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史天昊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美国将通过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等武器装备,同时向俄罗斯发出威胁,若在50天内未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及次级关税。特朗普去年在竞选总统期间承诺会很快解决俄乌冲突,但今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在此事上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一系列“新动作”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俄方并不看好。 美国政策转向 特朗普14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对俄乌战事持续表达不满,称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多次通话“很愉快”却“毫无意义”。他表示,“我们对(俄罗斯)非常、非常不满意。如果我们在50天内没有达成协议,我们将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税率约为100%。” 特朗普还说,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由北约而非美国纳税人支付购买这些武器的费用。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一些装备预计“数日之内”运抵乌克兰。他补充说,一些欧洲国家将把本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转交给乌克兰。 美媒认为,特朗普政府改变对乌军援立场很大程度上缘于其对俄乌谈判停滞以及俄方强硬态度的“挫败感”。本月3日,美俄元首通话讨论乌克兰等问题。特朗普称通话“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此后又多次说对普京“很不满意”。普京则明确表示俄方不会放弃在乌克兰实现既定目标,俄方连日来还加强对乌空袭力度。 美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格雷厄姆表示,特朗普对援助乌克兰“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库普钱认为,“特朗普政府现在可能意识到,如果想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就必须对俄施加更大压力。” 对此,乌克兰方面对美方新政策表示欢迎。乌总统泽连斯基14日深夜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当天分别与特朗普和吕特通话,感谢美国和欧洲愿意向乌提供更多“爱国者”系统,并称美欧还计划提供其他武器装备来击退俄方。 泽连斯基说,他感谢特朗普愿意“支持乌克兰、继续致力于停止杀戮和建立持久且公正的和平”。他与特朗普讨论了向乌方“提供必要工具和解决方案”,以更好保护乌民众,并改善乌方处境。 欧洲盟友买单 在与特朗普会晤后,吕特证实,美国已决定“通过北约向乌克兰大规模提供所需物资”,而欧洲国家将会负担相关费用。特朗普14日表示,欧洲盟友“将运送武器并承担100%的费用”。此前,特朗普还提到“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做生意”。对此,吕特说,德国、芬兰、丹麦、瑞典、挪威、荷兰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装”乌克兰的计划,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特朗普称,一套“爱国者”系统预计在“数日内”运抵乌克兰。据美媒报道,乌克兰目前只装备了6套“爱国者”系统。乌方曾表示,至少需要10套“爱国者”系统才能全面提升乌防空能力。德美防长14日已就德国从美国采购“爱国者”系统援乌一事展开磋商。德国总理默茨先前宣布,德国计划从美国采购两套“爱国者”系统。 美国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14日早上抵达基辅进行访问。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当天与凯洛格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讨论了“实现和平的路径”以及乌美为推动和平更快到来所能共同采取的“切实”举措,包括加强乌防空能力、通过与欧洲协作实现国防武器的联合生产及采购,以及对俄罗斯和“帮助”俄罗斯的国家实施制裁。 美方反复强调,在对乌军援一事上,美国“只负责生产”,买单的是欧洲国家。分析认为,美国政府既不愿意在俄乌冲突上消耗过多资金和资源,也不希望看到乌克兰溃败,而是让欧洲盟友在俄乌战事中承担更多责任,符合其一直强调的“美国利益优先”原则。 俄已做好准备 面对美方高调宣布加大对乌军援力度并对俄发出关税威胁,俄方的反应颇为淡定。在俄方人士看来,特朗普政府在俄乌问题上出现明显政策转向,但俄方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意志坚定,美相关举措难以对俄乌局势和谈判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前线局势,“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无论如何都会实现,无论是通过谈判还是在战场上”。 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特朗普正处于来自欧盟和北约的巨大压力下,甚至是不正当的压力之下。他说,欧盟和北约明目张胆地支持泽连斯基提出让美西方继续向乌克兰供应先进的攻击性武器的要求,而这一切的代价是西方国家的纳税人承担越来越大的损失。 对于美方对俄发出的关税威胁,有分析认为100%关税并不是直接对俄罗斯征收,而是针对与俄罗斯有石油交易的国家,但美方此类威胁作用并不大,因为这些国家都有着很强的独立自主性,不会为屈服于美国而恶化对俄关系。 俄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西多罗夫认为,“特朗普是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人。他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在对俄政策方向上他根本就没有战略,而是凭直觉行事。”俄火箭炮兵科学院信息政策副院长西夫科夫认为,“考虑到特朗普每周都在改变主意,他所谓50天后加征100%关税的声明,我很怀疑这是否会落地。特朗普的这一最后‘通牒’很可能纯粹是政治示威行动。” 俄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表示,特朗普向俄罗斯发出的50天期限最后通牒“非常奇怪”,且西方始终未敦促乌方重启谈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4日表示,乌克兰显然并不急于开启第三轮谈判,而俄罗斯已做好准备,正等待乌方明确谈判时间。

|
|
特朗普转变立场俄方淡定对待
|
|
|
|
( 2025-07-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图为当地时间2025年7月16日,乌克兰康斯坦丁尼夫卡,俄罗斯炮击该市后,乌克兰平民试图扑灭一处房屋火灾。
