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13 4/13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算法应用不公该如何规制
· 完善配套政策让民宿远离“野蛮生长”
· 感光度

住宅变成民宿噪声不止服务品质跟不上隐患多
完善配套政策让民宿远离“野蛮生长”

( 2021-01-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本报记者   王 阳

  打开某民宿App,以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为目的地,周边的民宿链接、图片映入眼帘。经过比对,短短几分钟,来自上海的姑娘小莫便确定了2021年元旦假期济南游的落脚地。和许多年轻人出游选择民宿的原因一样,小莫看中的是其便宜、便捷、能够快速融入当地的优点。但令小莫没想到的是,原本App上特别漂亮的住房,实地看起来却破破烂烂:地板是脏的,房间里柜子是烂的,里面还堆满了各种杂物,坐垫和拖鞋也已经发黄。目前她已经通过官方电话投诉。
  自2015年《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发布以来,城市民宿发展迅猛。据美团旗下民宿预订平台榛果民宿发布的《2019城市民宿创业数据报告》统计,2018年城市型民宿在线房源已超过百万套,一大批租房平台,比如爱彼迎、途家、携程、美团等不断涌现。
  城市民宿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显现许多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齐晓波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民宿作为非标住宿,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规范化管理,由此导致低价同质竞争、配套设施缺乏、服务品质跟不上等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关注。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完善相关规定,健全城市民宿政策。
城市民宿发展迅猛
诸多问题日益显现

  十几年来,我国民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众的生活追求到大热的行业明星的发展过程。2015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肯定了民宿业态的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的支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共享平台的出现,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改变,共同促进了我国民宿行业的繁荣发展。
  2020年3月23日,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正式对外发布《2019年度民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19年我国在线民宿房东40万人,在线民宿房源134万个,2020年共享住宿市场交易额约为500万元,从2019年全年相关搜索指数来看,民宿始终领先于酒店,并且选择民宿的以年轻人居多。《报告》提到,共享住宿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旅游消费升级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为共享住宿的产生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市场交易额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但不少消费者反映,快速发展的城市民宿行业存在诸多问题。
  《法治日报》记者发现,《报告》中提到的头部平台之一爱彼迎,截至2021年1月9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累计5591条投诉,其中多为现实与房源描述不符、不予退款、强迫交押金等问题。
  记者在飞猪App上预定了一家天津市某高校对面的民宿,发现无需身份登记即可入住,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消防检查合格意见书等证件房东均无法提供;在预定成功后,房东告诉记者,钥匙放在屋旁的电表箱,而这里面的钥匙谁都可以取走。
  此外,还常有社区居民反映,自己家隔壁住宅被改成民宿出租,长期存在噪声扰民现象。
  在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看来,城市民宿类似于“日租房”“钟点房”等短租用房,一般来说价格较低并且位置较为便利,能够满足许多人的出行需求。但与正规的酒店、旅馆相比,也存在许多隐患。比如,不按照公安机关要求对房客进行信息登记;不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不签住房租赁合同;住户流动性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并且经常出现扰民问题,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生活。
  在赵秀池看来,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住房的用途发生了变化,用于自住的房屋变成了经营性住房,而对应的政策法规和监管较为滞后。
民宿管理规范缺位
矛盾频发维权艰难

  家住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阳光雅苑小区的王先生,近些日子颇为烦恼:他所住的居民楼里新开了一家民宿,房客不分日夜进进出出十分吵闹,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生活,卫生环境也存在一定问题。王先生曾拨打当地派出所电话投诉过这家民宿,但得到的回复是:此民宿主根据浙江省《网络预约居住房屋信息登记办法(试行)》报备过,属于合法经营。
  王先生对此特别不理解:民宿开在小区里难道不需要征求业主和物业的意见?《法治日报》记者浏览浙江省《网络预约居住房屋信息登记办法(试行)》发现,其中确实不存在类似规定。
  据齐晓波介绍,关于民宿管理,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层面的专门规定予以规制。目前主要的根据为2017年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民宿行业准入与消防安全合格标准;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9)规定,民宿如发生违法违规事件和重大卫生、安全、消防问题,或出现重大投诉,将被取消星级,待三年后重新评定。
  “但以短租为主要经营模式的这种城市民宿新业态,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而言,已超出了这些文件的管理范围。”齐晓波说。
  2020年12月24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公安局、市网信办、市文旅局印发《关于规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除首都功能核心区外经营短租房的,需符合本小区管理规约,无小区管理规约的,要取得业委会、物管会或同楼业主书面同意。
  赵秀池说:“虽然没有使用城市民宿一词,但可以认为是北京市允许在部分小区内开设城市民宿的规定。民法典规定,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允许经营的条件有法可依。”
  鉴于缺少相关法律依据,因租住或设立城市民宿而使权益受到侵害的租户和业主,维权往往还需靠自身。齐晓波说,如民宿存在扰民等问题,受影响居民可以选择采用与民宿主交涉、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投诉等方式正当维权,请求生态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责令整改或进行行政处罚;另外,受影响居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制造噪声旅客或民宿管理经营者排除噪声危害,造成损失的,要求其赔偿损失。若与房东或平台协商无果,受影响居民还可以通过12345举报热线或找当地旅游行业协会进行维权。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促进民宿健康发展

  在齐晓波看来,要解决民宿存在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据齐晓波介绍,在法国巴黎等热门旅游城市,大量居民住房被改装为季节性民宿,巴黎出台多项规定,对民宿作出规范管理,明确住房变更用途必须向市政府申报,一套房每年出租天数,不得超过120天等。不仅如此,该国公共卫生法、环境法、民法等法律中,都有禁止噪声污染的条款。反复、剧烈和长时间地制造噪声,尤其是夜间噪声将会受到处罚。游客居住在民宿中,必须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因此,民宿的规范化发展,需要社区、发改、环保、公安、旅游等多部门联合出手。”齐晓波说。
  为解决民宿“野蛮生长”带来的噪声扰民、环境问题、安全隐患等通病,北京市出台通知,明确指出,将规范短租住房管理。除前文提到的开设民宿规定外,通知还规定,经营民宿的房屋还应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而民宿经营者还应与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短租住房信息的,短租住房经营者还应向互联网平台提交业主身份证明、房屋权属证明、出租住房业主同意房屋用于短租经营的书面材料等信息。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措施的出台也预示着北京城市民宿将迎来最严监管,未来一批不符合条件的民宿将被清理出市场。
  另外,广西、福建、深圳等地也出台了针对民宿管理及发展的政策性规定,以规范民宿行业的发展与管理。
  赵秀池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良法善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民宿行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有相关法律保驾护航。目前缺少民宿行业的专门法律,国家可制定《民宿管理办法》对民宿行业进行监管,包括民宿的定义、经营范围、准入标准、管理的主体、管理职责、管理内容、奖励与处罚、各种纠纷的解决渠道等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