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政府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2024年我国自然资源工作取得闪亮成绩单
· 累计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00余个
· 为平安陕西建设注入市场监管硬核动能
· 山东市场监管部门让服务跑在执法前
· 严厉打击“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
· 图片新闻

推动执法“力度”和“温度”有机融合
山东市场监管部门让服务跑在执法前

( 2025-03-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 本报记者   曹天健
  □ 本报通讯员 闫  栋

  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其执法质效直接关乎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近年来,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服务型执法新模式,着力推动执法“力度”和“温度”的有机融合,有效促进经营主体规范健康发展,切实保障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转变工作思路,坚持把服务作为第一职责,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构建风险会商、抽检检查、执法办案“三个体系”,以“把脉问诊”为出发点,让服务跑在执法前,山东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为此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
  在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推行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 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建立起“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新模式。
  在济南,市市场监管局探索建立了市场“哨点”执法服务机制,将市场监管领域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大型市场、商业综合体等单位作为执法服务、调研、维权、宣传的“哨点”,主动开展风险监测,发现问题隐患及时解决。
  在淄博,市市场监管局上线“淄博市场监管助企赋能码上办”小程序,梳理发布知识产权、质量品牌、标准计量等60项服务事项清单,同步制作解读视频、宣传画册等,确保惠企政策入脑入心、落实落地。
  “通过行政指导、行政建议等柔性方式,对企业予以提醒、提示,把预防违法行为发生、服务经济健康发展作为执法的首要任务,促进市场主体自主防范风险。”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法规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全省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办案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案件线索管理办法》,统一执法标准,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
  “2024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办理减免罚案件2.1万件。与此同时,我们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聚焦社会关切、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14类违法行为,查处案件2.1万余件。”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负责人介绍。
  案件办结,服务并未完结。“康复式”回访,做好服务型执法的“后半篇文章”,是山东省市场监管部门推行服务型执法新模式的重要一环。此外,山东市场监管部门还创新实行信用修复“两书同达”,完成企业信用修复5.5万户(次),助力经营主体重塑信用,推动助企帮扶纾困解难。
  处罚有尺度、执法有温度,为经营主体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山东准入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经营主体数量达到1455.4万户,居全国第三位,发展质量指数73.89。在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中,山东省综合得分85.77分,居全国第四位。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执法手段向信息化、科技化、便捷化转变,不断丰富服务型执法的应用场景,推动行政执法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文章: