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驻斯里兰卡记者 韩博 文/图 新时代以来,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推动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足发展。目前,中国同越南等多个周边国家在双边层面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今年是中国和越南建交75周年。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在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双边关系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受报社指派,我于4月初赴越南采访。在越南的几天时间里,我深切感受到中越关系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双向奔赴”的生动例证。 人文交流丰富多元 在越南首都河内,传统与现代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抵达河内第一天,我就赶往越南国家级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河内文庙”。文庙距今已有955年历史。当我走进主殿,首先看到康熙皇帝题写的“万世师表”匾额以及供奉的孔子像,一瞬间仿佛置身北京孔庙和曲阜孔庙。 越南讲解员对我说,“河内文庙”不仅是儒家思想在越南传播的见证,还是越南尊师重道、重视教育传统的象征。每年大考前,许多学生都会前往文庙祈福,希望考试顺利、金榜题名。目前,文庙更是中越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例证。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近年来,中越人文交流丰富多元,为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中国赴越游客超过370万人次。此外,“中文热”在越南持续升温,越南全国有50多所高校开设中文系或中文专业。河内大学孔子学院的数据显示,今年越南报名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再创新高,一季度就有9898人次报名。 在文庙内,我遇到正在学中文的越南学生阮玉。她告诉我,她最喜欢的饮料是蜜雪冰城的珍珠奶茶、最喜欢的歌曲是《三拜红尘凉》、最喜欢的电视剧是《苍兰诀》,未来的梦想是去中国留学。 2025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以此为契机,中越人文交流将更上层楼。中方将邀请越南青年来华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增进两国年轻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双方还将扎实落实两国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2023年—2027年文化和旅游合作执行计划,鼓励两国文化机构、艺术院团开展交流合作。越方支持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开展活动,中方欢迎越南早日在北京设立文化中心。 经贸合作硕果累累 近年来,不仅中越人文交流不断升温,经贸往来也愈发频繁、经贸合作硕果累累。据记者了解,自2004年起,中国就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16年起,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越双边贸易额连续4年突破2000亿美元,2024年达2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国际关系司司长陶越英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示,越南商品出口到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潜力很大,两国商品结构互补性强,中越双方经济纽带愈发紧密。 在中越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加快两国发展战略对接,落实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合作规划,优先加快推进两国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此外,双方同意发挥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区作用,推动双边贸易朝着平衡方向发展。 越南国家通讯社近日刊文称,在保护主义抬头、单边挑战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越中两国将加大经贸合作、推进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在先进制造、绿色能源、智能物流、电子商务和区域供应链一体化等关键领域寻找新的增长机遇。 双边关系更上层楼 此次越南之行,河内轻轨2号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绿色涂装的河内轻轨2号线列车穿行在高楼、民居之间,乘客坐在车上就能将河内风景尽收眼底。 作为越南首个城市轻轨项目,河内轻轨2号线采用中国设备、技术和标准,由中国企业承建,是中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两廊一圈”战略对接的标志性项目。2021年11月开通运营以来有效缓解了河内交通拥堵问题,现在不仅成为越南网红打卡点,更成为中越关系深化的生动注脚。乘客阮潭告诉我,轻轨给当地人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现在她每天都乘轻轨通勤,往返可节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无独有偶,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越南海阳火电站项目投产五年来为越南北部电网提供能源支撑,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在越南市场为中资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上述项目不仅是中越双方合作成果,更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越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以及中越关系进入新阶段的例证。 回顾建交75年来中越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历久弥坚。进入新时代,中越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23年12月宣布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以来,中越关系进入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务实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新阶段。 此次最新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方一致认为,以中越建交75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推动双方互利合作向更高质量发展、两国战略协作向更深层次推进,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中越两国近年来相互成就、共同发展。越南国家通讯社等多家越南媒体在近日的报道中提及,中国始终将越南视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双方未来将全面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
|
