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吕佳慧 沈一凡 浙江义乌佛堂镇,因佛得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这里是全国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浙江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市场主体多达两万余家,15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以及高教园区汇聚于此。 作为这片土地的平安守护者,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佛堂派出所立足“枫桥经验”创新实践,以“服务似水润民心、守护若埠固根基、善治如桥聚合力”的治理智慧,通过服务提质、科技赋能、警民共治,为百年商埠注入平安新动能,交出了一份“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亮眼答卷。 打造全域助企惠民新生态 在佛堂派出所,有一段跨越十年的“桃园守护”佳话。 十多年前,村民王大爷的桃园曾屡遭偷窃,派出所迅速行动,将多名违法人员绳之以法,并在桃园周边开展常态化巡逻。此后十年,社区民警换了六任,但守护桃园的接力从未中断。 每年夏天,佛堂派出所的民辅警们也总能如期收到王大爷那篮承载着深厚情谊、最新鲜的桃子。 “群众的认可比任何荣誉都珍贵。”义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佛堂派出所所长黄志强介绍,派出所始终将民生小事作为“头等大事”,以“细致、精致、极致”的服务传递公安温度。 今年五一假期,佛堂老街景区游客突破51.7万人次。为保障游客的安全与良好体验,派出所在老街设立“清风驿站”联勤警务室,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联合多部门为游客提供民情代办、景区旅游导览咨询等12项“一站式”服务,构建“5分钟快速处置圈”,实现高效预警、联动快处。近三年来,佛堂古镇年均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零投诉、零事故、零发案”。 佛堂镇拥有工业企业1296家,其中规上企业就有150余家。 针对企业多元需求,派出所推动成立佛堂共富警务站,提供18项助企服务,形成“企业下单—中心接单—部门跟单”服务闭环。 今年4月,辖区6家企业因纠纷致9个货柜滞留港口,警务站迅速联动司法、海关组建专班,72小时内通过海外义商联络站促成圆满解决,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目前该站已为68家企业解决难题135件,挽回经济损失超3000万元。 佛堂派出所同时创新推出“助企联络官”制度,民警点对点包联企业和项目,特别是对“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集结中心南片区建设等16个重点工程,提供全方位保障,让企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稳稳系上“安全带”。依托辖区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设立的“丝路驿站”,佛堂派出所持续探索高水平涉外人员服务管理标准,不断优化这片投资热土的营商环境。 织密智慧警务防控新网络 佛堂是人口大镇,现有27万实有人口,三分之二以上是流动人口,社会治安呈现隐性矛盾多、风险感知难、治理难度大的特点。 为此,佛堂派出所依托大数据,打出一套“古镇融合码+商埠卫士+治理通App”的智治“组合拳”。 以往,群众家门口张贴着许多部门的办事二维码,佛堂派出所探索推出“古镇融合码”,将7部门办事码合一,群众扫码、一键办事,部门扫码、分类运用。截至目前,“古镇融合码”已线上纾困解难200余件。 在佛堂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商埠卫士”大数据模型正实时分析数据,这套风险预警系统,助推辖区治安警情下降33.9%、刑事警情下降26.1%,命案“零发生”。依托“治理通”App,实现“派出所供料、党政吹哨、部门报到”,累计闭环处置矛盾纠纷2975起。 佛堂派出所还以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牵引,构建“大数据+铁脚板+硬科技”警务模式,在辖区部署9000余路监控、36台高空鹰眼和27架无人机,织就立体“天网”,社区民警通过“古镇微警”平台与18万居民保持实时互动,62.5%的警力下沉社区形成了高效的警务团队。 “老百姓有烦心事,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来找我们,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荣幸。”社区民警王维自豪地展示着他手机里35322名辖区“好友”。 构筑“万善义警”共治新格局 数百年前,佛堂老百姓众筹架起“万善浮桥”。如今,佛堂派出所践行“善警行舟”理念,致力于架设警民双向奔赴的平安桥、幸福桥。 在浙大“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西湖友谊奖”获得者、义乌首位外籍医生、也门籍教授阿马尔作为“万善义警”金牌调解员,今年带动75名外籍师生加入“万善义警”队伍。 “万善义警”传承“万善浮桥”的共建精神,形成“百人先锋队+千人服务队+万人志愿队”三级架构。这支由乡贤、商户、企业职工、外籍师生等组成的志愿队伍,已发展成为覆盖210个“警保民”共治单元,配备可视化报警设备,开展景区巡逻、矛盾化解、反诈普法、民生服务等志愿活动的共治力量。 在热闹的古镇街头,每天都有1000多名群众在民辅警带领下走街串巷,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大巡防、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行动,为守护佛堂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凝聚治理合力,佛堂派出所还积极推动成立“佛堂社会治理中心”,集成16个部门资源力量,组建3支非警务事项联动处置队伍下沉6大防区,并贯通110应急联动平台数据,打通了“治理中心—派出所—村社”循环、“警格+网格”双管控,构建了全域调解阵地,切实让矛盾不出村镇,化解在萌芽状态。

|
|
百年商埠架起警民“双向奔赴”平安桥
