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让民警从“靠经验”到“有章法”
· “首席数据官”勾勒智慧警务新图景
· 赣州“AI企业警务助手”上线
· 国务院安委会对河北隆化县老年
公寓重大火灾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 要求审慎制定合作机构准入标准
· 专项整治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等
· 共同编制好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
· 黑龙江印发2025年涉外法治建设工作要点
· 张家口桥东区税务局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
· 筑牢反诈防线 

连云港公安实体化运行基础管控中心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让民警从“靠经验”到“有章法”

( 2025-04-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通讯员 张文声 徐翔
  
  今年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强化“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体系建设,深耕警务改革“试验田”,最大限度聚合数据、整合资源、融合赋能,实体化运行基础管控中心,全面提升全市基层基础工作质效。自运行以来,累计下发工作任务13.5万条,任务完成合格率达99.8%;指令调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898条,化解率达95.3%,因矛盾纠纷导致“民转刑”案事件零发生,有效实现工作增效、民警减负。
精准作业
激发智慧警务新动能

  “辖区商业街及周边近期警情多发,请加大巡防力度。”3月24日早上9时许,连云港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朝阳派出所社区民警黄冬青的警务通上收到一条来自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的待办任务。打开“任务标准件”后,任务要求、完成时间节点清晰可见。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把“千条线”拧成“一根绳”,是做好基础工作的关键。今年1月起,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通过标准化方法和数字化技术,全面梳理涉派出所工作,逐项明确工作内容、规定动作、职责边界,精简整合形成工作清单,并由基础管控中心预先“过滤”分类后以“任务标准件”形式实时下发,帮助社区民警针对性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抓在点上、落在实处。
  “人员信息核查、反诈入户宣传……单纯依靠‘铁脚板’,难免会有疏漏。如今有中心指引,让任务清单化,每天做什么、重点完成什么一目了然。”谈起“任务标准件”给社区工作带来的改变,黄冬青深有感触。
  作为全省率先采用“任务标准件”下发任务的市级平台,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全量汇聚警情数据,丰富平台模块,创建3种10类42项46个标准件,搭建场景应用模型38个,最大程度实现了社区民警“精细走访、精准巡防”目标,让新警从“无从下手”到“快速进入角色”,让民警从“靠经验”到“有章法”,为“打、防、管、控、建”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制融通
构建多元共治新体系

  “多亏你们帮忙调解,困扰我许久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不久前,市民王先生向派出所民警表示感谢。
  3月7日,连云港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通过整合梳理网情、警情,关注到王先生与邻居因噪声扰民问题多次发生激烈争执,判定该事件风险等级后,立即通过平台下发指令交办属地派出所介入化解。经海州公安分局新东派出所联合社区街道、司法部门共同调处,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纠纷的快速解决得益于基础管控中心的统筹整合。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通过建立警情多维筛查模型,对重复报警、历史积怨、高频接触的纠纷进行重点标注、分色预警,并将矛盾纠纷当事人信息、关联警情、调解进度及回访等相关情况关联到社区警务手机App上,为社区民警更好掌握、化解纠纷提供“可视化平台”,推动纠纷隐患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确保得到闭环处置。
  同时,为防止警情高峰时段民警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处置,基础管控中心创新推出相邻警务区联勤“AB角”协作警务机制,做到处置民警全时段在线,确保社区一旦发生纠纷、案件,能够第一时间将风险隐患化解在源头。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积极推动共创市级层面矛盾化解协作机制,构建跨领域、跨部门的协同联动、问题联治,主动与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卫健委、徐州铁路公安处连云港高铁站派出所等10家单位和企业对接,围绕“人、地、物、事件、组织、处置力量”等要素,汇聚17.4亿条政务、企业、公安数据进行建模研判分析,做到数据“一平台”共享、要素“一张图”展示,进一步推动社区警务与网格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公安小循环、党政大联动”。
进圈入群
打造为民服务新范式

  前不久,灌南县公安局桥西派出所所长魏良越接到“所长直达码”发来的群众求助,对方称在外地遇到有关户籍问题,需要老家派出所协助。随后,魏良越立即组织实地走访,了解相关情况,翻阅存档材料,开展多轮会商,最终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群众发短信给魏良越,对老家的派出所连连称赞。
  基层基础工作离群众最近。为了用心构建港城公安品牌矩阵,擦亮为民服务“金色名片”,连云港市公安局创新推出“所长直达码”“社区民警数字名片”,群众可以通过“码上办”平台,点对点联系辖区民警,表达意见建议、业务咨询、急事办理等诉求,体验24小时业务咨询、户籍业务网上申办、矛盾纠纷网上申报、出租房屋网上备案、警务资讯等“专属警务”服务。
  此外,为确保基层基础更加坚实,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还科学研究、动态优化质态评价体系,加快研发“企业微信”小程序,利用“进圈入群”向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实现对社区民警精准评价,推动社区民警做到“真上门、真见面、真化解、真回访”。
  “基础管控中心实体化运行,有效规范了基层基础和主防业务,统筹推进了横向协同和内外联动,实现工作内容可量化、过程可控制、成效可评价,让‘派出所主防’工作更加规范、更加扎实、更加托底。”连云港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负责人蒋海成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