CFP供图
|
|
□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史天昊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美国将通过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等武器装备,同时向俄罗斯发出威胁,若在50天内未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及次级关税。特朗普去年在竞选总统期间承诺会很快解决俄乌冲突,但今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在此事上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一系列“新动作”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俄方并不看好。 美国政策转向 特朗普14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对俄乌战事持续表达不满,称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多次通话“很愉快”却“毫无意义”。他表示,“我们对(俄罗斯)非常、非常不满意。如果我们在50天内没有达成协议,我们将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税率约为100%。” 特朗普还说,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由北约而非美国纳税人支付购买这些武器的费用。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一些装备预计“数日之内”运抵乌克兰。他补充说,一些欧洲国家将把本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转交给乌克兰。 美媒认为,特朗普政府改变对乌军援立场很大程度上缘于其对俄乌谈判停滞以及俄方强硬态度的“挫败感”。本月3日,美俄元首通话讨论乌克兰等问题。特朗普称通话“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此后又多次说对普京“很不满意”。普京则明确表示俄方不会放弃在乌克兰实现既定目标,俄方连日来还加强对乌空袭力度。 美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格雷厄姆表示,特朗普对援助乌克兰“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库普钱认为,“特朗普政府现在可能意识到,如果想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就必须对俄施加更大压力。” 对此,乌克兰方面对美方新政策表示欢迎。乌总统泽连斯基14日深夜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当天分别与特朗普和吕特通话,感谢美国和欧洲愿意向乌提供更多“爱国者”系统,并称美欧还计划提供其他武器装备来击退俄方。 泽连斯基说,他感谢特朗普愿意“支持乌克兰、继续致力于停止杀戮和建立持久且公正的和平”。他与特朗普讨论了向乌方“提供必要工具和解决方案”,以更好保护乌民众,并改善乌方处境。 欧洲盟友买单 在与特朗普会晤后,吕特证实,美国已决定“通过北约向乌克兰大规模提供所需物资”,而欧洲国家将会负担相关费用。特朗普14日表示,欧洲盟友“将运送武器并承担100%的费用”。此前,特朗普还提到“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做生意”。对此,吕特说,德国、芬兰、丹麦、瑞典、挪威、荷兰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装”乌克兰的计划,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特朗普称,一套“爱国者”系统预计在“数日内”运抵乌克兰。据美媒报道,乌克兰目前只装备了6套“爱国者”系统。乌方曾表示,至少需要10套“爱国者”系统才能全面提升乌防空能力。德美防长14日已就德国从美国采购“爱国者”系统援乌一事展开磋商。德国总理默茨先前宣布,德国计划从美国采购两套“爱国者”系统。 美国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14日早上抵达基辅进行访问。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当天与凯洛格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讨论了“实现和平的路径”以及乌美为推动和平更快到来所能共同采取的“切实”举措,包括加强乌防空能力、通过与欧洲协作实现国防武器的联合生产及采购,以及对俄罗斯和“帮助”俄罗斯的国家实施制裁。 美方反复强调,在对乌军援一事上,美国“只负责生产”,买单的是欧洲国家。分析认为,美国政府既不愿意在俄乌冲突上消耗过多资金和资源,也不希望看到乌克兰溃败,而是让欧洲盟友在俄乌战事中承担更多责任,符合其一直强调的“美国利益优先”原则。 俄已做好准备 面对美方高调宣布加大对乌军援力度并对俄发出关税威胁,俄方的反应颇为淡定。在俄方人士看来,特朗普政府在俄乌问题上出现明显政策转向,但俄方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意志坚定,美相关举措难以对俄乌局势和谈判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前线局势,“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无论如何都会实现,无论是通过谈判还是在战场上”。 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特朗普正处于来自欧盟和北约的巨大压力下,甚至是不正当的压力之下。他说,欧盟和北约明目张胆地支持泽连斯基提出让美西方继续向乌克兰供应先进的攻击性武器的要求,而这一切的代价是西方国家的纳税人承担越来越大的损失。 对于美方对俄发出的关税威胁,有分析认为100%关税并不是直接对俄罗斯征收,而是针对与俄罗斯有石油交易的国家,但美方此类威胁作用并不大,因为这些国家都有着很强的独立自主性,不会为屈服于美国而恶化对俄关系。 俄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西多罗夫认为,“特朗普是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人。他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在对俄政策方向上他根本就没有战略,而是凭直觉行事。”俄火箭炮兵科学院信息政策副院长西夫科夫认为,“考虑到特朗普每周都在改变主意,他所谓50天后加征100%关税的声明,我很怀疑这是否会落地。特朗普的这一最后‘通牒’很可能纯粹是政治示威行动。” 俄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表示,特朗普向俄罗斯发出的50天期限最后通牒“非常奇怪”,且西方始终未敦促乌方重启谈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4日表示,乌克兰显然并不急于开启第三轮谈判,而俄罗斯已做好准备,正等待乌方明确谈判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