|
|
|
|
( 2025-07-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吕佳慧 沈一凡 浙江义乌佛堂镇,因佛得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这里是全国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浙江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市场主体多达两万余家,15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以及高教园区汇聚于此。 作为这片土地的平安守护者,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佛堂派出所立足“枫桥经验”创新实践,以“服务似水润民心、守护若埠固根基、善治如桥聚合力”的治理智慧,通过服务提质、科技赋能、警民共治,为百年商埠注入平安新动能,交出了一份“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亮眼答卷。 打造全域助企惠民新生态 在佛堂派出所,有一段跨越十年的“桃园守护”佳话。 十多年前,村民王大爷的桃园曾屡遭偷窃,派出所迅速行动,将多名违法人员绳之以法,并在桃园周边开展常态化巡逻。此后十年,社区民警换了六任,但守护桃园的接力从未中断。 每年夏天,佛堂派出所的民辅警们也总能如期收到王大爷那篮承载着深厚情谊、最新鲜的桃子。 “群众的认可比任何荣誉都珍贵。”义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佛堂派出所所长黄志强介绍,派出所始终将民生小事作为“头等大事”,以“细致、精致、极致”的服务传递公安温度。 今年五一假期,佛堂老街景区游客突破51.7万人次。为保障游客的安全与良好体验,派出所在老街设立“清风驿站”联勤警务室,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联合多部门为游客提供民情代办、景区旅游导览咨询等12项“一站式”服务,构建“5分钟快速处置圈”,实现高效预警、联动快处。近三年来,佛堂古镇年均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零投诉、零事故、零发案”。 佛堂镇拥有工业企业1296家,其中规上企业就有150余家。 针对企业多元需求,派出所推动成立佛堂共富警务站,提供18项助企服务,形成“企业下单—中心接单—部门跟单”服务闭环。 今年4月,辖区6家企业因纠纷致9个货柜滞留港口,警务站迅速联动司法、海关组建专班,72小时内通过海外义商联络站促成圆满解决,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目前该站已为68家企业解决难题135件,挽回经济损失超3000万元。 佛堂派出所同时创新推出“助企联络官”制度,民警点对点包联企业和项目,特别是对“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集结中心南片区建设等16个重点工程,提供全方位保障,让企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稳稳系上“安全带”。依托辖区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设立的“丝路驿站”,佛堂派出所持续探索高水平涉外人员服务管理标准,不断优化这片投资热土的营商环境。 织密智慧警务防控新网络 佛堂是人口大镇,现有27万实有人口,三分之二以上是流动人口,社会治安呈现隐性矛盾多、风险感知难、治理难度大的特点。 为此,佛堂派出所依托大数据,打出一套“古镇融合码+商埠卫士+治理通App”的智治“组合拳”。 以往,群众家门口张贴着许多部门的办事二维码,佛堂派出所探索推出“古镇融合码”,将7部门办事码合一,群众扫码、一键办事,部门扫码、分类运用。截至目前,“古镇融合码”已线上纾困解难200余件。 在佛堂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商埠卫士”大数据模型正实时分析数据,这套风险预警系统,助推辖区治安警情下降33.9%、刑事警情下降26.1%,命案“零发生”。依托“治理通”App,实现“派出所供料、党政吹哨、部门报到”,累计闭环处置矛盾纠纷2975起。 佛堂派出所还以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牵引,构建“大数据+铁脚板+硬科技”警务模式,在辖区部署9000余路监控、36台高空鹰眼和27架无人机,织就立体“天网”,社区民警通过“古镇微警”平台与18万居民保持实时互动,62.5%的警力下沉社区形成了高效的警务团队。 “老百姓有烦心事,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来找我们,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荣幸。”社区民警王维自豪地展示着他手机里35322名辖区“好友”。 构筑“万善义警”共治新格局 数百年前,佛堂老百姓众筹架起“万善浮桥”。如今,佛堂派出所践行“善警行舟”理念,致力于架设警民双向奔赴的平安桥、幸福桥。 在浙大“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西湖友谊奖”获得者、义乌首位外籍医生、也门籍教授阿马尔作为“万善义警”金牌调解员,今年带动75名外籍师生加入“万善义警”队伍。 “万善义警”传承“万善浮桥”的共建精神,形成“百人先锋队+千人服务队+万人志愿队”三级架构。这支由乡贤、商户、企业职工、外籍师生等组成的志愿队伍,已发展成为覆盖210个“警保民”共治单元,配备可视化报警设备,开展景区巡逻、矛盾化解、反诈普法、民生服务等志愿活动的共治力量。 在热闹的古镇街头,每天都有1000多名群众在民辅警带领下走街串巷,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大巡防、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行动,为守护佛堂贡献力量。 为进一步凝聚治理合力,佛堂派出所还积极推动成立“佛堂社会治理中心”,集成16个部门资源力量,组建3支非警务事项联动处置队伍下沉6大防区,并贯通110应急联动平台数据,打通了“治理中心—派出所—村社”循环、“警格+网格”双管控,构建了全域调解阵地,切实让矛盾不出村镇,化解在萌芽状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