中国与周边国家“双向奔赴”的生动例证
|
本报记者赴越南采访见闻
|
|
|
( 2025-04-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近年来,中越人文交流丰富多元。图为胡志明故居前的书法老人为中国游客书写“同心”。 |
|
□ 本报驻斯里兰卡记者 韩博 文/图 新时代以来,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推动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足发展。目前,中国同越南等多个周边国家在双边层面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今年是中国和越南建交75周年。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在人文交流、经贸合作、双边关系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受报社指派,我于4月初赴越南采访。在越南的几天时间里,我深切感受到中越关系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双向奔赴”的生动例证。 人文交流丰富多元 在越南首都河内,传统与现代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抵达河内第一天,我就赶往越南国家级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河内文庙”。文庙距今已有955年历史。当我走进主殿,首先看到康熙皇帝题写的“万世师表”匾额以及供奉的孔子像,一瞬间仿佛置身北京孔庙和曲阜孔庙。 越南讲解员对我说,“河内文庙”不仅是儒家思想在越南传播的见证,还是越南尊师重道、重视教育传统的象征。每年大考前,许多学生都会前往文庙祈福,希望考试顺利、金榜题名。目前,文庙更是中越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例证。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近年来,中越人文交流丰富多元,为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中国赴越游客超过370万人次。此外,“中文热”在越南持续升温,越南全国有50多所高校开设中文系或中文专业。河内大学孔子学院的数据显示,今年越南报名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再创新高,一季度就有9898人次报名。 在文庙内,我遇到正在学中文的越南学生阮玉。她告诉我,她最喜欢的饮料是蜜雪冰城的珍珠奶茶、最喜欢的歌曲是《三拜红尘凉》、最喜欢的电视剧是《苍兰诀》,未来的梦想是去中国留学。 2025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以此为契机,中越人文交流将更上层楼。中方将邀请越南青年来华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增进两国年轻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双方还将扎实落实两国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2023年—2027年文化和旅游合作执行计划,鼓励两国文化机构、艺术院团开展交流合作。越方支持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开展活动,中方欢迎越南早日在北京设立文化中心。 经贸合作硕果累累 近年来,不仅中越人文交流不断升温,经贸往来也愈发频繁、经贸合作硕果累累。据记者了解,自2004年起,中国就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16年起,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越双边贸易额连续4年突破2000亿美元,2024年达2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国际关系司司长陶越英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示,越南商品出口到中国市场的机会和潜力很大,两国商品结构互补性强,中越双方经济纽带愈发紧密。 在中越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加快两国发展战略对接,落实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合作规划,优先加快推进两国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此外,双方同意发挥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区作用,推动双边贸易朝着平衡方向发展。 越南国家通讯社近日刊文称,在保护主义抬头、单边挑战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越中两国将加大经贸合作、推进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在先进制造、绿色能源、智能物流、电子商务和区域供应链一体化等关键领域寻找新的增长机遇。 双边关系更上层楼 此次越南之行,河内轻轨2号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绿色涂装的河内轻轨2号线列车穿行在高楼、民居之间,乘客坐在车上就能将河内风景尽收眼底。 作为越南首个城市轻轨项目,河内轻轨2号线采用中国设备、技术和标准,由中国企业承建,是中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两廊一圈”战略对接的标志性项目。2021年11月开通运营以来有效缓解了河内交通拥堵问题,现在不仅成为越南网红打卡点,更成为中越关系深化的生动注脚。乘客阮潭告诉我,轻轨给当地人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现在她每天都乘轻轨通勤,往返可节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无独有偶,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越南海阳火电站项目投产五年来为越南北部电网提供能源支撑,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在越南市场为中资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上述项目不仅是中越双方合作成果,更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越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以及中越关系进入新阶段的例证。 回顾建交75年来中越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历久弥坚。进入新时代,中越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23年12月宣布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以来,中越关系进入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务实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新阶段。 此次最新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方一致认为,以中越建交75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推动双方互利合作向更高质量发展、两国战略协作向更深层次推进,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中越两国近年来相互成就、共同发展。越南国家通讯社等多家越南媒体在近日的报道中提及,中国始终将越南视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双方未来将全面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