律责任并与父母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扬言要以死相拼。 王孝禹看出这对父子决绝背后的隐忧:“如果对该案简单处罚,则会使双方积怨更深,后果更加严重,很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刑事案件。” 而后,王孝禹利用30年前的一张父子合影对双方进行教育引导,努力恢复即将彻底破裂的家庭关系,终于使双方当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原谅了对方。乔某夫妇当场给父母下跪,老两口也激动不已原谅了儿子,双方抱头痛哭。 至此,积怨多年的家庭矛盾终于在王孝禹真情、耐心地劝导下坚冰融化。双方当事人一起到派出所送上锦旗,动情地感谢民警挽救了他们一家。 王孝禹把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炼出一套《治安调解十七法》,被同事们称为“调停达人”养成记的“调解秘籍”。 多年来,王孝禹利用独特的调解方法调解各类大小纠纷一万余起,成功劝返个人以及群体赴省、赴京信访七十余人次,化解涉法涉诉疑难信访案件百余起,成功处置突发的群体性案事件一百余起,其中群体人数百人以上的有十余起。从警生涯13年,他的功勋可以浓缩在一串数字中: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5次,嘉奖5次。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打掉“村霸”涉恶团伙两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 图① 王孝禹上台领奖。 图② 王孝禹走访辖区商家和群众。 图③ 王孝禹正在给当事双方签订调解协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