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公共法律服务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内外监督助力公共法律服务更上层楼
· 重庆出台开创性司法鉴定技术规范
· 数据赋能提升阜阳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 青海专项法治宣传护航“两委”换届
· 张中岭:黔行法治扶贫 彰显人间正义

数据赋能提升阜阳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 2021-01-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公共法律服务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一天上午,10时34分,赵女士来到安徽省阜阳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窗口。因为与丈夫感情破裂,赵女士想要申请法律援助,但是第一次来中心,怎样申请、能不能被受理,自己心里没有底。
  出乎意料的是,一切进展特别顺利。
  “我与中心工作人员说我是低保户,他们让我把身份证放在读卡器上识别一下。”赵女士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很快,工作人员的电脑上就显示出她的低保信息。
  10时36分,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后台数据审核了赵女士的经济状况,审查了她申请的事项范围,确认两者无误;10时45分,赵女士的申请得到受理,拿到给予法律援助决定书。
  一张身份证,11分钟,是赵女士办理法律援助申请所需的全部材料和所用时间。这样的便捷、迅速,是信息化建设给公共法律服务带来的数据赋能。
  2019年11月起,阜阳市司法局按照“一网、一门、一次”的要求,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将司法行政系统人员、机构及业务系统办案(件)信息共享给市政府大数据中心,从政府大数据中心交换数据,实现部门协同、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这些数据涉及十多种证明材料:社会公众办理公证事项时所需的户籍、婚姻状况、机动车、企业、出生、房产等证明材料和证照信息;经济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时所需的户籍、同户人等身份信息,低保、五保、残疾人等群体的证明信息;证明申请人经济状况所需的个人参保、机动车、企业登记和不动产等信息,都可以通过数据共享方式进行核查。
  “以前群众来办理业务时,需要去相关部门开具纸质版证明材料,跑来跑去比较麻烦。现在来办理业务只要出示身份证件,录入系统后就可以核查数据进行精准识别,为群众减轻了准备证明材料的负担,也有效打击了制售假证件、虚假证明材料的不法行为,避免了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公共法律服务,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阜阳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副科长程贯宇介绍说。
  截至目前,阜阳市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交换平台已核查数据5万余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
  让数据跑起来,不仅能释放手脚,还能擦亮耳目。在凤阳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时不时会有务工人员来到讨薪援助律师团窗口咨询讨薪事宜。这个由凤阳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等多家单位和部门组成的窗口,虽然每年都会搭台,但在2020年提前了很多。
  “我们从去年10月就开始做这项工作了,因为有数据显示,讨薪情况相比往年有所增多,还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所以提前进行疏导解决。”凤阳县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股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代树东说。
  这些数据是凤阳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集中采集而来的。自2020年1月起,中心每月都会搜集全县公共法律服务类群众咨询、办理事项信息,梳理、汇总各类数据,按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不同诉求分门别类建立台账,输入数据库,以便实时掌握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社会需求变化和舆情动态,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管理和指导。同时,组建专家顾问团队,针对“大数据”反映出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点、焦点、难点及时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会商,逐类把脉开方、对症下药,提出专业性、权威性、可行性的应对策略和服务路径。
  “专家顾问团选聘的是来自5个当地律师事务所、有5年以上法律专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他们可以从法律视角提出更专业的看法和建议。”代树东说。
  律师李超龙是专家顾问团成员之一,主要负责农民工维权工作。通过数据比对他发现,农民工工伤援助案件数量有所下降,说明建筑工地增强了安全保障工作,但工伤多为砸伤,部位集中在农民工的手指及脚趾、脚后跟处,所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议建筑工地改善安全护具,尽可能地加强对农民工手脚的保护。
  目前,安徽司法行政部门正在持续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数据信息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互联互通、共建共用。如何保证数据安全、保护个人隐私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保护公民隐私权是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点课题。”程贯宇说,可以通过数据打包、设置查询权限、设置查询标准等方式不断优化算法,只提供运算结果,不提供运算过程,在保护公民隐私前提下,更好地为公共法律服务提供大数据支撑,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