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文化
|
|
□ 蒋育亮 那天,他是拄着拐杖蹒跚着上台领奖的。 碰巧的是,排队领奖时,我正对应着给他颁奖。我郑重地把奖金和荣誉证书递送到他手中时,他的手有些微微颤抖,连声说着:“谢谢!谢谢!”他羸弱的样子,让我心里生出些许痛惜。我嘱咐他多保重,他满脸流露出感激之情。 “咔嚓”,记者敏锐,瞬间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珍贵,因为这是他活着时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他叫张进财,是这次全市表彰的“十大见义勇为模范”之一。他的事迹,在桂城市家喻户晓。我两个月前,刚调来桂城工作。每到一处,都有人说起他的故事,我勾着指头默默数了数,至少已十遍。虽然这是第一次见面,但在我的心里,却早已对他充满了敬意和敬仰。 “我叫张进财。”表彰会结束后,我送他乘车,他自我介绍道。“爸妈生下我时,家里穷,盼望着我能招财进宝呢!”他解释着自己名字的由来,显得有些腼腆。我会心一笑,表示理解,便搀扶着将他送上了车。 199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寒风凛冽。漆黑的小县城,早早归于沉寂。街上偶尔有一两声犬吠,惊吓得原本零星寥落的灯光苍白摇曳。一位老人,牵扯着一名女生急急赶路。突然,从巷道中窜出两名酒气熏天的青年,奔着女生就扑过去搂抱。女生大声哭泣,老人大喊大叫。声音,在夜空中盘旋,凄厉而悲惨。闻声而来一名青年,与两名歹徒奋力打斗,最后成功保护了这名放学归来的女学生。而他自己,却被打得右腿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住了好几个月医院。 他,就是张进财。那日,到县城赶集,卖完水果归来。 2021年秋天的一个午后,阳光慵懒地洒照着大地。两名活泼欢蹦的小孩,像两只无拘无束的小羊,在村中“咩咩”撒欢,尽情追逐嬉戏。忽然,“咚咚”两声,便传来小孩急促的呼救声。正躺在门口木椅上午憩的中年男人,一跃而起,跛着脚朝呼救声方向赶去。只见前面的沼气池里,两名小孩无力地挣扎着。他毫不犹豫,迅即跳入沼气池……两名小孩得救了,但他却因沼气池缺氧和细菌感染,引发大脑组织部分坏死,右脚因感染截去了两根指头。 他,就是张进财。高平县高平乡旮旯屯的一名普通村民。 那次全市见义勇为表彰大会是在2024年夏天召开的。那个夏日,高温闷热。送张进财乘车后,我交代那位记者,尽快将颁奖时的照片洗好送我一张。记者效率挺高,傍晚时分就给我送了过来。我瞧着张进财那腼腆的笑容,心里有股莫名的暖流在涌动。我将照片端正地放在书桌上,嘴里却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张进财,好样的! 晚饭后,我来到绿树成荫的市民公园,三三两两的市民,漫不经心地徘徊。正值夕阳西下,晚霞如火焰般地燃烧,将半边天染成了血红色。偶尔有清风徐来,树枝嘎吱作响,时急时缓,时轻时重,似杂乱无章的乐曲,让人遐想联翩,惬意无比。我正陶醉其中,手机铃声却响起。 电话是高平乡乡长打来的。人未开口,哭声传来。我正诧异,乡长说:“张进财——走了!”乡长把“走了”两个字说得很重,我自然明了其中的意思。“怎么可能?你们不是下午才把他送回村子的吗?”我焦急地反问。这次表彰大会,是高平乡乡长陪着张进财来的。乡长哽咽着说:“今天傍晚,他们村一座木头房屋着火,刚回村的张进财不顾个人安危参与救火,一根烧断的房梁斜砸下来,正砸中他的头部,呜呜……”电话那头,乡长愈发大声哭泣起来…… 我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走回来的。脑袋空荡荡的,没了思绪。望着书桌上的照片,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掉落。上午,还腼腆微笑;下午,却阴阳两隔。 高平县高平乡旮旯屯,那个叫张进财的人,永远地走了! 今年春天,我去高平乡参加一个会议。会前,我专程去了趟旮旯屯。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日。旮旯屯后山的一个土堆,野花怒放,竞相争艳。土堆前,立着一块青石,上面雕刻着:见义勇为模范张进财之墓。我俯下身子,虔诚祭拜。随后顺手摘下几朵艳丽的野花,端正地摆放在墓碑前,而后默默离去…… 第二天,我到乡里参会报到。签完名,刚要走进会场,乡长拿着会议签到册追了上来,告诉我,说我的名字写错了。在我报到签名的一栏,赫然写着:张进财。我先是一愣,却随即释然。微笑着对乡长说:“没错啊,是张进财啊!”乡长有些不解:“您可是这个张靳才啊?”我没做理会,头也不回地走进了会场。 从高平乡回来后,我毅然决然申请将我原有的名字“张靳才”,正式改成了“张进财”。 后来,每次向人介绍自己时,我总会大声地说:“我叫张进财,前进的‘进’,发财的‘财’!”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委政法委) 漫画/高岳

|
|
|
| 我叫张进财
|
|
|
|
|
|
