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调研
9 4/9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司法之力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 全力开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局面
· 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 狠抓规范化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

狠抓规范化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

( 2025-06-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王晓东 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规范化是法院工作的重要要求,贯穿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旨在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权威。审判执行质量不够优、行政管理跟不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审判管理规范化没有做实。解决审判工作质效总体不高的问题,重点在于确保审判管理符合司法规律,关键在于从严规范、落实落细。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以规范化建设破题开路,以更严谨的态度、更扎实的作风、更科学的管理推动各项工作迈向新高度、实现新发展。
  规范化建设是从法院工作实际出发,规范司法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新要求、新期待的必由之路。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法院工作与自我革命的内在联系,及时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司法实践。
  规范化建设是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抓手。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卷土重来。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审判机关,要坚持抓规范、抓作风,久久为功,真正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助力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规范化建设是促进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法院面临案件总量高位运行、司法改革纵深推进、群众司法需求更加多元、定分止争任务愈发艰巨等多重考验。为此,要将执法办案纳入规范化轨道,严格规范办案流程和行为,引导广大干警在正确的道路上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聚焦主责主业,将规范化建设融入法院工作各环节
  人民法院要聚焦主责主业,通过规范化建设抓改革、促管理,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在立案环节展现良好形象。立案诉讼服务工作是司法为民的“第一道窗口”,其规范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第一印象。抓好诉讼服务规范化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解纷效能、做实定分止争具有重要意义。立案条线干警要将自身定位从“程序办理者”转变为“矛盾化解者”、从“被动受理者”转变为“主动服务者”、从“事务办理者”转变为“法治引领者”,推动立案诉服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以“如我在诉”意识把当事人的“揪心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事”,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
  在审判环节突出公正高效。审判工作规范化是提高案件办理质效的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固强补弱,带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对于司法裁判而言,要时刻牢记“100-1=0”,抓实抓好办案质量。在个案办理方面,要不断提高庭审和文书质量;在案件监管方面,要突出院庭长的监管职责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在条线指导方面,要定期召开数据会商会,研判审判态势,形成提醒、督办、跟踪问效、反馈的管理闭环,把业务指导落到实处;在审限管理方面,要紧盯审判流程节点,将办案责任压实到人。
  在执行环节彰显司法权威。规范化是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上级法院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法院案件办理、专项工作等的监督管理力度,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法院改进工作,落实好集约查控措施,不断提升财产查控处置成效。要持续加大小标的、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活动,对具有履行能力但拒不申报财产、妨碍抗拒执行、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坚决通过法定程序采取强制措施,提升执行效果。要全面深化执行公开,接受当事人监督,主动将财产调查处置、强制措施、案款到账等主要节点纳入公开范围,保障当事人知情权。主动邀请申请执行人参与执行难度大的执行案件,加深其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及对法院的信任。
  三、锻造过硬队伍,以“九分落实”保障规范化建设落地见效
  锻造一支执行力强、能力素质高的法院铁军,是抓实规范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深刻把握“抓队伍就是抓根本”的理念,牢牢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从能力、担当、激励三方面精准发力,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狠抓能力提升,夯实专业根基。在知识快速更新、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完善、新型案件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不学习就会落后,就无法适应审判工作的要求。要通过不断学思践悟,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专业功底,努力实现案件办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定期总结学习和实践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和办案模式。要积极参与学术研讨和业务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强化责任担当,释放履职效能。有岗位就有职责,有职责就要有作为。每一名干警都要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认真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责,跑出“加速度”,干出“硬成绩”。特别是广大基层一线法官,要以正确的心态看待工作压力,善于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秉持“苦干”的执着、“实干”的作风和“巧干”的智慧,以对法律、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办理好每一起案件。院庭长等“关键少数”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多办案、办好案,主动承担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工作,发挥“头雁效应”,激励广大干警积极进取、担当作为。
  完善激励奖惩,激发内生动力。保障措施不到位、奖惩措施不分明,是削弱队伍战斗力的关键因素。要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就必须树立公平公正、奖罚分明的鲜明导向,做实严管和厚爱。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警工作业绩,精准区分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打破“大锅饭”,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方面体现考核结果,激发干警“打头阵、当主攻、做先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干警们切身体会到,只要干得出色、干出实绩,就一定有舞台、有前途、有奔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