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13 4/13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个人破产制度全面推广值得期待
· 市域社会治理“试验田”百花齐放
· 以确保安全稳定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 以“三个自觉”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检察产品
· 发挥“六大作用”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
· 平安桥头堡守护群众安全感

平安桥头堡守护群众安全感
六安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形成聚合效应

( 2021-01-0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白塔畈镇被称为“安徽光伏第一镇”,有13家光伏企业入驻,总投资近40亿元,装机容量达600兆瓦,占地近2万亩,涉及全镇8个村近2.5万人,涉及房屋拆迁、地表清理、墓穴安葬等矛盾纠纷1000余起,全部化解在镇域内,未发生到省进京越级访。
  “镇村综治中心功不可没!”白塔畈镇镇长陈乃兵对综治中心的作用赞不绝口,认为镇村综治中心为全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这是六安市全力推动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的生动例证。
  近年来,六安市以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推动资源在一线汇聚、信息在一线应用、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强化、平安在一线实现,社会治理产生聚合效应,持续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增添“砝码”。2020年上半年,六安市群众安全感99.29%,扫黑除恶满意度98.9%,对政法机关或政法队伍满意度97.79%,均位居安徽全省第一方阵前列。
“四级平台”一体化
  “有机构管事、有人员干事、有场所议事、有经费做事、有设施办事、有制度理事。”六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斌这样描述如今六安的综治中心。
  高斌介绍说,对乡镇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的“六个有”要求,还有更明确的标准,比如,综治中心面积一般乡镇(街道)原则上在50平方米左右,重点乡镇(街道)原则上在80平方米左右。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是六安四级综治中心的实战平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接受市、县两级综治中心指挥调度,直接实施平安建设和处置化解重大矛盾风险;向下指挥调度村级综治中心,筑牢平安建设的前沿阵地。
  “六安市委、市政府设立市综治中心,是全市四级综治中心的‘指挥大脑’,主要任务是统筹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助推民生服务、协调各方履责。”高斌说,市综治中心可以“一竿子插到底”,不仅可以指挥调度县级综治中心,还可以直接调度、督察镇村综治中心。
  目前,六安市综治中心投入200余万元先期建成了市级综治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分平台,形成统一指挥、集中管控、分级负责、多级联动的实战化应用体系,实现视频指挥调度、网格服务监管、治安事件监控等功能。
  “县级综治中心的定位是打造‘上联省市、下联乡镇、横联部门’的数据枢纽中心。”见到金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东中时,他正在铁冲乡综治中心通过视频巡查该乡两省三县交界(安徽省金寨县、河南省商城县和固始县)治安防控情况。
  按照“枢纽中心”的定位和统筹融合、实体实效的原则,六安市各个县区综治中心建设做到了“四个落实”,即落实机构人员编制、落实办公场所、落实“四网融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系统、综治9+X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网格化指挥调度系统)、落实工作机制和制度。
  为了发挥村(社区)综治中心“耳聪目明”作用,六安市要求村(社区)综治中心在实现有人员干事、有场所议事、有保障办事、有制度理事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夯实化解矛盾纠纷、管控特殊人群、组织群防群治、开展为民服务主阵地。
“四个引领”强规范
  “居住地附近夜间单独出行,您是否担心自己的财产或人身安全?”
  “您家附近出现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问题能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
  在六安市叶集区委政法委不定期向群众调查的问卷上,所列问题都涉及综治中心的日常工作。
  六安市实施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不仅仅体现在人、财、物等硬件要求上,更体现在综治中心职能强化上。
  六安市委政法委制定了《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并对申报达标的乡镇和村(社区)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进行督查验收,确保合格一个、申报一个、验收一个。
  县区综治中心的“标配”基本上都有100多平方米的办事服务大厅,除了服务群众的办事窗口,还有视频指挥中心、网格化调度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等。在做到“六个有”基础上,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还要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制作标牌,统一工作职责,统一组成人员,统一津贴待遇。
  为提高实战效能,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将原来分散设立的综治维稳、信访接待、司法调解等3个中心,采取“三合一”方式,全部整合到新组建的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建立了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跟踪回访等机制,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在智能引领上,各县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平安建设新模式,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
  “为了实现各级综治中心的标准化建设,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标牌由六安市委政法委统一制作,村(社区)综治中心标牌由县区委政法委统一制作。”六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文说,通过标准引领、实战引领、服务引领、智能引领,各级综治中心建设有章可循,得以迅速推进。
  截至目前,六安市、县区综治中心已全部实现规范化运行,县区矛盾纠纷系统已实现和部门、乡镇的全线对接;86个乡镇综治中心申报达标,占总数的61.4%,其他乡镇将于近期完成建设任务;1888个村(社区)申报达标,达到97.4%。
“四个转变”惠民生
  “小板凳、大平台,老百姓、晓政策……”一阵清脆的快板声引起群众阵阵叫好。
  这是不久前记者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三元镇三元社区的一场“板凳会”上看到的情景。今年以来,这样的“板凳会”三元镇已经举办了99场。镇村干部与村民坐在板凳上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拉近了和群众之间的感情。
  “镇村干部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不再是高高坐在台上,让我们找到了过去的感觉,有话也好说了。”叶集区三元镇三元社区三星村民组村民张天海说,他加入村综治中心组织的巡逻队,就是觉得自己得为平安建设做点事。
  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守护平安的力量大了,矛盾少了,最终惠及的还是群众。
  “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赋予了平安建设实战化平台,通过整合力量,补上了以往孤兵作战的短板。”金寨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李鸿新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的配套工程,六安市印发了《关于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线下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对综治“9+X”矛盾化解子系统进行升级完善,规范矛盾纠纷“线上”流转,建立“一地受理、一键分流、一网融合、一元统筹”“四个一”工作机制,同时“线下”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形成了群众诉求“网上网下”快速受理、联动办理、及时反馈机制,提高了解决群众诉求的效率和质量。
  刘文说,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带来了四个转变:“小治安”向“大平安”转变,“孤兵作战”向“立体联防”转变,“传统粗放”向“智慧精细”转变,“单一分散”向“多元整合”转变,为平安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多年来,六安市积极推动平安建设由部门工作转变为党政工程,跳出“小治安”,迈向“大平安”,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格局。市委、市政府分别与各县区党委、政府签订《2020年度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职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确保综治、维稳、防范、信访等各项平安建设工作落实落细、落地见效。通过强化乡镇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职能,整合公安、司法、信访、应急管理等部门资源,着力培养基层社会治理的“全科医生”,推动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一揽子提供群众服务、一体化守护社会平安,将过去孤兵作战的独斗模式转变为立体联防的共治模式,实现基层治理的协同合作。
  平安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关键是基础。高斌认为,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夯实了基层平安建设基础,硬化了基层社会治理手段,提升了服务群众能力,拓展了群众参与的途径,“尤其是稳定了队伍、激发了热情,达到了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推进在一线、感情融洽在一线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