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社会
|
|
□ 高际永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是著名的革命圣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党在西柏坡指挥战略决战、推进土地改革、推动工作重心转移、筹建新中国,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可以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依法治国从这里启航”。 西柏坡,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筹备新中国法治建设的红色印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党在西柏坡颁布起草三部大法,奠定了“共和国法治的基石”。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这是在西柏坡书写的第一部大法,不仅总结了我党近二十年的土地立法经验,还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立法和土改运动提供了历史借鉴。召开了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成立了婚姻法起草小组并开始工作,1950年5月1日起,婚姻法颁布实施,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国家法律。起草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制定法令规章,开创了“依法执政的先河”。1948年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从成立到结束工作不到一年时间,由其制订颁行的法令、训令、条例、规章、通则、细则多达200条,涵盖政治经济、农业水利、公安司法、财政税务、科教卫生等诸多方面,被称为“共和国法治建设的雏形”。 西柏坡时期建立的制度规定,标志着“从严治党立规矩”。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九月会议”,颁布了《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请示报告制度正式建立。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根据毛泽东提议,会议作出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及时纠正了我党一些干部的错误认识,为新中国进一步统一思想、制定新的法律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以“四三一”的模式,传承和利用好西柏坡红色法治文化。 一方面,建立四个阵地,强化宣传效果。在主展览馆增加规矩法律专题展,依托廉政教育馆、国家安全教育馆,再现西柏坡时期党的法治建设的实践,建设法治公园,通过雕塑、道旗、标语、宪法宣誓墙等形式,增强法治学习的氛围感和仪式感。建馆以来,共接待观众5200多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效果良好。 另一方面,举办三个活动,丰富宣传方式。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法治思想研讨会,举行一次法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开展一次“西柏坡——依法治国从这里启航”专题展览,通过讲、唱、跳等艺术形式宣讲西柏坡的法治文化,特别是打造了情景报告剧,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和演出,共开展巡演300余场,受众人群达50多万人次。 此外,通过设计一个联线集群,将西柏坡相关旧址、场地联线,打造法治宣传的精品线路和教育集群,制作成旅游地图,向游客发放,全面展示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一段历史,一座丰碑;“两个务必”,至今牢记;依法治国,扬帆启航;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石家庄市将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全方位、全角度、全景式宣传展示、传播西柏坡红色法治文化,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共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 (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本报记者赵晨熙整理)

|
|
“四三一”模式传承西柏坡红色法治文化
|
|
|
|
( 2025-04-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社会 |
|
□ 高际永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是著名的革命圣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党在西柏坡指挥战略决战、推进土地改革、推动工作重心转移、筹建新中国,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可以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依法治国从这里启航”。 西柏坡,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筹备新中国法治建设的红色印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党在西柏坡颁布起草三部大法,奠定了“共和国法治的基石”。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这是在西柏坡书写的第一部大法,不仅总结了我党近二十年的土地立法经验,还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立法和土改运动提供了历史借鉴。召开了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成立了婚姻法起草小组并开始工作,1950年5月1日起,婚姻法颁布实施,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国家法律。起草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制定法令规章,开创了“依法执政的先河”。1948年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从成立到结束工作不到一年时间,由其制订颁行的法令、训令、条例、规章、通则、细则多达200条,涵盖政治经济、农业水利、公安司法、财政税务、科教卫生等诸多方面,被称为“共和国法治建设的雏形”。 西柏坡时期建立的制度规定,标志着“从严治党立规矩”。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九月会议”,颁布了《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请示报告制度正式建立。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根据毛泽东提议,会议作出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及时纠正了我党一些干部的错误认识,为新中国进一步统一思想、制定新的法律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以“四三一”的模式,传承和利用好西柏坡红色法治文化。 一方面,建立四个阵地,强化宣传效果。在主展览馆增加规矩法律专题展,依托廉政教育馆、国家安全教育馆,再现西柏坡时期党的法治建设的实践,建设法治公园,通过雕塑、道旗、标语、宪法宣誓墙等形式,增强法治学习的氛围感和仪式感。建馆以来,共接待观众5200多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效果良好。 另一方面,举办三个活动,丰富宣传方式。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法治思想研讨会,举行一次法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开展一次“西柏坡——依法治国从这里启航”专题展览,通过讲、唱、跳等艺术形式宣讲西柏坡的法治文化,特别是打造了情景报告剧,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展和演出,共开展巡演300余场,受众人群达50多万人次。 此外,通过设计一个联线集群,将西柏坡相关旧址、场地联线,打造法治宣传的精品线路和教育集群,制作成旅游地图,向游客发放,全面展示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一段历史,一座丰碑;“两个务必”,至今牢记;依法治国,扬帆启航;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石家庄市将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全方位、全角度、全景式宣传展示、传播西柏坡红色法治文化,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共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 (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本报记者赵晨熙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