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本报讯 记者张雪泓 实习生隗欣怡记者近日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获悉,2022年至2024年,该院共审结涉不可移动文物民事案件236件,案件数量呈下降态势,矛盾柔性解决的效果良好。 据介绍,在已审结的236件民事案件中,以判决结案的121件,占比51.27%;以调解结案的105件,占比44.49%,案件服判息诉效果明显。东城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徐静介绍说,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面临多样风险,文物保护力度依然不足,审判专业化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合力仍需加强。 “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应建立有效衔接。”徐静说,案件审理中发现,即使已有生效判决确认了一方应当履行的义务,但因文物特殊性需涉及审批前置程序,往往无法通过强制力直接执行。若义务人履行时消极怠慢,司法和行政的衔接不畅会影响文物的保护效果。 据介绍,近年来,东城法院妥善审结了一批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轴线申遗改造案件。依托“涉文化领域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建设,东城法院于2023年成立文物保护专业审判团队,实现“一文物一团队一档案”,打造“勘验+”模式,做到涉文物审判应勘验尽勘验,案件调解结案率达43%。2024年,东城法院在16起案件中要求当事人签署文物保护承诺书,发出北京法院首份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司法保护令。面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东城法院积极探索“法护文脉”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专业引领、文化引领“三个引领”实现文物司法保护质效并举,以“和合·中轴”法院文化品牌打造凝聚合力。

|
|
北京东城法院审结涉不可移动文物民事案236件
|
|
|
|
( 2025-03-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本报讯 记者张雪泓 实习生隗欣怡记者近日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获悉,2022年至2024年,该院共审结涉不可移动文物民事案件236件,案件数量呈下降态势,矛盾柔性解决的效果良好。 据介绍,在已审结的236件民事案件中,以判决结案的121件,占比51.27%;以调解结案的105件,占比44.49%,案件服判息诉效果明显。东城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徐静介绍说,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面临多样风险,文物保护力度依然不足,审判专业化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合力仍需加强。 “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应建立有效衔接。”徐静说,案件审理中发现,即使已有生效判决确认了一方应当履行的义务,但因文物特殊性需涉及审批前置程序,往往无法通过强制力直接执行。若义务人履行时消极怠慢,司法和行政的衔接不畅会影响文物的保护效果。 据介绍,近年来,东城法院妥善审结了一批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轴线申遗改造案件。依托“涉文化领域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建设,东城法院于2023年成立文物保护专业审判团队,实现“一文物一团队一档案”,打造“勘验+”模式,做到涉文物审判应勘验尽勘验,案件调解结案率达43%。2024年,东城法院在16起案件中要求当事人签署文物保护承诺书,发出北京法院首份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司法保护令。面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东城法院积极探索“法护文脉”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专业引领、文化引领“三个引领”实现文物司法保护质效并举,以“和合·中轴”法院文化品牌打造凝聚合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