| ( 2025-11-0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
|
□ 蒋育亮 那天,他是拄着拐杖蹒跚着上台领奖的。 碰巧的是,排队领奖时,我正对应着给他颁奖。我郑重地把奖金和荣誉证书递送到他手中时,他的手有些微微颤抖,连声说着:“谢谢!谢谢!”他羸弱的样子,让我心里生出些许痛惜。我嘱咐他多保重,他满脸流露出感激之情。 “咔嚓”,记者敏锐,瞬间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珍贵,因为这是他活着时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他叫张进财,是这次全市表彰的“十大见义勇为模范”之一。他的事迹,在桂城市家喻户晓。我两个月前,刚调来桂城工作。每到一处,都有人说起他的故事,我勾着指头默默数了数,至少已十遍。虽然这是第一次见面,但在我的心里,却早已对他充满了敬意和敬仰。 “我叫张进财。”表彰会结束后,我送他乘车,他自我介绍道。“爸妈生下我时,家里穷,盼望着我能招财进宝呢!”他解释着自己名字的由来,显得有些腼腆。我会心一笑,表示理解,便搀扶着将他送上了车。 199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寒风凛冽。漆黑的小县城,早早归于沉寂。街上偶尔有一两声犬吠,惊吓得原本零星寥落的灯光苍白摇曳。一位老人,牵扯着一名女生急急赶路。突然,从巷道中窜出两名酒气熏天的青年,奔着女生就扑过去搂抱。女生大声哭泣,老人大喊大叫。声音,在夜空中盘旋,凄厉而悲惨。闻声而来一名青年,与两名歹徒奋力打斗,最后成功保护了这名放学归来的女学生。而他自己,却被打得右腿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住了好几个月医院。 他,就是张进财。那日,到县城赶集,卖完水果归来。 2021年秋天的一个午后,阳光慵懒地洒照着大地。两名活泼欢蹦的小孩,像两只无拘无束的小羊,在村中“咩咩”撒欢,尽情追逐嬉戏。忽然,“咚咚”两声,便传来小孩急促的呼救声。正躺在门口木椅上午憩的中年男人,一跃而起,跛着脚朝呼救声方向赶去。只见前面的沼气池里,两名小孩无力地挣扎着。他毫不犹豫,迅即跳入沼气池……两名小孩得救了,但他却因沼气池缺氧和细菌感染,引发大脑组织部分坏死,右脚因感染截去了两根指头。 他,就是张进财。高平县高平乡旮旯屯的一名普通村民。 那次全市见义勇为表彰大会是在2024年夏天召开的。那个夏日,高温闷热。送张进财乘车后,我交代那位记者,尽快将颁奖时的照片洗好送我一张。记者效率挺高,傍晚时分就给我送了过来。我瞧着张进财那腼腆的笑容,心里有股莫名的暖流在涌动。我将照片端正地放在书桌上,嘴里却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张进财,好样的! 晚饭后,我来到绿树成荫的市民公园,三三两两的市民,漫不经心地徘徊。正值夕阳西下,晚霞如火焰般地燃烧,将半边天染成了血红色。偶尔有清风徐来,树枝嘎吱作响,时急时缓,时轻时重,似杂乱无章的乐曲,让人遐想联翩,惬意无比。我正陶醉其中,手机铃声却响起。 电话是高平乡乡长打来的。人未开口,哭声传来。我正诧异,乡长说:“张进财——走了!”乡长把“走了”两个字说得很重,我自然明了其中的意思。“怎么可能?你们不是下午才把他送回村子的吗?”我焦急地反问。这次表彰大会,是高平乡乡长陪着张进财来的。乡长哽咽着说:“今天傍晚,他们村一座木头房屋着火,刚回村的张进财不顾个人安危参与救火,一根烧断的房梁斜砸下来,正砸中他的头部,呜呜……”电话那头,乡长愈发大声哭泣起来…… 我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走回来的。脑袋空荡荡的,没了思绪。望着书桌上的照片,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掉落。上午,还腼腆微笑;下午,却阴阳两隔。 高平县高平乡旮旯屯,那个叫张进财的人,永远地走了! 今年春天,我去高平乡参加一个会议。会前,我专程去了趟旮旯屯。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日。旮旯屯后山的一个土堆,野花怒放,竞相争艳。土堆前,立着一块青石,上面雕刻着:见义勇为模范张进财之墓。我俯下身子,虔诚祭拜。随后顺手摘下几朵艳丽的野花,端正地摆放在墓碑前,而后默默离去…… 第二天,我到乡里参会报到。签完名,刚要走进会场,乡长拿着会议签到册追了上来,告诉我,说我的名字写错了。在我报到签名的一栏,赫然写着:张进财。我先是一愣,却随即释然。微笑着对乡长说:“没错啊,是张进财啊!”乡长有些不解:“您可是这个张靳才啊?”我没做理会,头也不回地走进了会场。 从高平乡回来后,我毅然决然申请将我原有的名字“张靳才”,正式改成了“张进财”。 后来,每次向人介绍自己时,我总会大声地说:“我叫张进财,前进的‘进’,发财的‘财’!”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委政法委) 漫画/高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