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环球法治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日本“主动网络防御”相关法案获众议院通过
· 日程敲定 韩国政坛进入“选举模式”
· 揭开西方对外政策双重标准的虚伪面纱
· 日本国土强韧化计划草案出炉
· 欧盟提议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
· 亚美尼亚总统签署加入欧盟法案

日本“主动网络防御”相关法案获众议院通过
法案引发外界对公民隐私权及地区安全局势广泛关注

( 2025-04-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图为日本众议院召开全体会议。 CFP供图
  □ 本报记者 苏宁
  
  4月8日,日本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了“主动网络防御”相关法案,预计法案在交付参议院审议通过后,将于本届国会会期内正式立法,并于2027年度开始施行。
  “主动网络防御”是日本在网络空间安保战略的关键举措,法案扩大了日本政府对网络实施常态化监视的权限,并授权警察和自卫队可对网络入侵者采取先制性攻击手段。分析人士指出,法案将强化对日本重要计算机系统、基础设施网络等的保护,但同时也引发了外界对公民隐私权及地区安全局势的广泛关注。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
  综合日本媒体报道,“主动网络防御”相关法案支持日本政府部门常态化监视网络通信信息,政府部门将依据法案重点对外国之间以及日本国内与国外之间的网络通信信息进行常态化搜集分析,当发现对政府机关以及供电、铁道、金融等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征候时,警察或自卫队可侵入对方网络系统实施删除攻击程序等无害化处置措施。其中,一般性任务由警察承担,“特别强大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攻击者”由自卫队应对。
  针对法案的重要性,8日,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强调,日本必须实现将网络安保领域的应对能力提升至与欧美主要国家同等以上水平的目标。
  分析人士指出,法案的核心在于突破传统网络防御的被动性,允许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未发生实际攻击时,对潜在威胁进行“先发制人”式的主动干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实施网络入侵与情报解析,在发现可疑网络活动时,政府可对国内外目标系统实施入侵,以获取攻击计划或调查取证;二是瘫痪攻击源,警察和自卫队通过技术手段直接摧毁攻击方的服务器或网络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置;三是开展常态化网络巡逻,建立全天候监控体系,覆盖电力、金融等关键基础设施,确保对威胁“早发现、早处置”。
  此外,法案还规定民间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及个人有义务配合政府部门工作,提供相关数据,在受到网络攻击时必须向政府部门报告。
  另外,日本将根据法案新设立第三方机构“网络通信情报监理委员会”,对政府部门的情报监视和无害化处置措施是否适当进行检查评估。
  关于主动网络防御,日本在2022年年底出台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就已明确提出;2024年5月,政府启动跨部门讨论并开设专家会议筹备立法工作;2025年2月,召集内阁会议批准“主动网络防御”相关法案草案并提交本届国会。
如何保障隐私权成焦点
  日本宪法第21条规定,“不得检阅和侵犯通信秘密”。法案在众议院审议过程中,是否与宪法第21条相抵触成为争论焦点之一。
  日本共产党批评称,法案赋予政府过度权力,可能侵犯宪法保障的“通信秘密”,且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民间组织则警告,政府可能滥用权限监控公民,形成“网络威权”。
  为兼顾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日本众议院对法案作了小幅度修改,包括明文规定不得对通信秘密等公民权利与自由构成不当的限制,并要求“网络通信情报监理委员会”就通信监视、执行无害化措施等情况定期向国会报告,此外,法案附则规定,施行3年后对运用情况进行检讨,视情采取补充完善措施。
  政府部门将搜集分析网络IP地址、收发邮件时间等信息,但不会涉及邮件文件名及文件内容,“对通信秘密的限制限定在必要最小范围内,不违反宪法”,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如此说明。
防御过度恐引外界疑虑
  日本政府强调,出台“主动网络防御”法案是应对国家网络安全威胁的必要手段。据日本政府统计,2022年度针对日本政府机构的网络攻击超过108万次,鉴于此,日本2025财年防卫预算中网络战能力被列为重点投资领域,预算总额达8.7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后,林芳正表示:“网络攻击已成为现代战争的前沿,日本必须拥有与盟友相匹配的防御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维护网络安全无可厚非,但如果将网络安全问题政治化,渲染“威胁”,采取超出必要的措施,将可能加剧地区紧张。
  当前,日本强军扩武的动向引发外界不少质疑和担忧,日本已经确定在数年内将防卫费提升至GDP的2%,发展进攻性的“反击能力”,不断深化日美军事同盟,并在同盟中开始承担更多“矛”的角色。网络作战能力方面,日本防卫省计划于2027年年底前将自卫队网络专门部队的规模由2023年的2000人扩充至4000人。
  此外,有报道指出,日本导入“主动网络防御”实际上是谋求加入“五眼联盟”的需要。“五眼联盟”在情报共享方面有较高门槛,而日本目前对获取公民情报信息、开展通信监听的限制还比较严格,导致日本在情报体系和情报搜集能力方面达不到“五眼联盟”的要求。
  出台“主动网络防御”相关法案究竟是日本应对网络客观现实威胁的必要举措,还是在网络领域谋求“军事正常化”的又一环节?外界对此拭目以待,而如何在国家安全与公民权利、国际协作与地区稳定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日本政府长期面临的考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